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 靳恩琦
11月3日,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果下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書。
招股書顯示,作為一家中國儲能行業基于平臺技術及人工智能驅動的可再生能源解決方案及產品提供商,果下科技專注于研發并向客戶及終端用戶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產品。公司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服務于并能夠覆蓋大型電源側、大電網側、工商業及住宅等多種應用場景,適用于中國市場及海外市場。
根據灼識咨詢,果下科技為業內較早實現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及/或產品的互聯網云端整合及開發數字化能源管理全景互聯網云平臺的參與者之一。公司業務由儲能系統解決方案、EPC服務及其他三個部分組成。
果下科技近年業績增長較為迅速,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42億元、3.14億元、10.26億元、6.91億元;年度/期間利潤分別為2427.7萬元、2814.8萬元、4911.9萬元、557.5萬元。
![]()
然而業績增長背后是下滑的毛利率,數據顯示,報告期各期果下科技毛利率分別為25.1%、26.7%、15.1%、12.5%,近乎“腰斬”。
招股書顯示,果下科技銷售成本受原材料價格影響較大。公司報告期內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分別占公司同期銷售成本的94.4%、86.3%、94.1%及87.9%。公司稱,期內電芯價格的波動對公司毛利率產生了顯著影響,導致整體盈利能力出現重大波動。
同時,果下科技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雖然在2022年至2024年占比逐年遞減,但整體仍較高。據招股書,公司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約占同期總收入的98.9%、84.5%、66.5%及77.7%。
果下科技高應收賬款加劇風險同樣值得注意。招股書顯示,公司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主要指貿易應收款項,即客戶就公司按信貸期提供的服務及銷售的產品所結欠的金額,及應收票據,即自客戶收到的銀行承兌匯票。
截至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賬面凈值分別為0.42億元、1.66億元、5.21億元及9.52億元;貿易應收款項及應收票據減值分別為40萬元、170萬元、830萬元及1530萬元;以及貿易應收款項周轉天數分別為56.2天、119.0天、120.6天及178.9天。
此外,記者注意到,果下科技估值暴漲也一度受到市場矚目。
招股書顯示,2023年3月果下科技估值為約4億元,然而在經過凱博鴻成及深圳寧乾增資后,到了2025年4月公司估值暴漲至約60億元,也就是說在兩年時間公司估值漲了14倍。
![]()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7月證監會發布的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中,證監會要求果下科技補充說明最近12個月內新增股東入股價格的合理性,該等入股價格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的情況。
還要求果下科技補充說明已實施的股權激勵方案合規性,包括具體人員構成及任職情況,參與人員與發行人其他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是否存在關聯關系,以及價格公允性、協議約定情況、履行決策程序情況、規范運行情況,并就其是否合法合規、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出具明確結論性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