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 浩
?“安世(荷蘭)10月26日宣布停止向安世(中國)供應晶圓,導致后者無法正常生產,造成了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的動蕩和混亂。對此,荷方應承擔全部責任。”11月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應詢表示,中方本著對全球半導體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負責任態度,于11月1日宣布將對符合條件的出口予以豁免,并努力促進安世(中國)恢復供貨。但荷方繼續一意孤行,且無解決問題實際行動,這必將加深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不良影響。這是中方和全球業界不愿看到的。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11月3日引述巴克萊銀行分析師的觀點報道稱,中國11月1日宣布對安世(中國)符合條件的芯片出口予以豁免,這一事態進展對汽車行業“相當積極”,大規模中斷的擔憂有望避免。受此提振,歐洲幾家最大汽車制造商股價當天出現上漲。報道稱,德國汽車產業對此最為敏感,因為它們高度依賴安世半導體的芯片。
路透社3日報道稱,德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在緊急申請安世(中國)芯片出口管制的豁免資格。德國采埃孚集團發言人稱,“采埃孚通過中國子公司與中國相關部門保持聯系,正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芯片交付恢復正常。”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德國另一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歐摩威也已申請豁免,并向中國商務部提交了相關材料。
10月31日至11月1日,中國商務部安全與管制局局長江前良與歐委會貿易總司雷東內副總司長在布魯塞爾舉行“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磋商。根據中國商務部11月3日發布的消息,雙方就出口管制領域彼此關切進行深入、富有建設性的溝通。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交流,促進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暢通。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3日表示,關于荷蘭安世半導體的談判正在取得進展。荷蘭及中國均參與這項談判。他在社交平臺X上發帖稱,“樂見在安世問題上取得進展,這是恢復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他說,為實現無出口管制壁壘和多元化歐盟生態系統的持久性穩定,各方持續努力中。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4日表示,中方希望,荷方從維護中荷、中歐經貿關系大局和產供鏈穩定與安全的角度出發,以負責任的態度與中方相向而行,停止干涉企業內部事務,為安世半導體問題找到建設性解決方法。同時,中方將堅定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并努力穩定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暢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