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下班回到家,剛坐下來,10歲的女兒馬上坐過來,拉著我的手,仰著小臉說:“媽媽,給我10塊錢!”
上班累了一天,憋著一肚子氣,那一瞬間,我差點脫口而出:“又要錢?”
但話到嘴邊,我停住了。因為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孩子第一次主動表達需求。如果我粗暴拒絕,可能就把這扇溝通的門關上了,以后娃有事都不跟我說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當孩子伸手要錢時,我們該怎么回應。當孩子開口向你要錢時,這3句話千萬別說,很多人踩過坑。
![]()
第一句:“你又想干嘛?天天就會要錢!”
這句話一出口,孩子立刻閉嘴。他會覺得,表達需求是錯的。久而久之,什么都不愿意跟你說了。
我有個同事,口直心快,她分享了她家的真實故事。有次,她女兒問她要10塊錢。同事嘴快,脫口而出:“你又想干嘛?天天就會要錢!”
孩子眼淚當時就流出來了,什么也不說,轉身就回房間了。后來同事才知道,他是想要一個新的筆袋,校門口的文具店有這種筆袋,剛好10塊錢。
你看,你一責備,娃不僅不敢說了,還會覺得 “我想要個東西,是不是錯了?”
很多70,80后對此很有共鳴,小時候向父母提出點小要求,總是給拒絕。
我看過這樣的分享,小時候讀書,用的鉛筆短得不能再抓再握了,才敢向父母提出要求。每次總是給父母罵幾句,雖然最后他們還是答應給我們買了,但我們不想受這份委屈。
![]()
第二句:“你看看我當年,哪有你這待遇?”
我們想讓孩子珍惜,但孩子聽到的是:“我的需求是罪過。”比較只會推遠孩子。
我媽以前總跟我說,她小時候一分零花錢都沒有,想買塊糖都不敢開口。
我那時候聽著特別委屈,覺得 “我想要個筆記本,怎么就不對了?”
現在自己當媽才懂,這話根本沒用。上次女兒要買點英語學習卡,我差點就說這話,趕緊咽回去了,不然她肯定又躲著我,好幾天不跟我聊學校的事。
第三句:“沒錢,別煩我!”
“沒錢,別煩我!”這句話最傷人。孩子會覺得:“我不重要。”他學不會理財,只學會了閉嘴。
我閨蜜跟我分享了她的真實經歷。她剛買的了房子,每個月手頭特緊張。
她兒子要10塊買練習冊,她正加班趕工作方案,沒忍住就說了句 “沒錢,別煩我”。
結果孩子沒吭聲,默默去寫作業了。晚上忙完,閨蜜無意翻看了孩子的日記本,看見他寫 “今晚我問媽媽要錢買書,媽媽覺得我煩,我是一個無人愛的孩子”。
你看,我們圖省事說的話,娃記心里多難受。
閨蜜看后,心里特別難受,沒想到自己的無意一句話,傷了孩子的心。第二天早上,閨蜜趕緊說明情況:媽媽昨晚忙暈了,不是嫌你煩 ,媽媽永遠愛你!
![]()
再跟大家分享2句我現在常用的回應,親測管用。
第一句:“告訴我,你想怎么花?”
上周女兒又要10塊錢,我就問了:“告訴我,你想怎么花?”
她眼睛一亮,說 “語文老師生日,我想買學校門口的手工材料包,跟同學一起做制作,送給老師”。
我接著問 “材料包里有啥呀?做出來能不能給媽媽留一個?”
她跟我叨叨了半天,還說 “媽媽我算過了,10 塊剛好,不會多花錢”。
你看,不用我催,娃自己就會想清楚理由,還不會沖動亂買。
第二句:“這個我不太贊同,但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最近孩子要10塊買盲盒,我其實不贊同 ,里面不一定能抽到她想要的人物,還容易上癮。
我沒直接說 “不行”,而是說 “媽媽不太同意買盲盒,但想知道你為啥想要呀?”
她說 “每個同學都有,我想抽里面的哪吒,跟他們一起玩”。
我接著問 “那你知道盲盒里不一定能抽到嗎?要是抽到不喜歡的,10塊錢不就浪費了?我們能不能找同學換著玩,這樣不用花錢也能玩到呀?”
她想了想點頭了,還說 “媽媽說得對,換著玩更劃算”。其實孩子不是非要買,就是想讓我聽聽她的想法 。
最近學到“需求金字塔”概念:孩子的需求分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有時候他們要錢,背后可能是想獲得同伴認可,或是緩解焦慮。理解這一點后,我會多問一句:“除了買東西,還有別的方法能讓你開心嗎?”
![]()
小書蟲媽媽育兒感悟:
其實每次孩子要錢,都是財商教育的機會。現在我們家常玩“50元購物計劃”。給孩子50元預算,讓他安排全家的零食。既學會了規劃,也懂得了價值。
兩個互動話題想聽聽你們的想法:
- 你家孩子最意想不到的一次消費是什么?后來怎么處理的?
- 你會給孩子固定零花錢嗎?幾歲開始比較合適?
期待在評論區看到大家的分享!育兒路上,我們互相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