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通博地區位于哥倫比亞北桑坦德省,與委內瑞拉接壤,是該國最動蕩的邊境地帶。這片土地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儲量,也是古柯作物的重要種植區,然而資源的富集并未帶來發展,反而因貧困落后成為武裝團體爭奪領土控制權的長期戰場。
![]()
哥倫比亞現存最大的游擊隊——民族解放軍(ELN)在此保持著強大的組織力量。進入該區域,能清晰感受到其完全控制權:看不到國家軍隊蹤跡,路邊飄揚著民族解放軍旗幟,路標傳遞著該組織對哥倫比亞現狀的主張。當地甚至沒有手機信號,居民稱電信公司不愿向控制該地區的武裝團體繳納稅款。
該地區局勢高度緊張,今年1月,民族解放軍與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FARC)的一個反對派武裝爆發沖突,導致數千人流離失所。
盡管FARC在2016年達成和平協議,但這個反對派武裝仍在部分地區活動。爭斗的核心是領土控制權及通往委內瑞拉的邊境通道,而這條通道正是毒品向國外輸送的關鍵途徑。
古斯塔沃·佩特羅總統上任時承諾,將與哥倫比亞各武裝團體實施全面和平計劃,但談判并非一帆風順,與民族解放軍的磋商尤其曲折。由于卡塔通博的戰斗,政府曾暫停和平談判,不過目前表示已準備好重新啟動。
半島電視臺在山區小屋采訪了民族解放軍指揮官里卡多和西爾瓦娜,采訪因擔心襲擊和偵察無人機盤旋而速戰速決。當被問及兵力時,他們表示“有數千人,并非所有人都穿制服,有些是城市游擊隊員”,這一數字高于政府估計的3000名戰士。
負責該地區的里卡多指揮官對和平仍存一線期待。他表示:“民族解放軍30年來一直在為尋求政治解決方案而斗爭,困難重重。我們曾相信,有了佩特羅,就能在這個進程中取得進展。但事與愿違,哥倫比亞從未有過真正的和平,我們現在擁有的,只有墳墓里的和平。”
此前,該組織與墨西哥政府在墨西哥舉行會晤,里卡多稱“若在墨西哥達成的協議仍有效,中央指揮部也會同意,這可為政治解決沖突鋪平道路”。
哥倫比亞的內部沖突因美國的介入逐漸上升到國際層面。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區針對所謂販毒船只的軍事行動,以及對委內瑞拉政府的強硬姿態,讓當地武裝團體高度警惕。特朗普政府將民族解放軍稱為“毒品恐怖分子”,不排除在哥倫比亞境內發動襲擊的可能。
美國自9月初開展的軍事行動已造成62人死亡(包括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國民),摧毀14艘船只和一艘半潛艇。美方還對部分民族解放軍指揮官提出引渡請求,稱其為通緝犯。
里卡多指揮官對此質疑:“為什么他們不把船扣押起來向全世界展示走私物品?反而用炸彈炸毀。”他還警告,若特朗普攻擊委內瑞拉,民族解放軍可能加入對抗,“這關乎整個拉丁美洲,很多人會拿起武器反抗,美國踐踏人民權利、不尊重自決權的做法必須停止”。
佩特羅對美國政策日益質疑,認為華盛頓在安全和移民問題上的做法是過時的冷戰邏輯。他批評美國在委內瑞拉附近的軍事存在和海軍行動,警告這會加劇緊張而非促進合作。
特朗普則指責佩特羅是“毒販”,佩特羅憤怒回應:“哥倫比亞從未對美國無禮,恰恰相反,哥倫比亞非常熱愛自己的文化。但你對哥倫比亞既無禮又無知。”哥倫比亞外交部也譴責特朗普言論冒犯性十足,威脅國家主權,誓言尋求國際支持捍衛自治權。
美國對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兩國均由左翼總統領導)的好戰態度,以及軍事干預可能性的增加,正將哥倫比亞的局部沖突推向更廣泛的區域沖突邊緣。
目前,當地各方都在評估,若美國政府批準軍隊攻擊委內瑞拉,自身將如何應對這一可能改變地區格局的局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