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每天要在電腦前坐上10+小時的打工人,白天不僅要處理工作文檔,還得寫自媒體稿子,晚上偶爾開幾局“打瓦”或英雄聯盟放松一下,鼠標幾乎成了我手的“延伸”。之前用一代雷柏VT1時,就覺得它手感比很多同價位鼠標舒服,抓握久了也不酸,性能應付日常和游戲也夠用。所以看到VT系列升級到二代,還新增了VT1 MAX型號,我沒多想就果斷入手了。半個月用下來,不管是敲鍵盤寫稿時的輕點擊,還是游戲里快速甩槍、點技能,都明顯感覺比一代更順手,尤其是續航和延遲方面的提升,完全解決了我之前用其他鼠標的痛點。
![]()
手感優化:中小手各得其所,側鍵再也不誤觸
![]()
雷柏VT二代延續了一代的原創模具,還做了細節優化,對不同手型用戶特別友好。VT1系列是低背設計,側腰內凹得很貼合手指,抬鼠時穩定性比一代好不少,右側還有引導弧線,握久了手指關節不發酸,特別適合抓握姿勢。同事的手比我還小,試了我的VT1后說“終于有鼠標能完全握住不打滑了”,對于女性用戶來說非常友好。
![]()
VT1 系列尾部圓潤,能填充掌心下半部,趴握時更穩。兩款都有親膚防滑涂層,VT1還有類膚摸工藝款,夏天手容易出汗,握久了也不會粘手,比那種光面塑料鼠標舒服太多。另外二代還調整了側鍵位置和表面工藝,之前有些鼠標容易誤觸側鍵,VT1系列二代幾乎沒出現過這個問題,不管是辦公切網頁,還是游戲里切道具都很精準。
續航突破:告別“一天一充”,8K模式也抗打
![]()
之前用過幾款電競鼠標,最煩的就是續航焦慮——明明充滿沒兩天,卻總是在打游戲時提示電量低,還要插線用,特別影響手感。VT1系列二代在續航上直接刷新了我的認知,1K回報率下能連續用750小時,就算開8K高回報率,也能撐120小時,相當于每天用10小時,半個月不用充電。
![]()
它不是靠堆大電池,而是用了V+算法降低功耗以及Power+固件技術,從根源解決續航問題。而且不管是無線接收器還是系統任務欄,都能實時看到剩余電量,不用猜什么時候要充電。有需要還可以搭配無線充電模塊或觸點充底座,隨手放上去就能充,辦公黨不用總記著插線,特別方便。
速度加持:全球首發NORDIC54芯片,延遲低到“無感”
![]()
對游戲玩家來說,鼠標延遲是致命的——尤其是打“打瓦”這種FPS游戲,差0.1秒就可能被對面爆頭。VT1系列二代全系用了全球首發的NORDIC54芯片,得益于Power+(代號:炎龍)固件技術的加持,VT1 MAX支持無線模式下全鏈路按鍵速度≤0.225ms,有線模式更快,不到0.155ms,我打游戲時幾乎感覺不到延遲,跟槍特別跟手,甩槍也沒有拖影。
![]()
VT1 MAX還獨享4檔按鍵掃描率,從1000Hz到8000Hz可調,開最高檔時,按鍵盤的同時移鼠標,光標跟手度直接拉滿,玩守望先鋒里的快速轉身也很流暢。標準版雖然沒有8000Hz掃描率,但3398傳感器也升級了,開狂暴競技模式時,掃描幀速率≥20000FPS,跟手度完全不輸高端鼠標。
![]()
精度細節:11檔LOD可調,換桌面也不飄
![]()
鼠標精度不僅看DPI,還要看LOD靜默高度——有些鼠標換個桌面就飄,就是因為LOD沒調好。VT二代的傳感器做得很細致,VT1用的是原相定制3398,VT1 MAX是原相定制3950Ultimate,兩者都支持11檔LOD可調。
![]()
VT1的LOD范圍是1-2mm,以0.1為單位調節;VT1 MAX是0.7-1.7mm,不管是鼠標墊、木桌還是玻璃桌,都能調到最精準的狀態。之前鼠標墊壞了,用其他鼠標直接在電腦桌上,光標移動會變得特別飄,VT1系列二代調完LOD后,光標特別穩,寫稿時點擊圖標不偏移,玩MOBA游戲點技能也不會誤觸。而且DPI調節也很精細,VT1 MAX支持10-10050DPI以10為單位調,能精準匹配自己的手速。
內部升級:輕量化+PCBA縮小,重心更穩
![]()
很多人不注意鼠標內部的PCBA,但它影響重量和重心。VT1系列二代用了自研的極客之芯2.0,PCBA面積比上代減少39%,重量減輕33%,還優化了微動連接點,信號更穩定。我對比過一代,二代拿在手里更輕,而且重心調得很均衡,移動時不會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長時間抓握也不費力。
![]()
它還采用模塊化PCBA,能快速適配不同模具,聽說雷柏還會聽玩家需求做定制模具,這種“玩家共創”的思路還挺貼心的。另外升級的微動連接板不僅減輕了重量,還讓按鍵觸發更一致,左右鍵手感沒差異,不會出現一邊軟一邊硬的情況。
耐用設計:C+click2.0,按鍵手感不“變肉”
![]()
鼠標用久了容易出現按鍵松動、手感變肉等問題,VT1系列二代的C+click2.0設計解決了這個痛點。按鍵前端加了保護限位,向上掰的幅度被限制在安全范圍,不會因為不小心掰到就壞;扭簧也有保護限位,經過耐久性測試,手感不會隨時間變松。
![]()
我之前有個鼠標用了半年,左鍵就變肉了,VT1系列二代用了半個月,按鍵手感和新的一樣,沒有絲毫變化。而且它用了分離式微動PCB,減少零部件耦合,每個微動能獨立調教,觸發一致性特別好,不管是輕按還是重按,都能精準觸發。
驅動自由:三平臺兼容,場景自動切換
![]()
很多鼠標的驅動只支持Windows,想要在mac上調參數,特別麻煩。VT1系列二代的Ahub驅動是國產第一個做到Win、macOS、網頁三平臺兼容的,不管用什么電腦,都能調參數。
![]()
更貼心的是它能配置文件跟隨應用切換——我把“打瓦”設置成狂暴競技模式,寫稿用辦公模式,瀏覽網頁用均衡模式,設置好后,打開對應的應用,鼠標會自動切換模式,不用手動調。比如打開“打瓦”,掃描幀速率自動升到20000FPS,延遲降到最低;切換到Word,自動變成節能模式,續航更久,特別省心。
多模式適配:從辦公到電競,一鍵覆蓋
![]()
VT1系列二代有六種模式,能適配不同場景:狂暴競技模式適合FPS游戲,全段≥20000FPS掃描幀速率,跟手度拉滿;競技超核模式適合MOBA游戲,兼顧精度和續航;辦公模式省電,寫稿時用能延長續航;還有火力模式、均衡模式、超核模式,覆蓋了幾乎所有使用場景。
![]()
平時主要用三種模式:上班寫稿用辦公模式,晚上打“打瓦”開狂暴競技模式,看視頻時用均衡模式。切換模式不用裝驅動,網頁端就能調,就算在單位電腦上,打開網頁驅動也能快速設置,特別方便。
總結:解決行業痛點的“剛需鼠標”
![]()
現在市面上的鼠標,要么續航短到“一天一充”,要么驅動不兼容多平臺,換電腦就沒法用,要么手感挑手型,中小手用戶很難找到合適的。而雷柏VT二代系列剛好踩中了這些痛點——750小時超長續航告別充電焦慮,三平臺驅動適配所有電腦,VT1和VT1 MAX覆蓋不同手型,還有NORDIC54芯片、定制傳感器、場景自動切換這些細節,199元起的價格,性價比直接拉滿。
![]()
作為每天用鼠標10小時以上的打工人+游戲休閑玩家,VT二代給我的體驗遠超預期:辦公時不用總惦記充電,游戲時延遲低、跟手度高,手感舒服握久不累,驅動還能自動切換模式,完全不用費心。如果你也需要一個“全能型”鼠標,不管是中小手女生還是大手男生,不管用Windows還是mac,雷柏VT二代都能滿足需求。畢竟對我們這種“靠鼠標吃飯”的人來說,一個順手的鼠標,真的能讓工作和游戲都輕松不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