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吃得太好,有時候可能反而是壞事,尤其是在大病初愈時。
你或許曾經歷過在感冒或腸胃炎后,突然對肉類食物產生莫名的抗拒,只想吃點清淡的,但你是否想過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國際頂尖學術期刊Cell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是身體在保護自己免受潛在傷害的智慧表現。
該研究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Andrew Wang團隊,論文題為:Gut-to-brain signaling restricts dietary protein intake during recovery from catabolic states(腸道-大腦信號在分解代謝狀態恢復期間限制膳食蛋白質攝入),該研究首次揭示了腸道與大腦之間信息交流,在身體恢復期主動限制蛋白質攝入的機制。
該研究意外發現,在分解代謝恢復期間,小鼠會限制蛋白質的攝入,即使以犧牲熱量供應為代價。膳食蛋白質中的三種氨基酸——谷氨酰胺(Q)、賴氨酸(K)和蘇氨酸(T),對于從分解代謝狀態恢復期間的蛋白質厭食反應來說是必要且充分的。QKT 的這種厭食作用是由腸道中的氨生成驅動的,這種生成由腸道嗜鉻細胞以 TRPA1 依賴的方式感知,并通過血清素信號傳導至腦干神經元,從而引發厭食反應。研究團隊提出,這種機制可作為抵御氨毒性的第一道防線。
這項研究確定了在恢復期間出現的適應性食物偏好,這對理解疾病的病理恢復以及開發用于促進恢復的治療干預措施具有重要意義。
![]()
![]()
該研究的核心發現:
小鼠在從分解代謝損傷的恢復期,會主動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攝入量;
三種氨基酸(Q、K 和 T)是蛋白質厭食反應的必要且充分條件;
腸道嗜鉻細胞通過 TRPA1 依賴的方式感知飲食中的氨生成;
TRPA1 依賴的血清素釋放從腸道傳遞至大腦。
蛋白質的矛盾:重建與風險
傳統觀點認為,大病初愈的人需要大量蛋白質來修復組織、恢復體力。醫生和營養師也常常建議增加肉、蛋、奶的攝入。但近年來一些臨床試驗卻發現,為危重患者提供過多蛋白質反而可能帶來危害。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觀察到了一個驚人現象:經歷 24 小時禁食的小鼠在恢復進食時,會主動限制高蛋白食物攝入,即使這意味著總體熱量不足。
研究團隊設計了三種熱量相同但主要營養素不同的飼料:高蛋白飼料、高碳水飼料和高脂肪飼料。結果發現,經歷禁食的小鼠明顯減少了高蛋白飼料的攝入,而對其他兩種飼料則無此限制。
三種關鍵氨基酸的發現
研究團隊進一步探索發現,蛋白質中的三種氨基酸——谷氨酰胺(Q)、賴氨酸(K)和蘇氨酸(T)——是引起這種“厭食反應”的關鍵。當小鼠單獨攝入這三種氨基酸時,會表現出明顯的中毒樣癥狀:嗜睡、腹瀉、肌肉痙攣甚至癲癇發作,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相反,其他氨基酸組合則沒有這種效果。當研究團隊從飼料中去除這三種氨基酸后,小鼠在恢復期能夠攝入更多食物,并在寒冷環境中存活下來。
腸道如何感知“危險”
研究團隊發現,這三種氨基酸在腸道內代謝時會產生大量氨,這是一種對身體,特別是神經系統有毒性的物質。正常情況下,肝臟能夠通過尿素循環將氨轉化為無毒的尿素排出體外。但在恢復期,這一解毒系統已經接近滿負荷運轉。
腸道內的嗜鉻細胞通過一種名為TRPA1的受體來檢測氨水平。一旦氨濃度過高,這些細胞就會釋放血清素,向大腦發出信號,觸發“厭食反應”。
研究團隊進一步證實,敲除小鼠的 TRPA1 受體后,這些小鼠不再限制蛋白質攝入,能夠在寒冷環境中通過攝入更多高蛋白食物而存活。
對臨床營養的啟示
這項研究揭示了身體在恢復期對營養物質偏好的深層生物學機制,解釋了為什么大病初愈的人常常對肉類食物產生本能抗拒。
這一發現對臨床營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強制重病患者攝入高蛋白飲食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可能造成傷害。相反,應根據患者恢復階段和身體狀況,個性化地調整蛋白質攝入量和來源。
研究團隊建議,對于氨解毒能力受損的患者(例如肝功能不全,或尿素循環障礙患者),選擇谷氨酰胺(Q)、賴氨酸(K)和蘇氨酸(T)含量較低的蛋白質來源(例如從火麻種子中提取的火麻蛋白)可能更為安全,既能滿足必需氨基酸需求,又能減少氨相關毒性。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不僅增進了我們對食欲調控機制的理解,也為開發更加科學的康復營養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據。身體的“直覺”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智慧——有時候,不想吃肉可能是身體在自救。
論文鏈接:
https://www.cell.com/cell/abstract/S0092-8674(25)01134-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