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新農合繳費了!財政補700,60歲能不交嗎?這3件事務必弄清
村口的小賣部前又熱鬧起來了,剛從地里收完白菜的張大爺揣著口袋蹲在臺階上,和鄰居李嬸念叨著:“你家交新農合了沒?聽說今年個人還是交400,國家補700呢!”李嬸手里擇著菜接話:“我正愁這事呢,我家老伴滿60了,街坊說有的地方老人不用交,咱這兒行不行啊?”十月剛過,2026年新農合繳費的消息就像秋風一樣吹遍了鄉村,大伙兒的疑問一串接一串。
一、繳費400補700是真的?各地標準有差異嗎?
2026年新農合的繳費和補貼標準,國家早就給了準信。根據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明確的政策,2026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籌資標準不低于1100元,其中個人繳費最低標準是每人每年400元,財政補助不低于700元,比2025年還多了30元。
不過這只是全國最低標準,各地會根據經濟情況微調。比如浙江樂清的個人繳費是660元,對應的財政補貼高達1320元;珠海的成年居民繳費539元,學生和未成年人是404元。河北明確個人繳費400元,財政補700元,繳費能通過“河北稅務”公眾號、支付寶市民中心等8種渠道辦理。湖南、河南、甘肅等多數省份則直接按國家最低標準執行,個人交400元就能參保。所以不管在哪,財政補700元的底是保住的,具體繳費額查下當地醫保局通知就準了。
![]()
二、60歲能免交?只有這幾類人符合條件
“60歲不用交新農合”的說法傳得挺廣,但根本不是全國統一的規矩。國家醫保局2024年就明確回應過,沒有針對所有60歲以上老人的普惠性免繳政策,新農合還是“按年繳費、當年享受”,和年齡沒直接關系。
真正能免交或享受資助的60歲老人,得是當地認定的特殊困難群體。比如特困供養人員(五保戶)、孤兒,全國都由財政全額代繳,個人一分錢不用掏;低保戶、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多數地區能享受50%資助,個人只交200元就行,甘肅對農村低保一二類人員更優惠,個人僅需繳90元。還有些地方有特殊政策,比如江蘇鹽城70歲以上老人僅需繳100元,部分縣區80歲以上全額資助;陜西、河南對滿60歲的獨生子女父母有免繳政策。普通健康老人就算到了60歲,想享受2026年的報銷待遇,還是得交400元。
三、必弄清的3件事:時間、方式和“坑”
新農合繳費看著簡單,但這三件事弄錯了容易吃虧,大伙兒可得上點心。
第一件是繳費時間別錯過。多數地區的集中繳費期從2025年10月開始,湖南截止到2026年1月31日,青海、貴州能交到2026年2月28日,新疆阿克蘇早在2025年9月就啟動了 。最關鍵的是,2026年7月1日是補繳“分水嶺”,超過6月30日再補,就得自己承擔400元個人繳費+700元財政補貼,總共交1100多,還得等3個月才能報銷,寧夏就明確了這個規定。
第二件是繳費方式很方便。現在不用跑村委會排隊,微信“城市服務”、支付寶“市民中心”里搜“社保繳費”,輸上身份證號就能交,還能給家人代繳。線下也能去中國銀行、農村信用聯社等合作銀行,或者找村里的代辦點幫忙。
第三件是斷保影響大。如果2025年沒參保,2026年繳費后會有3個月等待期,這期間看病不報;而且連續參保有獎勵,從2025年算,連續繳滿4年,每年大病保險上限多漲3000元,斷保就前功盡棄了 。
四、待遇升級別忽略,這些福利能多報
2026年交400元,能享的保障比往年更實在,這些福利可別漏掉。
門診報銷更給力了,鄉鎮衛生院的報銷比例從50%提到了65%-75%,村衛生室看感冒拿藥能報70%,每次最多報80元,家里老人常年吃的降壓藥、降糖藥,一年能多報幾百塊。大病保險還有“獎勵”,2026年沒用到醫保報銷的,大病保險上限多3000元,和連續參保的獎勵能疊加,最多能多報6000元 。
還有新生兒福利,2026年出生的寶寶,只要父母有一方參保,就能免繳當年保費,從出生那天起就能享受待遇。
新農合是咱農民的“健康保護傘”,400元攤到每天才1塊多,換一年的醫療保障真不虧。要是還有不清楚的,打12393醫保熱線問問,或者去鄉鎮便民服務中心嘮嘮,把政策摸透了再繳費,才能花小錢辦大事,心里也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