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陳振
來源 | 財經八卦(ID:caijingbagua)
![]()
引言:從“搶房靠搶”到“免租無人理”,杭州網紅圈的冬天來得太快了。
![]()
三年前,濱江區帶 8 個補光燈位的江景房是網紅圈的 “香餑餑”。
![]()
全屋智能調光、奶油風裝修的配置,讓月租比同地段普通房源貴出千余元,租客卻要爭著預付租金才能拿下。
![]()
如今掛在租房平臺三周,哪怕房東主動提出“首月免租”的優惠,仍舊沒等來一個看房電話,這類曾被稱為“絕拍攝影棚”的專供房源,成了杭州最難出租的產品。
2025 年的杭州,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網紅集體撤退。
辛巴帶著 2000 人團隊浩浩蕩蕩遷回廣州,向太悄悄撤下濱江“智慧之門”直播基地的招牌。
![]()
曾經擠滿追夢人的濱江區租房群,如今人數只降不增,麗晶國際的工作室轉租廣告貼滿電梯間,巔峰時發出 2 萬張門卡的大樓,早已沒了往日的人流。
![]()
這場撤退從不是偶然。當1.06 萬的月租撞上縮水的收入,當平臺流量愈發向頭部傾斜,曾經讓年輕人趨之若鶩的“杭州網紅夢”,正在行業寒冬中加速破碎。
![]()
從“網紅宇宙中心”到“空樓冷巷”
濱江區流量沉浮記
2022 年的濱江區,是妥妥的網紅 “造夢工廠”。
海威中心里,謙尋、無憂傳媒的招牌在寫字樓里并排亮著,樓下咖啡館里,背著奢侈品包的 MCN 經紀人隨處可見。
![]()
周邊的銀杏匯、迪凱金座等江景豪宅,也成了一眾百萬粉絲博主的 “標配“。
不是因為住得有多舒服,而是“江景 + 大平層”拍出來的視頻,流量天然比普通公寓高,連背景里的錢塘江大橋,都可以成為“流量密碼”。
![]()
那時候的網紅房源,溢價高到離譜:同樣是房子,主打“奶油風 + 智能調光”的網紅房,月租能比普通住宅貴一千塊,卻照樣有人排著隊看房。
就連后來因“2 萬張門卡”出圈的麗晶國際,當時也只是濱江區網紅盛況的“小配角”。
真正撐起“網紅之都”名號的,是這里“只要來就能當網紅”的集體幻覺。
![]()
短短三年,濱江區徹底換了模樣。
數據表現一切:2025 年一季度,杭州市區租金降至 43.3元 / 平方米 / 月,網紅扎堆的錢江世紀城也不復從前的盛況。
![]()
曾經“一房難求”的麗晶國際的工作室出租廣告飄滿社交平臺,有的甚至標注“可短租 1 個月”,放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讓步。
![]()
從“搶房靠定金”到“免租沒人要”,濱江區的冷熱交替,是杭州網紅經濟退潮最直觀的表現。
![]()
退潮真相
三重絞殺逼走網紅
“在杭州當網紅,就是‘燒錢換流量’,以前還能靠爆款回本,現在連燒的資格都沒有了。”是不少腰部網紅的心聲。
![]()
今年“影視寒冬”,據傳腰部藝人的資源驟減,網紅圈也難逃“寒流”。
濱江區一套帶基礎直播配置的房源,月租即便有所下調仍居高不下,再疊加補光燈、攝影團隊、樣品采購等硬性開支,每月固定成本往往超過萬元。
但收入端的縮水卻在同步加劇 ,2024 年杭州中腰部主播平均月薪“跌破眼鏡”,不少人月收入跌破 2 萬元,部分女裝、美妝垂類主播收入甚至從往年的2.5 萬 - 5 萬元區間跌至 1.5 萬 - 2 萬元。
![]()
更難堪的是,有時一場直播的傭金收入,連當天的流量推廣費都無法覆蓋,陷入 “越播越虧” 的惡性循環。
成本與收入的差距持續擴大,成了壓垮眾多從業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杭州網紅專供房源的月租本就比同配置普通小區高出千余元,即便如今租金下行,杭州房源價格仍比長沙、成都等城市高出許多。
![]()
收入縮水,成本提高,“賠違約金也要退租撤離”已從個別選擇變成圈內常態,不少長期合約提前終止,曾經爭搶的網紅房源,如今成了中介手中難脫手的燙手山芋。
如果說高成本是“外憂”,供應鏈短板就是杭州網紅經濟的“內患”,而且是致命的那種。
杭州的優勢是MCN 機構多、流量集中,但缺乏像廣州那樣 “前播后產” 的產業帶支撐。
![]()
大多數主播選品,要從廣州、義烏、深圳調貨,不僅物流成本高,還經常出現 “樣品與實物不符” 的翻車情況。
在杭州賣貨,就像“盲人摸象”,選品全靠賭運氣,稍微不注意就翻車。
![]()
更何況現在品牌方越來越聰明,寧愿自己做店播,直接對接工廠控制品質,也不愿找杭州主播 “中間商賺差價”。
![]()
沒了品牌方的訂單,依賴傭金生存的杭州網紅,自然沒了核心優勢。
更致命的是,杭州的流量紅利早已見頂,而且越來越“偏心”。
像謙尋、無憂傳媒這樣的大公司,能拿到平臺的流量傾斜,一場大促直播就能分到上億曝光,但中小主播想要出頭,只能靠 “刷數據、買熱搜”,但這樣的成本,不是誰都承擔得起。
![]()
高成本、缺供應鏈、沒流量,這三重絞殺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把網紅們逼得不得不“遺憾離場”。
![]()
頭部網紅都去哪兒了?
新戰場浮出水面
最先跑路的,是掌握資源的頂流們,辛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24 年底,快手一哥辛巴帶著 2000 人團隊,從杭州浩浩蕩蕩遷回了廣州,還在白云湖科創城拿下兩棟大樓,建起了“辛選大廈”。
![]()
廣州的優勢,就是辛巴最需要的供應鏈根基。
作為 2024 年全國直播電商銷售額第一的城市,廣州的服裝、美妝、日化產業帶 “前店后廠”,主播樓下選品、樓上直播,當天就能發貨。“
![]()
除了辛巴,不少做服飾、美妝的頭部主播都跟著遷到廣州 —— 對他們來說,離開杭州不是放棄流量,而是找更穩的“生存根基”,畢竟“能賣好貨,才是長久之計”。
頂流去廣州找供應鏈,中腰部主播則把目光投向了長沙、成都這樣的“成本洼地 + 流量富礦”。
![]()
樓下就是文和友、茶顏悅色,小網紅們拍條“直播間隙喝奶茶”的 vlog,不用刻意推廣,播放量與在杭州時持平,成本卻降低了不少。
長沙的旅游資源也多,拍一條在橘子洲頭打卡拍照的照片點贊能輕松破萬,比起在杭州“苦命撓頭”想腳本的日子,可謂舒服不少。
![]()
成都也成了網紅新據點。這里的生活成本低,文化氛圍包容,特別適合生活類、美妝類博主。
有博主在成都太古里拍 “街拍 + 帶貨” 視頻,單條視頻點贊破萬。
而且今年,成華區發布了《若干政策》,鼓勵引進主播人才,大大吸引了腰部主播的注意。
![]()
對中腰部主播來說,“去哪里” 不再是看 “有沒有 MCN”,而是看 “能不能省錢、能不能蹭流量”,長沙、成都顯然更符合需求。
![]()
行業大變天,迷信一去不復返
網紅圈不玩虛的了
面對“寒冬”,網紅們的心態,發生了徹底的轉變,從“迷信流量”變成了“務實算賬”,租房邏輯就是最好的證明。
以前在杭州,主播租房看的是“能不能出流量”,江景、網紅裝修、甚至 “有沒有網紅住過”,都是加分項。
現在租房,只看“劃不劃算”:暖氣費包不包、物業費貴不貴、離快遞點近不近,成了必須考慮的問題,至于 “能不能出流量”,反倒沒那么重要了。
![]()
面對網紅撤退,杭州也沒閑著。
2024年,杭州出臺了“直播電商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從“網紅之都”轉向“新電商之都”。
![]()
但政策能不能留住人,關鍵看能不能補上供應鏈的短板。
如果只是給點補貼,不解決“帶發分離”的問題,還是會面臨“主播出逃”的局面。
![]()
杭州的優勢是流量和人才,但若不能把這些優勢與產業結合,“網紅之都” 的名號,終究難以為繼。
![]()
杭州網紅集體撤退,不是 “網紅之都” 的崩塌,而是“網紅經濟”長大的開始。
曾經的杭州,靠流量聚集效應,吸引了無數追夢者,住得好就能有流量,拍得美就能漲粉,這種 “輕模式” 讓網紅經濟快速爆發,但也埋下了隱患。
![]()
高成本、缺根基、虛火旺,就像一座建在沙子上的城堡,風一吹就容易倒。
如今的退潮,恰恰是行業“擠泡沫”的過程,頂流去廣州找供應鏈,是為了“賣好貨”;中腰部去長沙省成本,是為了 “活下去”。
每個人都在找更穩的 “生存方式”,不再追求虛無縹緲的 “流量神話”。
對杭州來說,空租的江景房不是失敗的證明,而是轉型的契機。
補上供應鏈、降低成本,把“流量磁場”變成“產業磁場”,才能真正留住核心競爭力,從 “網紅聚集地” 變成 “電商產業高地”。
![]()
錢塘江的燈光還在亮著,只是不再只照向 “網紅房” 的落地窗。未來,它照亮的,會是更務實、更扎實的電商新生態。
對此,您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發表您的意見或者看法,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