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nèi)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位于捷克的一片保護區(qū)中,許多工作人員都在談論一件新鮮事,提起這件事,他們都忍不住笑了:
人類拖了7年沒動工的水壩,被8只河貍花2天就建好了,還省了3000萬克朗,也就是人民幣大概900萬,簡直比專業(yè)工程隊還靠譜。
![]()
這事兒得從2018年說起,當時當?shù)赜媱澬抟蛔畨危粊肀W『永餅l臨滅絕的物種,二來造片濕地讓周邊環(huán)境好起來。
可誰也沒想到,這工程一擱置就是7年——手續(xù)又多又雜,各個部門要協(xié)商,土地所有權的問題扯來扯去,到2024年還沒破土動工。
![]()
就在人類還在為流程發(fā)愁的時候,一群“野生施工隊”已經(jīng)悄悄進場了。
2024年1月,保護區(qū)的巡查員像往常一樣去河邊查看,遠遠就發(fā)現(xiàn)計劃施工的區(qū)域中,原本流動的河水慢了下來,上游積出了一片寬闊的水面。
他走近一看,竟然多了道土褐色的水壩,樹枝和泥巴交錯堆疊,把水流攔得穩(wěn)穩(wěn)當當。
![]()
圖片來自捷克共和國自然保護署
原來建壩的是8只歐洲河貍,那會兒大家還在為土地問題開會呢,這幾只河貍已經(jīng)在“沒申請任何施工許可”的情況下,直接開工了。
它們白天躲在水里休息,晚上就出來忙活,用門牙啃斷河邊的樹木,拖到河里當骨架,再混上樹枝、泥巴和石頭填縫,短短兩天就把水壩建好了。
![]()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河貍弄出來的濕地有 5 英畝那么大,比人類原來計劃的面積大了一倍不說,就連選的地兒都和專家圖紙上標的沒差。
捷克那邊負責這事的官員去看了之后直夸:“比我們在紙上設計的還好”,當?shù)匾晃粍游飳W家也忍不住調(diào)侃,人類搞筑壩,壓根不是河貍的對手。
![]()
要是人類自己干,光辦許可、籌錢就得花好久,就算找個挖土機司機單獨干活,也得一周才能弄完。
不過他也澄清,“2天建成”其實有點誤會,河貍筑壩通常要花幾周,但可能水位漲得太快,才讓人覺得是“一夜完工”。
![]()
![]()
而且波蘭有次監(jiān)測到,一座河貍壩被沖毀后,它們8小時就修好了,這效率確實沒話說。
這事兒傳到網(wǎng)上,全世界的網(wǎng)友都覺得新鮮,好奇這小東西到底有啥本事。
?——【·河貍“河里的工程師”·】——?
河貍是嚙齒動物,和老鼠是親戚,但體型大多了,成年的能長到一米長,體重二三十公斤。
![]()
它們在陸地上走路笨乎乎的,爪子短,身子沉,一不留神就會摔跤,但到了水里就靈活得很,后腳有蹼,像帶了游泳圈。
那條寬大扁平的尾巴既能當舵,又能拍打水面發(fā)信號,還是個“水文探測器”,能通過振動判斷水流速度,幫著選建壩的位置。
![]()
要說最厲害的,就得說它們那橘黃色的門牙,里面含了很多鐵元素,硬度跟黃銅差不多,簡直就是自帶的鋸子。
這些牙齒每天能長0.5毫米,就算啃樹磨損了也不怕,一只河貍一小時就能啃斷周長40厘米的樹,每年能伐倒400棵樹當建材。
![]()
而且它們啃樹特別有技巧,會順著一個方向讓樹倒下,絕不會砸到自己,簡直比老木工還熟練。
河貍這么費勁兒建壩,可不是為了幫人類,全是為了自己過日子。
它們在陸地上待著,很容易被狼、熊這些天敵找上來,只有水里才是它們的安全區(qū)。
![]()
建壩能把水位抬高半米左右,形成一片池塘,這樣它們覓食、活動都在水里,天敵根本抓不到。
冬天的時候,深水位還能幫它們保存樹枝、樹皮這些食物,不會被凍住,連它們藏在水下的巢穴入口也能避開結冰,舒舒服服過冬。
![]()
別看河貍長得粗線條,建壩的方法卻特別講究,簡直是套精密的工程。
它們選地方很挑剔,專找水流不急、河邊樹木多的地方,這樣既有建材,水也沖不垮壩。
施工的時候,先鋪粗樹枝打地基,分叉多的那頭朝下游擺,靠水流的力量把壓力散開,這樣壩才穩(wěn)。
![]()
然后用細樹枝交錯堆出主體,最后潛到水下把泥巴、石頭塞進縫隙,做成不透水層。
建好的壩大多是弧形的,能把水壓分散到各個地方,不容易塌,壩上還會留個溢流口,水位太高了就從這兒流走,避免壩被沖毀。
![]()
建好之后河貍也不閑著,會定期巡視,發(fā)現(xiàn)哪里漏水了,馬上叼來新材料修補,就這么一代代維護下去,有些河貍壩能存在150年。
現(xiàn)在全世界最大的河貍壩在加拿大的一個森林公園,長度有775米,大到在衛(wèi)星圖上都能看清,那就是好多代河貍接力建起來的。
![]()
從太空中看全世界最大的河貍壩,由陸地衛(wèi)星9號拍攝 | NASA Landsat
?——【·你好我好大家好·】——?
更難得的是,河貍建壩不光為了自己,還幫了周圍的環(huán)境和其他生物。
它們造出來的濕地讓許多魚類、青蛙、水鳥都能在這兒安家,有研究說,河貍壩附近的植物種類能比別的地方多三分之一。
![]()
干旱的時候,附近的花草樹木就靠水壩里的水活下來,就算發(fā)生山火,這里也能擋住火勢。
到了汛期,它也能減慢水流,削弱洪峰的力量,減少下游的洪水災害。
而且河貍壩還有凈化水質(zhì)的本事,水流慢下來,水里的泥沙和臟東西就沉底了,水底的微生物有時間把污染物分解掉,流過去的水就干凈多了。
![]()
這些濕地可不只當生態(tài)寶地,還能負責吸收二氧化碳,幫著緩解溫室效應,簡直是天然的“環(huán)保裝置”。
現(xiàn)在大伙兒都跟著河貍學建壩,在那些沒河貍的地方,直接用木頭、樹枝子搭起 “人造河貍壩”,用來修復濕地,不光節(jié)約成本,還特別管用。
![]()
但這些模仿品終究比不上正品,因為沒人像河貍那樣天天維護,用不了多久就會壞,只能頂一陣子。
說到底,河貍不用圖紙、不用機械,全靠本能和勤勞,既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了,又給生態(tài)環(huán)境幫了大忙。
![]()
捷克這8只河貍的故事也告訴我們,有時候大自然的智慧,可比人類的流程和計劃靠譜多了。
參考:
上觀新聞《“8 只河貍 2 天建好捷克拖了 7 年的水壩”,這“河貍”嗎?》2025-02-25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