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一套
近日,北京一位老人
飲用泡有曼陀羅種子的藥酒后
出現了中毒癥狀
據了解,近年來曼陀羅中毒事件
在我國多地時有發生
且出現過死亡病例
曼陀羅是什么?
為何會引發如此嚴重的后果?
曼陀羅又名洋金花,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曼陀羅主要成分為莨菪堿,其次為東莨菪堿及阿托品等生物堿,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阻斷M-膽堿反應系統以及對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即神經性中毒。
臨床表現主要為口咽發干、吞咽困難、聲嘶、瞳孔散大、皮膚潮紅、發燒以及幻覺、躁動、抽搐、意識障礙等精神癥狀,嚴重時可出現昏睡、血壓下降以致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
北京白塔寺藥店連鎖有限公司執業藥師 馬靜:曼陀羅全株有毒,無論花還是種子都有毒,在古代屬于麻醉藥品。中國藥典收入的洋金花,其實就是曼陀羅的白色干燥花,它屬于28種毒性中藥材之一,臨床用量0.3~0.6克,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憑處方購買。

據了解,近年來曼陀羅中毒的案例在多地均有報告。中毒原因包括用曼陀羅種子泡酒、燉雞,用曼陀羅葉炒菜、泡酒、煮水、煮雞蛋等。其中,死亡病例為誤食曼陀羅種子引起,大部分中毒是因將曼陀羅葉當作野菜或中藥材。
網絡平臺隨意售賣曼陀羅
只字不提其毒性
曼陀羅全株有毒,卻能在網上輕易買到。曼陀羅的花、果、種子在網上以中藥材、農產品、花卉綠植等名義隨意售賣,一些店家知曉其毒性,在商品頁面卻只字不提。
記者在淘寶、京東、小紅書等平臺上均搜到了出售曼陀羅花、果、種子等的店鋪。有的店家將其標為野生中藥材售賣,有的作為花卉盆栽出售,還有的打著洋金花提取物的招牌售賣。
當記者詢問洋金花提取物是否可以泡酒,商家稱這是洋金花濃縮粉末,適合泡酒。當記者詢問泡十斤白酒需要多少克洋金花提取物時,商家表示建議使用100克,可依據個人口味稍微調整。當記者詢問該商品是否有毒時,商家稱洋金花屬于傳統滋補原料,按規范使用一般安全,但不宜過量。而在該商品頁面,對于曼陀羅的毒性卻只字未提。
記者在檢索出的大量店鋪中,只有一家商戶在主頁標明了“只限于外用”。在某短視頻平臺,記者在一個曼陀羅泡酒視頻的評論區看到,有網友表示“只能外用,不能內服”;在另一條相關短視頻的評論區,有網友表示“曼陀羅花是劇毒”,還有一位網友表示“周圍有老年人用曼陀羅種子泡酒喝”。
隨意販賣曼陀羅涉嫌違法
業內人士介紹,在中醫藥學中“洋金花”是一種藥材,指白花曼陀羅干燥花,屬于28種毒性中藥材的一種,有規定明令不允許私自售賣。當前網絡銷售曼陀羅等毒性植物的監管存在盲區,須從平臺責任、行政監督與公眾教育等多方面加強治理。
若曼陀羅被作為“農產品”出售,且未標注毒性警示,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該法第三十四條禁止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八條規定,經營者對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商品與服務,應作出真實說明和明確警示。當前多數網店未標注“僅外用”或“有毒”等提示,涉嫌構成欺詐與誤導,需承擔“退一賠三”的民事責任。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若經營者明知曼陀羅有毒卻隱瞞事實,造成消費者人身損害,情節嚴重時可能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或“過失致人重傷罪”,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針對老年群體等易受害人群,加強普法與風險提示至關重要。消費者應警惕“純天然”“養生”等宣傳,不盲目自制藥材藥酒;購買前核實商品信息,保留交易記錄與聊天證據;遭遇侵權時,通過平臺投訴、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或提起訴訟維權。
轉發周知!
來源:央視一套微信公眾號綜合《新聞直播間》、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