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飯過后,小區(qū)里的王阿姨照例拿出了瓜子,和鄰居大媽們一邊嘮嗑一邊剝得熱火朝天。誰知半小時后阿姨臉色泛紅乏力出汗,只得收拾完回家。
她還以為是天氣變悶導致的,直到第二天體檢空腹血糖飆到了8.2 mmol/L,醫(yī)生搖頭感嘆:“您這瓜子可不能這么吃!”熟悉的生活場面下,原本再普通不過的瓜子,為何“變身”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隱患?
不少人覺得瓜子是健康零食,甚至還有人說微量元素豐富,有益心腦血管。但真相或許遠比你想象中復雜。
![]()
瓜子到底是“糖尿病加速器”還是合理膳食的一部分?“護胰島、控血糖”的健康吃法,究竟怎么做才算對?就讓今天的文章拆開說清楚。尤其是第3點,不少中老年朋友都容易忽略,趕緊看看你中招了沒?
許多人習慣用“瓜子是堅果,又沒糖,血糖怕啥升?”來簡單判斷。其實,話雖不假,但瓜子含有約50%的脂肪和20%的蛋白、15%左右的碳水,鈉、磷含量也相對較高。
研究發(fā)現(xiàn),100克葵花籽約含有160千卡熱量,5.2克碳水化合物,26克脂肪。每天吃上一小把(約30克),能提供的能量相當于半碗米飯。
對糖尿病患者或控糖人群而言,長期大量食用瓜子,不僅容易攝入超標熱量,還可能導致體重增加、胰島素抵抗加重,讓血糖控制壓力倍增。
![]()
此外,市售瓜子多有高鈉、高調(diào)味劑、潛伏添加劑的問題,進一步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腎臟負擔。有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壓合并率達44-58%,這恰恰和過度攝鹽、過量零食密切相關。
然而,“全盤否定”瓜子也未免片面。適量、科學地選擇和搭配,才能把瓜子的營養(yǎng)優(yōu)勢發(fā)揮出來。蛋白、維生素E、亞油酸,對于心血管健康和延緩衰老,其實也大有益處。問題根源不在于“吃不吃”,而在于“怎么吃、吃多少”,這一點,是許多人和家屬最容易搞錯的地方。
![]()
錯誤吃法不可取,糖尿病友常見“5不吃”大忌
瓜子雖小,若“吃錯方式”,容易成為控糖路上的隱形雷區(qū)。下面這5種吃法尤其要警惕:
長時間、大量嗑瓜子:不僅能量爆表,易造成熱量超標、體重增加,影響血糖和血脂。
堅果類當正餐:不少人“困了吃一點”“餓了啃半包”,實際上瓜子只能當零嘴,不能替代主食和正餐。
調(diào)味瓜子、高鹽、五香等重口味款:高鹽添加會加重心、腎負擔,對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尤其不利。
![]()
邊追劇邊不停嘴:無意識吃瓜子,很容易吃超,一包下去熱量超過一餐飯,導致餐后血糖大幅波動。
晚上嗑瓜子配啤酒、飲料:酒精和高熱量食物疊加,對肝臟、胰腺是“致命負擔”。
調(diào)查顯示,國內(nèi)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加餐習慣中,超過43%的人群嗜食瓜子類堅果零食,并有32%的人長期攝入高鹽重口味,這些生活細節(jié)正是血糖控制的“暗礁”。
吃瓜子的“5個建議”,既不傷胰島又能享受香脆
拒絕“一刀切”,健康人群可適量、科學地吃瓜子,尤其對糖尿病和高危人群,更該遵循下面5吃原則:
控制總量,每次15-20克為宜:約為一小把,搭配正餐或加餐間隔食用,不累加熱量。
![]()
優(yōu)選原味、低鹽瓜子:堅決遠離調(diào)味瓜子和添加劑產(chǎn)品,減少鈉攝入;一些小包裝更適合“斷量”管理。
與新鮮水果、蔬菜同食:膳食纖維有助于減少餐后血糖波動,提高飽腹感,避免攝入后反而更饞甜食。
定期監(jiān)測血糖,不適立即停用:如發(fā)現(xiàn)餐后血糖升高、口渴多飲、體重明顯增加等情況,應及時減少或暫停瓜子攝入。
![]()
提前分裝、自助定量:將一周食用量分別裝袋,避免“越吃越多停不下”,自控攝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