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順德,遇見三萬只鷺鳥與人的共同家園
提到廣東佛山順德,你可能第一反應是美食之都。但你知道嗎?在“四山兩江”的環抱下,順德還藏著很多被大家低估的生態秘境。今天,節目組就帶你一起探秘三萬只鷺鳥與人類的故事。
![]()
這里是廣東佛山順德的云鷺濕地博物館,一座長在森林中的建筑,像一個“隱士”。而在這座博物館周圍,有一大片鷺鳥島,里面也藏著各種“隱士”。
![]()
1個人守護鷺鳥近30年是什么體驗?
![]()
你想過跟鳥一起生活嗎?
用近輩子的時間在竹林里守護一群鷺鳥是什么體驗?
這一切,都源于一位被稱為“鳥叔”的人。
![]()
鳥叔名叫冼銓輝,今年56歲。1998年,為了搭棚生意,他把一塊荒地租下來種竹子。兩年后,一群大自然的生靈看上了這里。
![]()
“清早傍晚有很多鳥在這里活動,我們都叫它們‘打工鳥’早出晚歸,等到天差不多黑了,再到林區里面核心的地方過夜。”
竹子剛種起來時,只有幾十只鷺鳥意外降臨。隨著竹林規模擴大,鳥群從幾十只增加到了幾萬只,涵蓋了白鷺、夜鷺、蒼鷺等30多種。鳥兒們被鳥叔親昵地稱為“打工鳥”,它們早上出門“上班”覓食,“下班”后回到林區休息。
![]()
2003年,鳥叔做出了一項驚人舉措——挖一條“護林河”。起因是有人來打鳥偷鳥,甚至威脅他要放火燒掉竹林。
![]()
“我說你這樣搞的話,我也想辦法應對,我就自己掏錢挖一條河。”
![]()
![]()
這條河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鳥叔憑一己之力挖出來的。有了這條河,鳥兒的“家”多了一層保護。為了更好地保護小鳥,鳥叔還補種了榕樹,投放魚苗,不斷完善這里的生態環境。
![]()
![]()
如今,鳥叔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園區巡邏,水陸結合,每隔兩三個小時就定期繞著鷺鳥島巡查。多年來,他用行動守護著鷺鳥們的家。
觀鳥大神如何瞬間“打鳥”?
![]()
護鳥隱士不止鳥叔一個,
謝志偉就是另一個“鳥癡”,
作為一名觀鳥拍鳥20多年的攝影師,
他從另一個視角觀察并守護著小動物。
![]()
![]()
![]()
佛山市生態學會觀鳥導師
謝志偉
“這邊是我平常來云鷺濕地公園最喜歡拍攝的一個地點,這里有樹島、淺灘和湖面,是最適合水鳥生活的地方。”
![]()
“云鷺濕地公園這邊剛好位于東亞和澳大利亞候鳥的遷徙路線上,就像高速公路的驛站,很多候鳥會在這里越冬或停留。”
像謝志偉這樣的觀鳥大神,一般的觀鳥時間都是根據小鳥的出行規律去蹲點。
![]()
“早上6:00~10:00左右,鳥類剛剛通過一個晚上有點餓了,早上就會全部飛出來覓食。傍晚時它們要歸巢,成群結隊回到竹林夜棲。”
![]()
借助長焦鏡頭,謝志偉瞬間就能將鷺鳥一套完整的起飛動作定格。在他的鏡頭下,小鳥的故事被一一記錄下來。
![]()
![]()
“鷺鳥它有三個特征,嘴長、脖子長、腿長。它喜歡站在淺灘上面去尋找水里面的魚,然后因為它的嘴長,像一個錐子一樣,一戳下去就可以把魚給捉住。”
![]()
![]()
![]()
“我最喜歡看的習性就是它喜歡站在那里,可能會站一兩個小時,就為了等魚。特別是蒼鷺這種鳥,它就是體型比較大,可能有一米多高,然后我們就叫他“老等”,因為他就站在那里不動,可以站一天的。”
![]()
最讓謝志偉驚喜的是,他在云鷺濕地公園甚至還拍到了“鳥類熊貓”——東方白鸛。
![]()
![]()
“當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飛到云鷺濕地公園大概有38只。它們一般正常的越冬地方在湖南和江西一帶,很少在廣東越冬,所以那年的記錄很珍貴。”
![]()
![]()
據統計,云鷺濕地公園目前共聚集了包括22種水鳥、30種林鳥,其中5種是廣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作為大灣區密度最高的鷺鳥種群生態棲息地之一,在這里,小鳥是核心,所有的一切都以它們優先。
公共建筑為了保護鳥竟然可以“隱身”?
![]()
在離鷺鳥島不遠處的云鷺濕地博物館,
最核心的設計理念就是以鳥優先。
雖然這里是人類的活動場所,
但為了把更多空間還給大自然,
建筑也隱藏在樹林中。
![]()
建筑的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對自然的尊重與保護,以最小干預的方式建設,博物館窗戶的個數都非常講究。
![]()
為了把游客的注意力引導向南側的熱帶雨林與鷺島,四個筒體結構的東西兩側就減少了適用于觀景的玻璃幕墻,景觀的取舍其實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鷺鳥。
![]()
![]()
云鷺濕地公園主持建筑師
陸軼辰
“建筑南側的4個大窗,其實也是這建筑幾乎是唯一的4個用玻璃的窗對著鷺鳥。大面積的玻璃,不僅可能會導致鳥類撞擊,還會產生一些光污染。所以我是覺得大家對自然的親和與熱愛,其實是需要一個節制的去控制,所以我們的概念其實叫節制的設計,然后在自然當中形成一種新的平衡。”
![]()
設計師說,在前期調查中,他們了解到鷺鳥喜歡在淺灘和有水的地方活動,所以這個由四個被摞起來的筒體建筑在不影響人們觀鳥角度的同時,選址方面也避開了離鳥類更近的濕地區域。
![]()
![]()
“其實我們并沒有挑整個場地中最好的一塊地,最后找到密林里面,躲在樹的后面,不想去打擾對面的鷺鳥。從鷺島望向建筑的時候,幾乎就只能看到幾個窗,它就嵌在樹林里面。”
![]()
![]()
除了保護鷺鳥的生活區,濕地公園本身的原生植被也被盡可能保留。設計師寧愿繞路也要把原生環境留下來,人與自然共生的理念被體現得淋漓盡致。
濕地公園竟隱藏“幼兒園食堂”?
![]()
景觀設計師在公園內部還特地規劃出
一片叫“幼兒園食堂”的區域
來幫助鷺鳥捕食。
![]()
![]()
云鷺濕地公園景觀設計師
李青
“鷺鳥有一定飛行能力,成鳥早上會離家覓食,但它的寶寶沒有那么強的生存飛行能力。所以我們在幼鳥能觸及的50~100米范圍內,專門預留了一片幼鳥池塘。”
![]()
![]()
“幼鳥的捕食區以淺灘為主,以矮的一些濕生植物為主。我們也跟鳥類專家討論過,他們覺得既然是幼鳥的食堂區,以捕食這樣的一個行為為主,所以它其實是需要一個很好的視野,所以專家就建議我們在這片區域不要補植那么密的果樹,給鳥類留出足夠的視野。”
![]()
放眼望去,濕地滿是綠植河流,讓人想到廣東特有的桑基魚塘。這種古老的智慧在現代濕地公園中得到延續和發揚。
![]()
云鷺濕地公園總面積約66萬平方米,常年鷺鳥保有量約有3萬只。2025年,當地政府啟動了濕地公園的建設和擴容,目標是將鷺鳥保護范圍從原來的7公頃擴大到100公頃,擴容13倍。
![]()
![]()
![]()
“生物多樣性并不只是數鳥,我們更希望建立的是一個相對穩定,人干預越來越少,甚至能夠自己越來越好的生態系統。什么時候這些鳥不需要我們去投魚了,它跟魚的生長達到相對平衡,濕地公園自己去良性發展,這個才是我們希望達到的一個最好的濕地狀態。”
![]()
在云鷺濕地公園,人鳥共棲不再只是粗糙的、有距離感的共生,而是人類的城市生活與鷺鳥的自然生活真正交織在一起,譜寫著一曲和諧共處的生命樂章。
![]()
制片人:龔赟
編導:陳曼妮
編輯:陳曼妮 毛雨琦 鄭皓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