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民航事業在“振興東北”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雙重推動下,呈現加速追趕態勢。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機場群布局日趨完善,沈陽、大連、哈爾濱三大干線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先后突破2000萬人次,長春、延吉、佳木斯等支線機場航線網絡不斷加密,干支聯動、內外銜接的航空運輸體系初步成型。然而,與東部沿海相比,東北民航在基礎設施容量、口岸功能、國際中轉效率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尤其面對東北亞區域合作深化的新機遇、中小機場差異化發展,亟需一批標桿性項目帶動能級躍升。
![]()
在東北地區眾多中小機場中,延吉朝陽川國際機場成為突出代表。這座始建于1952年的機場,1985年開通民航后歷經四次擴建,2011年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旅客吞吐量突破百萬的支線機場,目前年旅客吞吐量已達180萬人次,國際旅客占比連續多年領跑全國,每周往返韓國的航班達124架次,成為中、俄、朝三國交界區域的重要航空樞紐。然而,隨著2023年文旅市場復蘇,機場設施老化、容量飽和的問題日益凸顯,現有4C級標準已難以滿足200萬人次以上的吞吐需求,因此遷建工程被提出規劃建設并成為破解發展瓶頸的必然選擇。
![]()
延吉機場遷建工程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新機場選址延吉市中心西北8公里蘑菇頂子附近,緊鄰延吉西站,坐擁延龍高速、長琿高鐵等交通網絡,交通便捷。新機場按照民航飛行區等級4D標準設計,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6萬噸的目標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3萬平方米航站樓,1座1500平方米的航管樓及空管、供油、消防救援等設施,預計2029年竣工并實現轉場飛行,估算總投資117.4億元。
![]()
遷建工程自2023年啟動前期工作以來,僅用18個月便完成立項、可研、初設、用地審批等全部關鍵環節,創造了東北地區民航重大基建項目審批新速度。2024年9月,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2025年6月,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批復初步設計及概算;7月,建設用地組件一次性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9月,主體施工、監理、檢測標段集中掛網招標,最終由中建、中鐵、中交等央企聯合體中標,實現“當年批復、當年開工”。目前,現場已完成清表90萬立方米,土石方試驗段、地基強夯、排水涵溝等先導工程全面鋪開,航站樓、跑道、航管樓等核心標段預計將于2026年春季進入結構施工高峰,2027年底實現主體封頂,2028年啟動設備安裝、聯調聯試,2029年第三季度開展校飛、試飛及行業驗收,確保開通運營時實現“一夜轉場”。
![]()
延吉新機場的建設,不僅將終結老機場跑道短、機位少、航站樓容量飽和的歷史,更將依托口岸、區位、政策疊加優勢,打造面向東北亞的“空中橋堡”。從更高視角看,延吉機場遷建是東北民航“十四五”規劃“一干八支”格局的重要支點,將與長春機場形成“干支聯動”雙樞紐,與長白山、通化、白城等支線機場構建覆蓋吉林省東南部的航空網絡,顯著增強區域對外通達性和資源要素集聚能力;同時,作為我國面向朝鮮半島、日本海方向的最近航空口岸,新機場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北通道,為跨境旅游、寒地經濟、冰雪產業、國際物流提供新引擎,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實現新突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