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防務亞洲》報道,從 10 月初至 11 月初,俄羅斯展開了至少兩波直達德黑蘭的重型空運行動,這一事件引發廣泛關注,因其諸多不同尋常之處,令國際軍事觀察家們高度警覺。
先看這兩波神秘空運的詳情。第一波發生在 10 月 1 日至 7 日,至少三架安 - 124 或伊爾 - 76 運輸機從俄羅斯軍工重鎮起飛,目的地直指伊朗。第二波則在 11 月 2 日,一架未公開編號的安 - 124 神秘降落在德黑蘭梅赫拉巴德機場,現場還有伊朗革命衛隊武裝封控的畫面,無疑為此次行動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
俄伊雙方對此次空運均保持沉默,且運送節奏密集、保密措施嚴格,背后有著深刻的戰略意義。回顧歷史,俄羅斯曾對敘利亞采用類似空運行動模式,這意味著俄羅斯正在構建空中武器通道。即便自身戰事吃緊,俄羅斯仍致力于為伊朗輸送戰略裝備,以強化雙方的戰略協作關系。
各方分析認為,俄羅斯此輪空運極有可能攜帶了伊朗渴望已久的兩大戰略裝備,即 S-400 防空系統與蘇 - 35 多用途戰斗機 。
![]()
S-400 防空系統具備強大的攔截隱形戰機等能力,其最大射程可達 400 公里。對于伊朗而言,這一系統能極大提升本土防空體系。特別是在伊朗重建核設施的背景下,S-400 能有效威懾美以可能的空襲計劃,為伊朗的國家安全撐起堅實的保護傘。
而蘇 - 35 戰斗機對伊朗空軍意義同樣重大。伊朗空軍長期依賴冷戰時期的裝備,蘇 - 35 的加入有助于其從冷戰遺產向現代化力量轉變。蘇 - 35 擁有卓越的機動性和強大的作戰能力,可大幅提升伊朗空軍的空戰水平和戰略威懾力,使其在地區軍事平衡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俄羅斯的這幾波重型空運行動,無論是對俄伊戰略關系,還是地區軍事格局,都可能產生深遠影響,未來值得持續關注。
![]()
在過去的十數年間,敘利亞堪稱俄羅斯于中東地區的關鍵支點。當地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與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宛如兩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成為俄羅斯立足東地中海、涉足中東事務的核心樞紐。
盡管俄羅斯與伊朗結為盟友,然而俄伊關系并非如外界所想象的那般融洽無間。特別是在敘利亞問題上,雙方曾齟齬不斷,鬧出諸多令人不悅之事。
![]()
然而,敘利亞局勢風云變幻,一朝變天之后,俄羅斯與伊朗均失去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著力點。盡管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基地得以保全,但短期內,實難在敘利亞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投入。表面上雖坐擁兩個基地,實則有似空中樓閣,難以發揮實質效用。
在此關鍵時刻,俄羅斯亟需尋覓另一個軍事盟友。環顧四周,伊朗成為了不二之選。當下的伊朗已然陷入退無可退之境,除了仰仗俄羅斯的軍事庇護,實無其他良策。故而,即便雙方之間缺乏深厚的信任根基,也被這嚴峻的局勢逼迫至不得不相互信賴的境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