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小馬過河’,水的深淺,總要自己試過才知道。”
在國產箱包崛起的十余年間,人們愈發關注品牌能否以真正的產品創造力,重塑人們對“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堆砌材質與工藝參數的“說明書式”表達早已難以打動消費者。人們期待的是:一只包,是否在日常使用中真正好用、耐看、經得起時間的打磨。
胖鯨觀察到,Songmont 在皮料、五金與工藝上持續深耕,不是為了堆疊復雜度,而是精準回應用戶在每一次開合、觸摸、背負中的真實體驗。通過對細節的打磨,Songmont 讓國產包袋展現出一種可感知的品質價值與情感溫度,品牌的核心壁壘也由此形成。
![]()
Songmont 創始人付崧、王捷
日久見包
哪些價值已被市場認領,哪些仍是需要攻堅的洼地——這是 Songmont 自誕生以來持續追問自己的問題,也是所有試圖從紅海中破局的國產高端品牌,都必須直面的共同命題。
回溯 Songmont 的成長歷程,其誕生之初,正面臨市場對國產箱包品牌定價能力的普遍懷疑。2013 年,高端箱包市場由 LV、Gucci 等國際奢侈品牌主導;輕奢領域則憑借奧特萊斯等渠道迅速擴張。彼時,本土品牌大多固守于千元以下的大眾價格帶,幾乎無人相信,一個中國箱包能突破千元定價的認知天花板。
然而,Songmont的出現打破了這一格局。它不僅率先帶領本土箱包品牌實現“破千元”的定價突破,重新定義了中國包袋的價值認知,也以磁吸扣五金影響了箱包行業(也影響到海外奢品品牌)。更重要的是,Songmont 以東方美學為根基,深挖中原地域文化,將自然、人文與現代設計融合,讓“中國箱包”在國際時尚語境中擁有了東方影響力的表達。
如今,Songmont 正在以持續的創新與堅實的文化底色,改變著國內外對中國箱包行業的印象。在研究產品價格結構的過程中,胖鯨發現其經典產品“菜籃子”自 2019 年上線至今始終保持初上市的價格。
據了解,這款產品已結合消費者的反饋迭代超過兩百次,這意味著成本的增加由品牌方自行消化了。堅持將產品迭代置于價格調整之前,這是品牌能給予用戶的最大誠意。
![]()
循跡旅行包的78片裁片
因為關于價格的調整,最終仍要回到產品本身。若深入產品肌理,Songmont 的價格支撐更源于皮料與工藝層面的“重工”投入。以循跡包為例,其結構復雜、需 78 片裁片精準拼合;采用不銹鋼五金,確保耐用與質感的統一。換言之,Songmont 值得目前的定價。
先看皮料。
![]()
Songmont 山行公文包,選用自研的“時光植鞣皮”
據胖鯨了解到,品牌堅持選用進口頭層全粒面牛皮。往下深究,其實頭層牛皮中,全粒面與半粒面雖僅一字之差,但在品質上存在很大的差異。在箱包行業,全粒面通常被視為金字塔的“塔尖”,而市面上常見的“半粒面”,質感與耐用性已大打折扣,Songmont 使用的便是這“塔尖”上的皮料。
再看五金。
![]()
![]()
Songmont 五金工藝
在輕奢及國產箱包領域,出于成本考量,五金件普遍采用鋅合金等材質,不銹鋼因其數倍于前者的采購成本,在行業中應用頗少。然而,我們在 Songmont 的產品上,看到了這一在頂奢品牌中更為常見配置。這無疑揭示了品牌在消費者不易察覺的細節處,依然堅持高成本投入的產品初心。
而真空電鍍工藝,通常應用于 3C產品領域,我們了解到,因為是在真空環境下進行金屬加熱等工序,相比水鍍會更環保和節水。
再看細節。
![]()
Songmont 菜籃子包口
以一個行業觀察者的視角深究其細節便會發現,業內普遍為控制成本,包口多采用兩層皮料簡單折邊縫合,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邊緣臃腫與長期使用后的鼓包風險。
我們在探訪Songmont門店時,店員介紹菜籃子時說到,包口是用一整張完整的皮,通過鏟薄內層,再用進口邊油反復刷好幾道才有了更輕薄的包邊,無疑這其中的工藝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工序也更為復雜。
![]()
![]()
![]()
Songmont 行李箱磁吸、包包口袋設計細節
類似這樣為用戶使用體驗考慮的細節,還體現在實用的功能性上。比如在包的手挽處,內置磁吸,就可成為行李箱的固定帶。磁吸扣開合也十分便利;很多包款,還設有不同大小、位置的口袋,是出于方便隨手放手機的考慮。
胖鯨相信,用戶親手觸摸、日常使用并真正感知到這些藏于細節的工藝時,自會理解價格背后所對應的實感價值。事實上,在不少長期用戶的真實反饋中,“值得”正是反復出現的關鍵詞。
![]()
灘時褶皺工藝
![]()
灘時五金
![]()
灘時黑檀木珠
從全新推出的灘時系列來看,該系列包袋表層有復雜的褶皺肌理,據品牌資料中介紹,研發團隊先后嘗試了 5–6 種皮料,最終選定西班牙飲奶牛皮,這種皮料因為未經過高強度鞣制,所以染色后仍然能清晰呈現天然生長的痕跡。
有用戶在使用后反饋:“手感確實又軟又輕,配上黑檀木串珠包掛感覺更好看”。當工藝成了可觸摸、可共情的細節,品牌與消費者也完成了關于“身心共鳴”的對話。
“如果你對我們感興趣,最好的方式其實是親自體驗一次。”Songmont 表示,“我們真切期望聽到大家的聲音,也有充分的決心,把這件事扎實地做好。”在做產品的過程中,品牌不僅希望被看見,更希望用戶在信息紛雜中,“保持一份理性的認知與嘗試的勇氣——就像‘小馬過河’,水的深淺,總要自己試過才知道。”
“姥姥團”“00后”與“5G 創始人”
在 Songmont 的產品體系背后,運行著一個在商業組織中并不多見的協作模型:它既根植于“姥姥團”所代表的工匠精神,也離不開“00后”對個性與美的思考,更離不開被稱為“5G沖浪達人”的創始人付崧所踐行的即時用戶洞察。
這一模型支撐著 Songmont 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保持獨特性的關鍵能力:立足自身節奏,持續構建產品與內容的雙重壁壘。品牌堅持打磨高品質、可迭代的實物產品,同時致力于創作能引發共鳴的東方美學內容,以此觸達更多認同其理念的用戶,完成從商品到文化的價值傳遞。
![]()
Songmont 姥姥團,左 1 為付崧母親付玉蘭
在品牌敘事中,“姥姥團”是最早一批的“同道者”。在商業實踐中,它意味著一套嚴苛的品質控制系統。這個以付崧母親付玉蘭為核心的匠人團隊,其成員多為資深的手工藝者。她們對皮料特性、包型結構和工藝細節有著近乎本能的敏銳。如今,“姥姥團”成員至今仍活躍在一線,負責部分售后維修工作,注入心血讓包恢復好的狀態。
這種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關注,也在用戶端獲得回響。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修復如新”“售后體驗令人驚喜”“還是免費的”成為品牌服務的關鍵詞。有用戶寫道:“感受到了品牌對產品的用心呵護。”
![]()
![]()
Songmont 售后服務,廣受好評
基于對 Songmont 的信任與長期主義的共鳴,一些用戶開始將承載個人記憶的“舊物”寄給品牌,委托其進行再造與延續。
有人寄來一件陪伴多年的舊襯衫,Songmont 將其改制成獨一無二的卡包,讓日常的衣物以另一種形式延續生命;也有用戶將在旅行途中購買的帶有紀念意義的布料托付給品牌,改造后的卡包保留了布料的圖案,被她作為生日禮物贈予女兒,完成了一段情感的代際傳遞。
![]()
Songmont 舊物改造服務,舊襯衫變成卡包
從品質控制到售后服務,從產品修復到舊物再造,Songmont 不僅構建了產品的品質壁壘,更建立起與用戶之間的情感聯結,讓功能性的產品服務升華為具有溫度的品牌對話。這離不開擁有 16 年 UI 設計經驗的付崧,始終保持著的一線設計者的用戶思維,通過用戶體驗、社交媒體收取海量反饋,并將其轉化為產品邏輯。
當被問及是否會刻意打造爆款時,品牌方給出了否定答案。“一個包款最終用戶為什么喜歡它?不是第一眼看到這個包我好喜歡,而是經過用戶使用過后的傳播,大家覺得這個包它很好用,它長在我的審美上,這樣它才會成為一個爆款。”這背后的邏輯是:爆款不是被營銷瞬間催熟的,而是在與用戶的長期共生中,通過無數次細節的優化而自然沉淀的。
正是與用戶的緊密連接,得以讓 Songmont 保持著一種審慎的“慢”。
![]()
姥姥付玉蘭與“灘時系列”
胖鯨分析認為,Songmont 構建了一套將“慢研發”與“快響應”相結合的精妙系統:它對底層的基礎原則(如文化主線、工藝標準)保持高度堅守,緩慢而堅實;同時,它又在產品的細節層面(如功能優化、用戶體驗)保持高度的靈活性與響應速度。
這套系統由“00后”的年輕團隊與“姥姥團”共同支撐。前者帶來對當代審美的敏銳和對新渠道的理解;后者則確保了創新不會偏離品質的高標準。創始人付崧,則成為連接用戶、團隊與制造端的核心節點。
這一切都回歸到 Songmont 最核心的、不可撼動的“山”,就是做有壁壘的、用戶視角的、打磨細節的產品。
而其獨特的組織形態,也在重新定義 Songmont 的“效率”。
在傳統模式中,效率往往指向標準化、分工與規模效應。而 Songmont 通過整合看似對立的元素——經驗與青春、慢工藝與快溝通——構建出一種新型效率范式:它或許犧牲了短期擴張的速度,卻換來更高的用戶忠誠度、更長的產品生命周期與更堅實的品牌壁壘。在這個意義上,Songmont 管理的不僅是產品,更關乎信任與時間。
從中原到世界,我們骨子里的根基,是相連的
在 Songmont 看來,現代人回歸自然,不僅是為了放松,更是一場生命力的喚醒儀式。“自然”是靈感的源頭,也是一種真實的狀態與心境上的自然而然——在與萬物深度連接的過程中,探尋本真。與之相應,“自知”則是一種向內的探求,品牌唯有通過持續的內省,才能在翻山越嶺的旅程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與語言,最終達成心性的自由。
這種將“自然”與“自知”融合的哲學,不僅塑造了品牌的姿態,更深度融入其產品設計。它自然而然地呼應著品牌名字中“山”與“松”的意象:山,如前文提到的,是必須堅守的、做有壁壘的、用戶視角的、打磨細節的產品;松,則是立足東方文化、影響世界的創造力,以及快時代下的“慢松弛”。
![]()
山西太原
如何將這種哲學付諸實踐?Songmont 的答案是回到根源,深入中原文化。品牌在創始人付崧與王捷的家鄉山西——那片保留著千年古建的土地上,尋找靈感。其目的,是將在地文化轉化為當代的設計語言,實現從符號到價值的深度轉譯。
![]()
![]()
Songmont 包掛“滿愿種”“愈心晶石”
更進一步地,Songmont 希望借由產品傳遞一種精神陪伴。無論是象征心愿如愿的“滿愿種”、寓意療愈內心的“愈心晶石”,還是鼓勵勇敢前行的“循跡系列”,品牌試圖在功能性之外,為用戶提供一種心靈的慰藉。
這種普世的情感價值,使得 Songmont 在走向海外時,能更自然地與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戶建立共鳴。在泰國門店的設計中,Songmont 選擇了“一千炷香”作為空間主題,呼應當地以焚香表達虔誠的文化傳統。
![]()
![]()
Songmont 泰國門店
這一策略背后,是創始團隊一個更為宏大的信念:“其實不管是哪個國籍的人,我們最早的祖先都源自智人,骨子里的根是相連的。”付崧在與團隊交流時曾分享。她去非洲感受動物遷徙,所獲得的是一種“回歸本源”的觸動。
而這份對自然、對文化的珍視,最終也回歸到品牌與地球的關系上。
在材料層面,除前文提到的五金、天然鞣劑之外,品牌在多個“看不見的細節”上投入了遠高于行業標準的考量:使用質地如牛奶般的天然環保膠水,以確保產品在衣柜、汽車等密閉空間中也不會釋放有害物質;包裝全面采用環保材質,防塵袋選用可反復使用的質樸棉麻面料……
而 Songmont 所理解的“可持續”,遠不止材質的環保屬性,更指向消費觀:它試圖邀請大家一起思考,在當下這個時代,我們應與物建立何種關系?
結語
回頭來看文章開頭那個未被直接回答的問題——“哪些價值已被市場認領?哪些仍是需要攻堅的洼地?”——Songmont 的回應,其實早已貫穿在整個品牌的組織方式、產品邏輯與文化表達中。
山已扎根,松正生長。在這條路上,真誠比響亮更重要,打動人心比覆蓋眼球更珍貴,與志同道合者同行,比追逐所有目光走得更遠。
山的穩固,松的生長。這或許也是關于中國品牌命運的一則隱喻:我們終于開始擁有這樣的定力,去攀登那座由產品壁壘與文化根基構成的“山”;也生成了那樣的從容,讓創造的“松枝”,能在世界的風中,舒展屬于自己的姿態。
本期作者Ann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