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情報系統的最高官員突然放話:美國不搞“政權更迭”了,要轉向“共同維和”。這話一出,像往大西洋里扔了顆石頭,激起一圈又一圈漣漪。
說這話的,還是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一個不是政客但比政客更了解政客底牌的人。可就在她話音未落,媒體又曝出五角大樓正在討論對委內瑞拉動武的可能性。
![]()
這一冷一熱、一松一緊,不禁讓人想問:美國真要改路線,還是換個說法繼續玩老套路?
從政權更迭到戰略反思:美國真的累了?
圖爾西·加巴德這番話,道出了美國戰略界的疲態。她點明了一個核心邏輯:美國幾十年搞的“推翻政府—重建國家—陷入泥潭—重新撤退”這一全套流程,已經越來越走不通了。伊拉克是個例子,阿富汗更是活教材。忙活了二十年,錢燒了、兵傷了,最后還得灰頭土臉地撤回來,連個告別儀式都來不及。
![]()
這種所謂的“國家建設任務”,看上去像在輸出民主,實則常常演變成一地雞毛。加巴德把它稱作“干預主義循環”,說得不客氣些,就是“自己挖坑自己跳”。美國一直信奉的“美國例外論”——也就是覺得自己是地球政治的“班主任”,干涉別國內政是“天賦使命”——如今也逐漸開始動搖。再加上國內財政赤字高企,國際聲譽走下坡,美國戰略界內部已經開始反思:這種燒錢費力還被罵的外交模式,真的值得繼續嗎?
這種反思已經跨越黨派。在國內,支持“戰略收縮”和“優先國內發展”的聲音越來越大。加巴德作為情報總監,她的判斷不是靠拍腦袋,而是來自海量情報分析和政策評估。她的發言,代表的是一部分華盛頓精英們的共識:美國當下的國際角色,可能需要換種活法。
![]()
不過,喊停容易,剎車難。幾十年來,美國的外交體系、軍事布局和輿論機器早已深度綁定在干預主義這輛大車上。想要徹底改弦更張,不只是換口號那么簡單。
“共同維和”?聽上去挺新鮮,做起來真不容易
如果說過去的美國像是一個動輒揮拳的世界警察,那么現在似乎想換個身份,變成拉群搞合作的“多邊協調人”。圖爾西·加巴德講到的“共同維和”概念,就是想把美國的全球角色從“主導者”變成“合作者”,聽上去是個不錯的方向。
比如在敘利亞,美國曾嘗試與俄羅斯協調打擊極端勢力;在印太地區,美日印澳的“四方機制”也在搞所謂“安全對話”。但這些“維和合作”大多是有前提、有選擇的,甚至不少時候帶著強烈的地緣政治針對性。這種“共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利益共識,而是小圈子里的合謀。
![]()
首先,利益沒法對齊。拿伊朗問題來說,美國和歐洲盟友就經常唱反調。美國一邊加碼制裁,法國德國一邊還想維持核協議。這種背景下,談“共同維和”就像在一鍋多味火鍋里和別人找共同口味,難度可想而知。
信任已經透支。特朗普執政那幾年,美國嘴上說合作,行動上卻處處“單飛”。“美國優先”四個字,成了盟友心頭的陰影。如今即便換了說法,歐洲、日韓、澳洲這些老朋友心里難免犯嘀咕:你今天說合作,明天是不是又變卦走人?
沒有“政權更迭”這根大棒之后,美國還能靠什么維持影響力?過去,一出軍艦、一輪制裁,效果立竿見影。現在講和平、談協調,聽起來很溫和,但對手未必買賬。像朝鮮、伊朗這些國家,如果沒有實質威脅在背后撐場面,光靠談判可能效果有限。美國的“工具箱”,突然少了一件趁手的。
![]()
所以說,這條新路能不能走通,關鍵還得看能不能解決“誰說了算”、“誰來配合”、“出事了還怎么應對”這三大問題。
委內瑞拉:美國“新外交”路線的第一道考題
外交政策的真真假假,不能只聽嘴上說的,還得看實際怎么做。而如今最具代表性的“試金石”,正是委內瑞拉。
這邊加巴德剛說不搞政權更迭,那邊美國媒體就爆出:五角大樓正在擬定對委內瑞拉的軍事打擊方案。一時間,輿論嘩然。特朗普團隊立馬出面澄清,說“沒有軍事計劃”,但對比此前白宮幾次強硬表態,這種否認聽起來更像是臨時滅火,而不是徹底放棄。
![]()
這種前后不一的態度,其實很能說明問題。美國內部的外交話語權,并不集中在一個人手里。從國務院到國防部,從國會到情報部門,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算盤。有人想施加極限壓力,有人想打輿論戰,還有人瞄準選票考量。委內瑞拉問題就成了一次“各派較勁”的集中體現。
而對馬杜羅政府來說,美國的態度更像是一種“邊緣威脅”:明面上說不動武,暗地里不斷加壓,經濟制裁、支持反對派、輿論圍堵一樣不落。真正打不打,在于馬杜羅會不會讓步,在于美國有沒有耐心等。
接下來,美國會選擇繼續通過地區組織(如利馬集團)搞外交圍堵?還是某個時間點突然再次亮出大棒?這是檢驗“外交政策轉型”是否靠譜的關鍵。如果美國真能在委內瑞拉問題上堅持多邊斡旋、不動用武力,那加巴德的說法就不是一句空話。如果最終又回到熟悉的劇本,那只能說——干預主義,可能只是換了件外套。
![]()
圖爾西·加巴德的話,確實透露出美國外交政策正在進行一場深層反思。這種反思既有戰略層面的,也有現實壓力推動的。從全球范圍看,美國已很難再像過去那樣動輒“出手管教”,一方面是實力消耗太多,另一方面是國際環境也變了。
世界格局正在變,單極霸權的劇本越來越難演。美國要想在新秩序中保有話語權,靠的恐怕不再是拳頭,而是新思維。這一次,它能走出“干預主義”的老路嗎?全球都在等答案。
信息來源:美情報總監:美國前“政權更迭”戰略已經結束——鳳凰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