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相信勤能補拙。”回顧自己的學術旅程——從武漢城市學院起步完成本科學習,到武漢紡織大學深耕攻讀碩士,再到奔赴華中農業大學深造讀博,2018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王毅,用這句話形容自己的成長路。
![]()
2018年秋,王毅踏入我校校門,開啟了本科階段的學習。本科前兩年,他逐步構建起專業基礎認知;大三時的企業實踐經歷,卻讓他清晰看到自己在實踐與工程能力上的差距。當看到身邊同學圍繞項目難題侃侃而談、動手操作游刃有余時,他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在工程能力上的短板。“想要在這個領域走得遠,必須下功夫補專業深度。”這個念頭在他心里扎了根。而我校信息工程學部濃厚的學風成了他的“助推器”:考研上岸的學長學姐返校分享日常點燃了他的期待,課堂上老師拆解的考研數據為他明晰了方向,同學們認真刷題的身影更堅定了他的決心。從大三下學期3月起,近9個月的備考時光里,他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專屬考研自習室等保障資源,整個暑假都扎根校園,在知識點梳理與習題演練的反復打磨中,為夢想筑牢根基。“老師們都特別支持我考研。初試成功進入復試后,學部的余正紅老師還特意把自己的辦公室騰出來,讓我能靜心準備;怕我復試緊張,老師還多次幫我模擬復試場景,提前適應流程。”王毅回憶道,學校的廣播站,也在考研學子準備復試的關鍵時期暫停放歌,這些細節都讓他倍感暖心。
2022年9月,他考入武漢紡織大學電子信息專業,正式開啟碩士研究生生涯。他研究生階段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在生物信息領域的應用”——設計深度學習模型,解決該領域準確性不足、時間復雜度高等難題。可剛開始就讓他備受打擊,“人工智能頂刊頂會的論文里,滿是晦澀的公式和術語,像看天書;還要學習生物信息里的基因序列、蛋白質結構。”更具的挑戰的是算法創新與實現的過程。在研一完成第一篇論文時,他面臨文獻源代碼缺失的困境。“很多關鍵研究只呈現結果,沒有代碼,可代碼才是理解核心思想的鑰匙。”為了破壁,他整理出十幾位論文作者的郵箱,逐字斟酌寫下請教郵件,詳細說明自己的研究困境與學習誠意。當收到回復郵件里的代碼附件時,他立刻坐在電腦前逐行研讀,曾經晦澀的邏輯突然變得清晰,論文框架也隨之成型。
可想法落地后,他又碰到了難題。當他投入大量時間完成實驗,正為模型的高性能欣喜時,卻發現核心代碼存在邏輯錯誤——這意味著所有結論都是假象,此前的努力可能付諸東流。“當時腦子一片空白。”他至今記得那種難過,“覺得自己太粗心,連這么基礎的問題都沒發現。”但他沒有逃避,第一時間找到導師說明情況。導師沒有指責,反而拍著他的肩膀說:“論文寧愿不發,也要保證結論的可靠性,要做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成果。”這句話像一劑強心針,讓他重新振作,十分受益。他一邊向經驗豐富的師兄請教代碼優化思路,一邊熬夜重新設計實驗、跑數據,終于修正錯誤,讓研究回歸正軌。2023年秋,這篇凝聚心血的論文成功被中國科學院一區期刊接收,如今谷歌學術引用量已達59次,更入選ESI高被引論文。“這件事教會我,科研里沒有瞞得過,遇到問題及時溝通,比一個人硬扛更重要。”他感慨道,“后來不管是上課還是做研究,我都會主動和同門交流,很多卡殼的地方,聊著聊著就有了思路。”
“做研究既要敢想,更要敢行動,勇于接受新事物。”在一次次扎根實驗室的實踐中,他逐漸領悟到這句話的分量。一次學術交流會上,一位專家分享的未發表成果,讓他瞬間眼前一亮。“當時特別想深入了解細節,但對方是行業內的知名教授,我心里難免打退堂鼓——總擔心自己主動請教,會顯得冒失又唐突。”糾結過后,他還是下定決心,先認真梳理自己的研究方向、列出具體疑問,再鼓起勇氣寫了一封郵件發過去。沒想到郵件發出后很快收到回復:教授不僅耐心解答了所有問題,還特意安排自己的學生與他對接,分享了更多未公開的技術細節。這次經歷讓他受益匪淺,而這份從科研里練出的“敢勁”,也融進了他的日常生活。
![]()
研三上學期,有高校來定向招錄研究生擔任專任教師,這讓他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優勢與適配的職業方向。經過與老師深入交流、慎重考慮后,他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華中農業大學學科優勢明顯,生物與生命科學資源豐富,而且信息學院還是湖北省生物信息學會的依托單位。”王毅表示,在這里,他能在研究生階段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思路,深度利用更多數據資源,最終選擇了華中農業大學。今年9月,王毅踏入華中農業大學,開啟博士生涯。從本科時的懵懂探索,到研究生階段的破困成長,王毅始終記得初心:“每個人的基礎不一樣,但只要不放棄,每天比昨天好一點,就一定能靠近夢想。”
未來,他計劃在博士階段進一步深耕人工智能與生物信息的交叉領域,畢業后投身高校教學或科研崗位,把自己在科研路上收獲的經驗與勇氣,傳遞給更多追夢人。
審核|蔡海燕 許佳儀
責編|記者 吳湘悅
武漢城市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