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世界上,人心,是最復雜、最看不透的東西。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鹽和糖,看起來都差不多,但你要是信錯了,真的會付出代價。
所以成熟的人都知道:什么話都可以聽,但什么話都別全信。
1
你聽到的,不一定是“事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同一件事,從不同人的嘴里說出來,會變成完全不同的版本。
在公司里,A跟你說,B在背后捅了他一刀。你跑去問B,B又會告訴你,是A先不仁不義。你再去問C,C可能又會給你一個全新的視角。
那你該信誰?
答案是:誰都別全信。
因為每個人在敘述一件事的時候,都會不自覺地進行“選擇性”的表達。他會隱去那些對自己不利的細節,夸大那些能證明自己無辜的部分。
他給你看的,不是事情的全貌,只是他想讓你看到的那一個切面。
所以,當有人跟你說一件事,尤其是那種帶著強烈情緒、涉及人際紛爭的事,你最好的做法,就是把它當成一個“故事”來聽。
你可以聽,可以點頭,可以表示理解。但你心里,一定要有個聲音提醒自己:“這只是他的版本,不等于全部的真相。”
把判斷的權利留給自己。不輕易站隊,不輕易下結論。這是一種清醒,更是一種自我保護。
![]()
2
對你好的,不一定是“好人”
我們很容易犯一個錯誤:誰對我好,誰就是好人;誰對我不好,誰就是壞人。
但現實,遠比這復雜。
我剛工作時,有個前輩對我特別好。他手把手地教我業務,還經常請我吃飯,跟我說了很多職場上的“悄悄話”。我當時特別感激他,覺得遇到了貴人,把他當成了最信賴的人。
有一次,他負責的一個項目出了點小問題,他讓我幫他處理一份數據。我沒多想,就按他說的做了。結果后來問題鬧大了,公司追查下來,那份數據就成了我操作失誤的“證據”。
最后我替他背了鍋。
那件事之后我才明白,一個人的“好”,可能是真誠的,也可能是一種“手段”。
他可能是在“放長線,釣大魚”,用一點小恩小惠,來換取你更大的價值。他今天對你好,可能只是因為你對他還有用。
當然,我不是說要懷疑每一個對你好的人。
而是說,你可以接受別人的好,但心里,一定要保持一分警惕。當涉及利益沖突時,他會怎么做?
時間,是檢驗人心最好的東西。別因為幾句好話、幾頓飯,就輕易地把自己的后背,完全暴露給別人。
![]()
3
再好的關系,也需要“邊界感”
就算是那些你已經很信任的人,比如最好的朋友,最親密的伴侶,關系再好,也得有邊界。
沒有邊界的信任,往往是災難的開始。
網友麗麗寫過一個帖子,吐槽她的閨蜜。她和閨蜜關系特別鐵,兩個人幾乎無話不談。女人在一起就喜歡八卦,麗麗把感情上工作上的事,都聊給了閨蜜聽。
結果后來,兩個人因為一點小事鬧翻了。她那位閨蜜,轉頭就把她所有的“秘密”,添油加醋地告訴了她身邊所有的人。
那段時間,麗麗幾乎崩潰了。她說:“我沒想到,傷我最深的,竟然是我最信任的人。”
這個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關系。人性,也經不起那樣的考驗。
你必須給自己留一手。有些話,只能說給自已聽。有些事,只能自己一個人知道。有些底牌,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能亮給任何人看。
這不是虛偽,這是成年人最基本的生存智慧。
這既是保護自己,某種程度上,也是在保護你和對方的關系,不讓它因為過度信任而走向毀滅。
![]()
“什么都別信”,可以說是一種更成熟、更智慧的處世哲學。
它讓我們用一種更客觀、更抽離的視角,去看待人和事。
你可以選擇對別人好,但別指望別人也一定對你好。
你可以選擇相信,但請保留一部分懷疑。
愿我們都能深情地活著,但也清醒地看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