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沒有,什么時候回家?”“我要明天下午才能回家,不用等我了。”在煉鋼廠一次除塵配電室外,一位電工正全神貫注搶修設備,與家人的簡短對話,在嘈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安靜。同事打趣道:“家里又備了好菜啦?”他埋頭于電纜接線,聲音低沉地回應:“嗯吶,今天我媽過生。”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瞬間讓原本熱鬧的作業區安靜下來。
![]()
故障就是命令,時間就是勝利。煉鋼廠核心設備因電纜起火導致停機,若延誤修復將影響全公司生產計劃。動力廠抽調6名電工組成突擊隊,需在24小時內完成高壓電纜更換任務。其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是10KV電纜接頭制作,工藝復雜且容錯率極低。搶修已持續10小時,那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工正站在電纜溝內,雙手沾滿絕緣膠泥,額角汗珠順著安全帽帶滑落在工具包上,洇出了深色痕跡。
“這種作業必須一氣呵成,停下就可能帶入雜質導致前功盡棄。”當電話鈴聲響起時,他僅用肩膀夾住手機,手上剝線鉗的動作始終未斷。掛斷電話后,同事的玩笑與他的回答形成鮮明對照:一側是人間煙火的溫馨,一側是鋼鐵洪流中的執著堅守。
![]()
“我媽過生”的背后藏著怎樣的隱情?其實調班回家完全可行,但他主動留下,盡顯對工作的責任與擔當。與現場檢修人員交流得知,這名電工家住40公里外的市區,母親70歲生日宴原定當晚舉行。當問及為何不說明情況提前離開,他擺擺手:“電纜頭沒接好,萬一送電時炸了,損失的可不只是公司的利益,還有幾百兄弟的安全。”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選擇,絕非偶然之舉。從動力廠同事口中得知,這名員工到新廠區后多次參與應急搶修,也多次因任務放棄休假。但這一次的沉默尤其觸動人心—他沒有用“保障生產”的宏大敘事解釋缺席,而是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內心的遺憾。
在達州鋼鐵的生產線上,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這些無名英雄的擔當,藏在未說出口的牽掛里,藏在電纜絕緣層每一圈細密的纏繞中。他們以專業與責任構筑起生產的堅固防線,以沉默的“缺席”詮釋著“大家”與“小家”間最深沉的抉擇。或許,真正的贊美從不是記錄名字,而是記住:每一噸鋼鐵的淬煉,背后都藏著無數個“明天才能回家”的諾言。
來源:達州鋼鐵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