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泰安日報)
“多聽、多觀察、多記錄,才能有的放矢。”近日,一場“馬扎宣講”在我市一處快遞驛站進行,10余名女快遞員圍坐一起,聆聽宣講團成員分享創業故事。沒有講臺,沒有話筒,輕松的氛圍里,奮斗的力量在悄然傳遞。“聽著特別親切,感覺干勁更足了!”一位女快遞員感慨道。
![]()
這是市婦聯精心培育的泰山巾幗“新心相映”宣講團深入新興領域開展宣講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市婦聯認真落實省婦聯“領航工程”部署要求,聚焦新興領域婦女思想政治引領,精心培育泰山巾幗“新心相映”宣講團,聚焦“誰來講”“講什么”“怎么講”,建強隊伍、創新形式,讓宣講有溫度、有實效,更好凝聚新興領域婦女思想共識,匯聚發展力量。
建強隊伍
讓宣講“底氣充足”
“誰能講得好?誰能講到姐妹們心坎里?”這是宣講工作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市婦聯優中選優,從女律師、女農人、女科技工作者、女創業者等新興領域巾幗骨干中,遴選出一批事跡突出、表達能力強、有宣講熱情的成員,組建起20人的市級核心宣講團;同時指導縣級婦聯同步選拔“能講、會講、善講”的宣講達人,組建起一支120余人的市縣聯動宣講隊伍。
![]()
隊伍建起來,能力要跟上。市婦聯通過選派學習、線上培訓、模擬演練等方式,幫助宣講員強化理論功底、掌握宣講技巧,累計培訓50人次。宣講員中不乏女農人,經過培訓,她們將自己的種植經驗與惠農政策巧妙結合,讓宣講更接地氣,把“大道理”變成姐妹們聽得懂的“家常話”。
精準供給
讓宣講“解渴管用”
宣講不能“一鍋燴”,必須精準對接需求。宣講團下設理論宣講、故事分享、服務答疑等小分隊,按需配送宣講“菜單”。
理論宣講小分隊創新形式,通過音樂黨課、情景劇等生動闡釋黨的創新理論;政策宣講小分隊圍繞就業扶持、金融支持等開展專題宣講40余場,為婦女發展答疑解惑;技能培訓小分隊則帶來電商直播、面點制作、養老護理等實用課程,50余場培訓覆蓋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婦女的就業能力。
最打動人的,是身邊人的故事。全國三八紅旗手、省巾幗建功標兵等先進典型走進“齊魯女性”百千萬大宣講、“泰山巾幗話治理”等活動,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不平凡的奮斗歷程,引發了強烈共鳴。“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一位聆聽宣講的女網店店主表示。
創新形式
讓宣講“潤物無聲”
如何讓宣講吸引人、聽得進、記得住?市婦聯在形式載體上大膽探索。
線上,“巾幗大學習大宣講”“巾幗云課堂”等專欄讓宣講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隨地、觸手可及”。線下,宣講陣地直接延伸到產業園區、快遞網點、外賣驛站,利用工間休息的“十分鐘微課堂”“車間一刻鐘”等見縫插針地進行,實現宣講精準送達。
文藝賦能讓宣講更具感染力。“宣講搭臺+歌曲傳唱”模式,讓《花開中國》的旋律在泰安回蕩80余場次。將小戲小劇、非遺技藝傳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與移風易俗宣傳相結合,20場展演吸引1.2萬群眾參與,新風正氣在潛移默化中滋養人心。
從“被動聽”到“主動參與”,從“單向傳播”到“雙向互動”,泰山巾幗“新心相映”宣講團如一股暖流,浸潤著新興領域婦女的心田。截至目前,全市構建“1+N”宣講矩陣,建立巡回宣講協同機制,市縣鄉村四級聯動接續宣講,線上線下累計開展100余場,覆蓋全部縣(市、區),惠及婦女7.6萬余人。
市婦聯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堅持守正創新,豐富宣講內涵、拓展宣講渠道、提升宣講實效,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多巾幗“新”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