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釜山會晤剛結束沒幾天,對于中美達成的“大交易”,歐盟那邊坐不住了。
11月3日的發布會上,歐盟方面擺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樣子,話里話外都透著一個意思:要求中方提供跟美國同樣的待遇!這到底怎么回事?
歐盟這次發布會開得很直白,核心訴求就一個字:要!稀土、關鍵原材料,這些東西歐盟想要中國給個保障,最好能簽個協議。
聽上去挺理直氣壯,可問題在于,你歐盟拿什么來換?國際上混這么多年了,哪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
10月30日,釜山那場會晤確實夠分量。特朗普當時的表態讓不少人意外,他說跟中國合作的意義遠遠超過對抗,還特意強調中國是個強大的國家。
特朗普能說車這話,分量可不輕。美國財長貝森特也跟著表態,說美國壓根沒想過要跟中國經濟脫鉤,這份協議讓兩國關系進入了一個微妙的平衡狀態。
歐盟看到這個局面,心里開始打鼓了。過去這些年,歐洲在對華政策上的表現說好聽點叫獨立自主,說難聽點就是搖擺不定。
美國那邊風向一變,歐盟馬上跟著調整姿態。現在中美關系緩和了,歐盟擔心自己被晾在一邊,更擔心的是中國對歐洲的立場會變得更強硬。
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就拿最近荷蘭那檔子事來說,強制接管中國企業控股的安世半導體公司,這動作夠狠的。
![]()
時機也夠巧,正趕上中美關系往好的方向走,荷蘭這么一搞,擺明了是在逆著趨勢來。
歐盟現在的處境說白了就是自己搞的。
當初美國喊著要對抗中國的時候,歐洲跟著起哄,現在人家美國人轉身跟中國談妥了,歐盟才發現自己成了局外人。
想要跟中國談同等待遇?行啊,得先看看自己手里有什么籌碼。
稀土這個事情,歐盟提得倒是挺明白。全球稀土供應鏈上,中國占的份額大家都清楚。美國人能拿到穩定供應的承諾,歐盟眼紅了。
可美國人談判的時候是帶著誠意和籌碼去的,歐洲呢?一邊想要好處,一邊在半導體、技術出口上給中國設障礙,這賬怎么算都不對。
![]()
布魯塞爾那些官員估計也知道這個理,所以發布會上雖然話說得挺硬氣,實際上透著一股心虛。
要求中國保證供應,要求達成協議,聽著像是在下命令,實際上更像是在求著辦事。
國際關系這個圈子,從來都是實力說話,不在談判桌上就在菜單上,這話一點不假。
歐盟現在的麻煩還不止這些。中美關系緩和之后,全球貿易格局會有新的變化。
歐洲如果繼續抱著老一套的思維方式,繼續在對華政策上反復橫跳,最后吃虧的還是自己。
市場在那兒,機會在那兒,你不抓別人抓。美國人已經動手了,歐盟還在那兒猶豫不決,這就是差距。
![]()
說到底,歐盟這次出來要同等待遇,本質上是意識到自己可能要被邊緣化了。中美兩個大國的互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太大了。
歐洲想要不被落下,就得拿出真東西來,拿出能讓中國看得上的籌碼來。空口白牙要待遇,那不叫談判,是根本不可能。
這場博弈里,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算盤。美國務實,看到合作的價值就往前走。中國的態度也明確,愿意合作,可前提是相互尊重。
歐盟要想搭上這班車,得先想明白自己能付出什么,能拿什么來換。
從釜山會晤到布魯塞爾發布會,這短短幾天的變化,把國際關系的現實邏輯展現得淋漓盡致。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
歐盟現在急了,證明他們也看到了這一點。接下來怎么走,就看歐洲能不能放下身段,拿出實際行動來了。
看著歐盟現在這副樣子,還真是讓人唏噓。當年那個在國際舞臺上舉足輕重的歐洲,現在在中美之間的博弈里顯得有些手足無措。
想要同等待遇可以,可你得先證明自己值得這個待遇。
國際政治只相信實力和誠意。歐盟要是還看不清這個形勢,那真的就只能繼續在一旁干著急了!對此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
![]()
信息來源:
[1] 《中美韓國釜山達成歷史性貿易協議》,路透社,2025年10月30日
[2] 《特朗普稱與中國合作遠大于對抗》,美聯社,2025年10月31日
[3] 《美國財長貝森特: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彭博社,2025年10月31日
[4] 《歐盟就中美貿易協議召開緊急新聞發布會》,法新社,2025年11月3日
[5] 《歐盟要求中國保證稀土等關鍵原材料供應》,歐洲新聞臺,2025年11月3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