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慶油田的抽油機旁,張師傅一干就是四十多年。2025年7月,60歲的他正式退休,捧著養老金核定單,滿是感慨:“一輩子給油田出力,退休后能拿多少錢?咱今天就掰碎了算算!”
一、張師傅的“退休底色”
張師傅,男,1965年5月出生,1981年11月走進大慶油田當工人,直到2025年7月退休。從青澀小伙到花甲之年,他在油田熬了43年9個月,個人賬戶里攢了262186.76元,相當于每個月往賬戶里存一筆“養老本”;退休時黑龍江省上年度全口徑平均工資是7570元/月,他的“平均繳費工資指數”高達2.2395(指數越高,說明當年繳費基數比社平工資高得越多)。
二、養老金咋算的?三部分拆解!
企業職工養老金由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組成,每一部分都有講究——
![]()
1. 基礎養老金:“社平+個人”的平均貢獻
公式:基礎養老金 = (退休時上年省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繳費年限 × 1% ÷ 2
? 先算“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就是用“退休時省平均工資”乘以“平均繳費工資指數”,即 7570 × 2.2395 ≈ 16930 元/月
? 再代入公式:(7570 + 16930)× 43.75 × 1% ÷ 2
算出來約 5364.41 元——這部分是國家和個人對“長繳費、高繳費”的獎勵,體現了社保“保公平”的邏輯。
2. 個人賬戶養老金:“自己存的錢,退休后按月領”
公式:個人賬戶養老金 = 個人賬戶儲存額 ÷ 計發月數
? 張師傅個人賬戶存了262186.76元,60歲2個月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37.8
? 代入得:262186.76 ÷ 137.8 ≈ 1902.66 元——這部分完全是“自己攢的養老本”,交得多、存得久,領得就多。
3. 過渡性養老金:“改革前工齡”的補償
公式:過渡性養老金 = 退休時上年省平均工資 ×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 視同繳費年限 × 過渡系數
? “視同繳費年限”是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的工齡,張師傅對應194個月(約16.17年);“過渡系數”是政策調節項,黑龍江一般在1.2%左右(不同省份略有差異)。
? 代入得:7570 × 2.2395 × 16.17 × 1.2% ≈ 3288.88 元——這部分是對“改革前沒交過個人賬戶,但為國家出過力”的工齡補償,讓老職工的貢獻不被遺忘。
三、三部分相加,每月領多少?
把基礎、個人賬戶、過渡性養老金一加:
5364.41 + 1902.66 + 3288.88 = 10555.95 元
四、背后的“養老啟示”
張師傅的養老金單,藏著三個關鍵點:
? 長工齡是底氣:43年9個月的連續繳費,讓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都“水漲船高”;
? 高繳費有回報:平均繳費指數2.2395,遠高于社平,個人賬戶和指數化工資都受益;
? 政策有溫度:過渡性養老金專門照顧“改革前工齡”,讓國企老職工的付出被看見。
對正在上班的朋友來說,張師傅的故事也提了個醒:社保別斷繳、盡量選高基數,工齡越長、繳費越穩,退休后的“安全感”就越足。
如今,張師傅每個月的養老金準時到賬,他說:“在大慶油田干了一輩子,退休后國家沒忘咱,這日子踏實!”
你是企業職工嗎?想不想算算自己的養老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