當地時間11月4日,佐赫蘭·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贏得美國紐約市市長選舉,美國政治舞臺上又冉冉升起一顆新星。據央視報道,這位剛滿34歲的左翼政客成為紐約歷史上首位千禧一代市長、首位穆斯林市長和首位印度裔市長。
生活中的馬姆達尼,喜歡嘻哈樂,出過單曲。不過相比音樂,電影對于他而言,影響力恐怕要更大一些。原因的話,那是因為他的母親,正是鼎鼎大名的印度裔導演米拉·奈爾(Mira Nair)。
![]()
今年6月24日,佐赫蘭·馬姆達尼(左)與母親米拉·奈爾、父親馬哈茂德·馬姆達尼在選舉之夜的聚會上慶祝贏得民主黨紐約市長提名。
今年67歲的米拉·奈爾,19歲時獲得哈佛獎學金,從印度來到美國求學。出社會后,她由拍攝紀錄片起步,真正闖出名堂是在1988年拍完首部劇情片《早安,孟買!》之后。該片延續了紀錄片的拍攝手法,直擊印度社會各種貧窮問題,在當年的戛納電影節上斬獲最佳長片首作金攝影機獎,還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2001年,她的《季風婚宴》一舉拿下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也讓米拉·奈爾這個名字為全球影迷所知。
1988年,米拉·奈爾為拍攝由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密西西比風情畫》前往烏干達調研采風,結識了比她年長十多歲的印度裔烏干達人類學家馬哈茂德·馬姆達尼(Mahmood Mamdani)。1991年,兩人步入婚姻殿堂,同年生下了兒子佐赫蘭·馬姆達尼,并在他七歲時舉家遷居紐約。
![]()
米拉·奈爾曾憑借《季風婚宴》贏得威尼斯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獅獎。
按照佐赫蘭·馬姆達尼接受采訪時的說法,作為家中的獨子,他和母親的關系一直非常親密,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母親要出去拍電影,因為這意味著數月的分離。而在母親的作品清單里,他最看重的卻并非拿到大獎的《季風婚宴》或《早安,孟買!》,而是2012年上映的《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又名《我不是拉登》)。
該片根據2007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在9·11事件后“美國夢”破碎的故事。里茲·艾哈邁德飾演的主人公原本已在華爾街取得成功,但9·11事件后,根本沒有做錯任何事的他,因為出身問題無法再在美國立足,甚至回到巴基斯坦后,依然被當作綁架美國人質案件的嫌疑犯,遭到中央情報局特工的追蹤。
![]()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講述了后9·11時代“美國夢”破碎的故事。
《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政治驚悚片,更多時候都通過兩位主人公的對話來揭示兩種文明的沖突和極端主義的恐怖。影片上映之際,20歲的馬姆達尼正在美國老牌私立大學鮑登學院攻讀非洲學專業,還在校內辦起了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學生組織。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米拉·奈爾曾經提到,兒子對她拍攝這部電影出乎尋常地大力支持,相信是因為片中不少內容讓年輕的他感受到了共鳴,即作為來自異邦的少數族裔穆斯林移民在美國這個西方世界大本營,雖然能獲得熱情的接納和發展的機遇,但一有風吹草動,也會招來莫名的誤解和敵視。
![]()
2007年,米拉·奈爾帶著16歲的佐赫蘭·馬姆達尼出席哥譚獎頒獎典禮。
米拉·奈爾也曾在接受采訪時提起過9·11事件之后,他們一家三口在紐約的遭遇。那年,馬姆達尼九歲,隨家人抵達紐約才一年多時間。“我們每晚都會和我公婆一起出門散步,但9·11之后,我們走在路上,忽然就有一種遭到別人側目而視的感覺。一夕之間,原本被我們當作家園的這個地方,原本如此美妙的這個地方,就再也不像是我們自己的家了。”
除了《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母親執導的愛情片《密西西比風情畫》,也給馬姆達尼留下深刻影響。該片講述的正是烏干達男子和印度女子之間的浪漫故事,部分靈感就來源于米拉·奈爾和丈夫的親身經歷。雖然影片上映之際,佐赫蘭·馬姆達尼才剛出生,但懂事之后,在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中,這部電影成了他們一家三口的最愛。
![]()
《密西西比風情畫》的部分靈感來源于米拉·奈爾和丈夫的親身經歷。
佐赫蘭·馬姆達尼也曾參與母親米拉·奈爾的電影事業。在她的上一部作品、2016年的《卡推女王》中,他在劇組擔任了第三副導演和音樂監制,并演唱了一首插曲,還演了一個路人甲的小角色。
雖然兒子最終沒能走上電影這條路,但米拉·奈爾還是給予他百分百支持。《卡推女王》后已有將近十年沒再導過電影的她,這次為兒子助選站臺不遺余力,不僅利用社交媒體發帖,甚至在《季風婚宴》的回顧放映活動上,也不忘公開為其催票。一方面,她的作品或多或少影響到了兒子的世界觀,反過來,兒子對于母親的電影創作也曾有過重大影響。
過去,馬姆達尼不光是經常陪伴米拉·奈爾一起出席各種紅毯活動,還在關鍵時刻左右了她的事業路線。按照奈爾的說法,2004年拍完瑞茜·威瑟斯彭主演的《名利場》后,華納影業曾聯系她來執導《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一片,不過她手頭正在籌備關于印度移民的新片《同名人》。“拒絕《哈利·波特》不太容易,但我非常欣賞《同名人》的原著小說。就在我犯難的時候,是兒子對我說,媽媽,這世界上能拍《哈利·波特》的導演有很多,但能拍《同名人》的,就只有你。”
![]()
米拉·奈爾曾為拍攝《同命人》放棄執導《哈利·波特與鳳凰社》。
就這樣,因為當時才14歲的佐赫蘭·馬姆達尼的一句話,米拉·奈爾的導演生涯發生了小小的異變。除此之外,也是他向母親推薦了爆笑喜劇片《豬頭逛大街》,讓她了解了印度裔演員卡爾·潘(Kal Penn),并最終選擇他作為《同名人》的男一號。“兒子經常會給我這樣那樣的建議,當我們談論我正在拍攝的電影,或者我覺得哪個演員合適哪個不合適時,我總能得到他的建議。”奈爾表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