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歲高齡安然離世,跨越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三朝而不倒,這位朝鮮政壇“常青樹”的生存智慧,全寫在彎腰鞠躬的細節里。
2025年11月3日,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前委員長金永南因病逝世,享年97歲。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凌晨親往吊唁,宣布為這位老臣舉行國葬。
![]()
金永南
金永南的名字,在國際社會可能不如朝鮮領導人響亮,但他卻是朝鮮政壇真正的“活化石”。從金日成時代到金正恩時代,他穩坐釣魚臺超過六十載,成為朝鮮政治史上的奇跡。
在“伴君如伴虎”的權力場中,他不僅功高不蓋主,還贏得了三代領導人的尊重。他的人生,就是一部真正的官場教科書。
三朝元老的政壇奇跡
金永南的政治生涯堪稱傳奇。1928年出生的他,畢業于金日成綜合大學,后赴莫斯科大學深造。1956年回國后進入朝鮮外交部,從此開啟了他不平凡的政治旅程。
![]()
從勞動黨中央國際部課長到副部長,再到外務省副相,金永南的晉升之路穩步而堅實。1978年,他進入朝鮮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成為朝鮮領導人之一。1983年,他出任政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達到政治生涯的新高度。
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1998年。朝鮮修訂憲法廢除國家主席制,金永南出任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成為憲法規定的國家元首。
這個職位看似風光,實則需要極高的政治智慧——他必須代表國家發聲,卻又不能掩蓋真正領導人的光芒。
![]()
金永南在這個位置上一坐就是21年,直到2019年以91歲高齡退休。他見證了朝鮮從戰后重建到擁核自重的全過程,見證了國際風云變幻,卻始終穩如泰山。
與國際社會想象中的朝鮮官員不同,金永南以其儒雅風度著稱。他身材頎長,言談斯文,用詞考究,被譽為“儒雅外交官”。
1988年,金永南訪華時,中國正醞釀與韓國改善關系。面對這一敏感話題,他沒有表現出絲毫激動,只是平靜表示“答應報告政府”。這種冷靜應變,避免了一場可能的外交風波。
![]()
1999年,中朝關系陷入低潮時,金永南率團訪華,推動兩國關系回到正常軌道。錢其琛外長評價他“善于冷靜思考,穩妥處理復雜的外交關系”。
2008年,西方媒體炒作金正日健康問題,金永南罕見接受日本共同社采訪,堅定駁斥謠言:“領導身體一點問題都沒有!”既維護了國家形象,又展現了對領導人的忠誠。
2018年平昌冬奧會,90歲高齡的金永南率朝鮮代表團赴韓。當朝韓代表團舉著統一旗幟入場時,他熱淚盈眶。這眼淚,既有政治家的考量,也不乏真情的流露。
精準拿捏的權力分寸
金永南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對權力分寸的精準拿捏。他深諳“功高不蓋主”的道理,始終以“輔佐者”自居,絕不越雷池半步。
![]()
2011年,金正日去世,金正恩接班。面對年僅27歲的新領導人,83歲的金永南表現出絕對的尊重。公開場合,他總是向金正恩行近90度的鞠躬禮,盡管他比金正恩年長五十多歲。
更令人驚嘆的是,他甚至對金正恩的妹妹金與正也保持恭敬。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當韓國官員邀請代表團入座時,金永南謙讓地請金與正先坐。這一細微動作,被國際媒體解讀為“獨屬于金永南的政治智慧”。
與金永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金正恩的姑父張成澤。張成澤在金正恩面前“站沒站相、坐沒坐相”,最終被按上9條罪狀處決。而金永南卻能在權力交替中穩立潮頭。
![]()
金永南的智慧在于“到位不越位”。作為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他從不干涉核心決策,主動承擔具體事務卻嚴守請示報告制度。他既為年輕的金正恩提供經驗支持,又絕不越位替代。
金永南的政治智慧,在關鍵時刻體現得淋漓盡致。2011年金正恩接班初期,朝鮮內部存在不同聲音。有人質疑年輕領導人的能力,特別是軍方強硬派希望延續“先軍政治”。
在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會議上,當有人質疑金正恩“缺乏軍事經驗”時,金永南第一個站出來發言穩住局面。他稱金日成締造的軍隊永遠聽令于勞動黨總書記,而金正恩“身上流著革命的血液就是最堅實的資格”。他的話讓會場瞬間安靜。
![]()
2013年,金正恩清除姑父張成澤,國內外震動。金永南在最高人民會議上發表講話,支持這一決定,并用“革命事業”的框架弱化了事件的家族斗爭色彩,穩定了國內輿論。
金永南的另一個聰明之處,在于懂得急流勇退。2019年,91歲高齡的他主動卸任常任委員會委員長職務,將位置讓給崔龍海。這種“功成身退”的政治藝術,讓他得以安享晚年。
政治智慧的現代啟示
金永南的“常青”秘訣,可概括為“不做諂媚者,不做野心家”。他既不過于卑微,也不過于張揚,始終保持著恰當的權力距離。
![]()
他的政治修養體現在三個方面:絕對忠誠但不盲從,保持謙卑但不失尊嚴,積極參與但不過度介入。這種平衡感,讓他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游刃有余。
與歷史上善始善終的名臣一樣,金永南懂得“該進則進,該退則退”的道理。如同漢代的張良、唐朝的郭子儀,他們功高卻不震主,最終都能安享晚年。
![]()
在現代職場中,金永南的智慧同樣適用。那些在單位中混得好的,往往是業務能力過硬且懂得為人處世之道的人。那些動不動就拍桌子爭吵的,最后大多處境艱難。
真正的聰明人,不是處處顯擺自己有多能,而是知道什么時候該藏拙。在領導面前,永遠要記得自己的位置。這些道理,放在今天的職場里,一樣管用。
金永南去世后,朝鮮為他舉行了國葬。金正恩親自前往吊唁,向這位老臣表達最后的敬意。從1998年到2019年,整整21年,他站在聚光燈下,卻始終清楚自己的位置。
![]()
他彎腰的近90度鞠躬,比許多直挺的腰桿更早地讀懂了權力的本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