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加勒比海及周邊區域的局勢持續處于緊繃狀態,美國在此區域的一系列行動引發了廣泛關注與爭議。
委內瑞拉對此反應頗為強烈,該國總統馬杜羅多次于公開場合表達對美國行動意圖的質疑,言辭中盡顯對美方此舉的審慎態度與深度思考。
![]()
而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在相關問題上的表態,也進一步讓局勢走向變得愈發不明朗,多方的互動與分歧,正使得這一區域的復雜態勢不斷升級。
15次襲擊65人亡
從9月初開始,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相關海域展開了密集的船只打擊行動,截至10月31日的最近一次襲擊,這類行動已經超過15次,造成的死亡人數至少達到65人。
這些行動打著打擊販毒的旗號,卻始終沒有公開任何能證明目標人物存在走私行為或對美國構成威脅的證據。
![]()
周邊國家政府對此紛紛提出批評,而專業人士的評價更為尖銳。
他們指出,即便這些被打擊的對象真如美方所說屬于販毒人員,這種缺乏正當法律程序就動用致命武力的做法,本質上已經等同于法外處決。
這種行動模式引發的爭議不斷發酵,讓所謂的“緝毒”目的越來越站不住腳,反而讓人質疑其背后真正的動機。
畢竟從實際效果來看,單純依靠軍事打擊很難從根源上解決毒品問題,反而會引發地區安全局勢的動蕩。
馬杜羅的指控
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一直面臨美國方面的毒品指控,但他對此始終予以否認,并多次公開指責華盛頓的真實意圖。
![]()
馬杜羅明確表示,美國是以打擊販毒為借口,實質是想在加拉加斯強行推翻現政權,最終目的是奪取委內瑞拉豐富的石油資源。
這種說法并非沒有依據,早在8月中旬,美國就以打擊販毒集團的名義。
向委內瑞拉附近的南加勒比海域派出多艘艦艇,包括導彈驅逐艦、巡洋艦和攻擊型核潛艇等,還搭載了數千名海軍陸戰隊員。
9月5日,10架F-35戰斗機又被奉命部署到波多黎各機場,增援所謂的“禁毒任務”。
![]()
如此大規模的軍事部署,已經遠遠超出了常規緝毒行動的需要,更像是為可能的軍事干預做準備。
10月15日,特朗普證實已授權中情局在委內瑞拉展開行動,此舉措清晰表明,馬杜羅對“政權更迭”的憂慮并非空穴來風、無端臆想,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現實依據。
特朗普的雙面表態
11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目采訪時,就美國與委內瑞拉的關系發表了模棱兩可的言論。
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會對委內瑞拉發動戰爭時,他明確表示“我對此表示懷疑我不這么認為”。
![]()
然而,此番表態未能緩解地區的緊張態勢,美國在加勒比地區的軍事集結仍在持續推進,與之相關的打擊行動也未偃旗息鼓。
有趣的是,當被問到馬杜羅的總統任期是否已屈指可數時,特朗普給出了肯定的回答,連續兩次表示“我想是的我認為是的”。
這種矛盾的表態耐人尋味,一方面否認將發動戰爭,另一方面又暗示對方政權即將終結,背后透露出的是一種“極限施壓”的策略。
![]()
這種策略其實早有端倪,特朗普政府此前就對委內瑞拉施加過金融制裁和經濟封鎖,還曾派出雇傭兵潛入破壞,如今的軍事威懾更像是這種打壓政策的升級。
但從實際反應來看,委內瑞拉已經動員了大量兵力準備反擊,巴西、哥倫比亞等周邊國家也對美國的行徑表示反對,這場由“緝毒”引發的地區危機,未來恐怕還會持續發酵。
結語
從8月美軍部署到11月特朗普表態,加勒比海及周邊的緊張局勢已持續數月。
美國以緝毒為名的行動存疑,馬杜羅的指控與防備有理有據,特朗普矛盾的表態更讓局勢撲朔迷離。
![]()
眼下,美軍未停止行動,委內瑞拉嚴陣以待,周邊國家也持反對態度。
這場由“緝毒”引發的風波,若繼續升級,恐對地區安全與穩定造成更大沖擊,其最終走向,仍需持續關注各方后續動作與應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