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11月3日晚發的那條“還能這么操作…”成功掀起輿論風暴,并將電影《春樹》、導演文晏和電影里的搭檔王傳君拽進漩渦。
![]()
![]()
截至發稿,圍繞白百何的熱搜掛了一整天,網友們的瓜還沒吃完。再加上有人曝光了白百何的朋友圈,文字是得魚忘筌,配圖是過河拆橋,有忘恩負義的意思,更加將輿論的關注度引向《春樹》,至此,白百何的目的已經非常明顯了:
利用輿論施壓,有助于東京電影節獲獎的人是自己;就算最終沒拿獎,也成功打了“預防針”,不拿獎就是有黑幕,而不是輸在實力。
要理性分析白百何的操作和動機,要先把來龍去脈梳理清楚。
![]()
第38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11月5日舉行頒獎典禮。前柏林及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藝術總監卡洛·沙特里安擔任評審團主席,評審團成員包括演員桂綸鎂、法國剪輯師馬修·克拉勞、演員齋藤工和導演文晏。其中張律執導,白百何、王傳君主演的《春樹》入圍主競賽單元。
![]()
白百何11月3日的內容發布后一個小時,就有網友曬圖,將爭議指向“滬圈資本”要求文晏把東京男主給王傳君,否則日后不投資她的電影。而一部電影不可能同時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男女主角,身為大女主的白百何覺得不公平,因為王傳君只有40分鐘不到的戲份,被嘲諷成“掛件男主”。白百何提前得知王傳君拿獎,氣不過才發文。
![]()
白百何不算一線也能稱得上是二線知名演員。她入行差不多20年,起點很高,上來就是搭檔佟大為的《與青春有關的日子》《我的青春誰做主》,2011年主演的電影《失戀33天》成為年度爆款黑馬,之后接的電影也都是不錯的項目,搭檔大牌導演和大牌演員。
這樣的履歷,讓作品名單中的《春樹》顯得極為突兀,同時又能推演出合理性和白百何的野心。
![]()
《春樹》是低成本現實題材影片,去年5月全程在成都拍攝,電影中的對白也是四川話,能讓白百何和王傳君接這部電影,主要目的就是沖獎。
這無可厚非,演員拍戲挺辛苦,名和利總得占一頭。參演張律的電影,對演員來說是通往國際電影節的捷徑。
![]()
回看張律的作品,大部分都沒在國內院線正式公映,2022年《漫長的告白》倒是上映了,票房只有633萬。可他的作品拿獎拿到手軟:
第一部短片《11歲》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短片競賽環節;
《芒種》獲韓國釜山電影節“新浪潮”單元亞洲最佳新人導演獎;
《圖們江》獲巴黎電影節最高大獎、學生評審團大獎;
就在今年9月份,《羅目的黃昏》獲得第3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獎。
《春樹》是《羅目的黃昏》姊妹篇。
國內的演員普遍以國際獲獎為榮,甚至有的演員都化作執念,比如這次入圍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地母》,主演F冰冰都沒有機會在國內演戲,但還是努力在國外發展,不為錢的她,就是想博個國際影后。
至此,白百何的操作,沒有第二種答案。
對入圍和拿獎不在意的話,如果沒獲獎不會失望;但白百何奔著沖獎才接的戲,結果提前知道自己沒獲獎,而戲份沒自己多的對手戲演員反倒拿獎了,肯定氣炸了。
不能斷定東京國際電影節會提前透露獎項,畢竟是國際A類電影節,不是什么野雞獎,但不排除白百何通過其他渠道提前得到消息,或者憑經驗提前做出判斷。
盡管白百何在微博和朋友圈都沒有明確寫影片名和演員名字,看似含糊其辭、語焉不詳,但卡在這個時間點發這樣的內容,顯然是將輿論關注點引到東京國際電影節和電影《春樹》。
而且,自己的內容引發這么大的輿情,相當于把導演文晏和搭檔王傳君放到火上烤,如果是“誤傷”,但凡有點責任感都會出來解釋一下吧?但白百何的沉默等于默認,她的“還能這么操作”就是對影片、對文晏、對王傳君的指控。
但這種指控太荒謬了,每一處猜測都是錯的。
如果白百何真的認定有暗箱操作,那就凸顯了她的無知;
如果白百何發文是“誤傷”,被輿論引向了電影和王傳君,但白百何的沉默也是對網絡暴力的縱容,進而是她對輿論討論方向的認可,同樣凸顯她的無知。
先說東京國際電影節,“一部電影不能同時獲得最佳男主角”這種說法就是錯的。
全球A類國際電影節的評獎規則基本都一樣,因為各大電影節都遵循國際電影制片人協會聯合會提供的國際電影節規章。
![]()
這一點在東京國際電影節官網上寫的清清楚楚,說明它和戛納、柏林等國際電影節一樣,采用同樣的規章及評選規則,一大核心就是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就參與了包括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最佳藝術貢獻獎在內的重要獎項,而沒有男女演員獎只能拿一個的規矩。
只不過,一部電影同時拿到最佳男女演員獎確實比較難,畢竟一部電影能好到這種程度不容易,而且評審們在獎項歸屬上多少也會有點“大局觀”的意思,必要的時候端端水,不要讓場面太難看。
![]()
所以東京國際電影節歷年來確實沒有一部電影同時拿到最佳男女演員的先例,但這不能說是規則不允許,同級別電影節中,《地久天長》就把詠梅和王景春同時送上了柏林電影節的領獎臺。
另外,說“要求文晏把最佳男演員給王傳君”也是相當惡毒的指控。前文提到了評審團陣容,文晏只不過是評審中的一位,評審團主席是卡洛·沙特里安,文晏何德何能可以拍板一個獎項的歸屬?她最多也就是投一票的權利吧?
![]()
退一步說,“滬圈”指的到底是誰?是哪些資本?文晏靠的是不是滬圈?她的《嘉年華》和《想飛的女孩》主投方都是北京的嘉映和華夏電影。而且文晏自己本身就是資本,楊麗鈉導演的《春夢》是她制片并監制的電影。
去國際舞臺擔任評審,本來是中國電影人為國爭光的好事兒,結果卻被輿論和資本綁到一起,真的是蠢到家、壞到家了。
至此,基本能得出結論,圍繞《春樹》的猜測和指控真實性太低。最吃虧的是遭遇無妄之災的王傳君。
被輿論推到這一步,王傳君拿獎,會被罵有黑幕,果然印證了之前的猜測,他靠資本上位,而不是靠表演取勝;
王傳君不拿獎,則會被幸災樂禍一番,說他沒能得逞。里外不是人。
![]()
個人觀點,王傳君演技確實在線,特別是暑期檔的《南京照相館》,他的表演有目共睹。
再強調一下,東京國際電影節的規則是入圍主競賽單元,就有資格同時角逐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獎,沒有兩個獎只能拿一個的規矩,大家拼的還是實力,至于戲份多少,我覺得不能決定是否具備入圍資格(要按演員表順序),也不能決定是否有資格拿獎,演的不好,就算2個小時電影都是獨角戲也還是拿不到。
希望大家理性吃瓜,不要帶著情緒討論。退一萬步,中國導演在國際電影節上當評委、中國電影入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本來是好事,不要窩里斗、自己把電影和電影人的形象搞壞了,咱們該團結一致對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