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兒的倪妮還是南京傳媒學院的普通學生,哪見過這陣仗。張藝謀要拍《金陵十三釵》,玉墨一角挑了大半年,非南京人、會英語的姑娘不要。
![]()
巧了,倪妮全占。
試鏡那天,張藝謀盯著她眼睛問:“愿意跟我三年嗎?” 倪妮一愣,沒等反應過來,導演又補了句:“這三年得藏起來練,不準談戀愛,否則以后別想我找你拍戲。”
現在看這要求挺離譜的,又是“秘密訓練”又是“禁戀愛”,跟簽賣身契似的。但2010年的影視圈,張藝謀的話就是金字招牌,多少人擠破頭想被他“盯上”。
倪妮咬咬牙,應了。
![]()
接下來的三年,她從公眾視野里消失了。每天學旗袍步態、抽煙姿勢,練英語臺詞到嗓子啞,聽說連跟家人打電話都得報備。這苦沒白吃,2011年電影上映,玉墨一出場,眼波流轉間又媚又颯,直接把“謀女郎”的含金量拉滿。
可紅了之后,倪妮沒按套路走。別人搶著接大導戲,她轉頭扎進時尚圈,今天封面明天紅毯,硬生生把自己穿成“行走的衣架子”。
好多人罵她“浪費天賦”。
![]()
直到2020年,《流金歲月》里的金鎖鎖,一頭泡面卷、一身亮片裙,把上海女人的精明和脆弱演活了。觀眾才驚覺:這姑娘沒丟演技啊。2023年《消失的她》更絕,沈曼那股狠勁,跟玉墨的風情完全是兩個人,票房口碑雙豐收,算是徹底打了“花瓶”的臉。
現在想想,張藝謀那三年的“緊箍咒”也不全是壞事。至少讓她知道,演員這行沒有捷徑,要么熬住,要么出局。
換現在的小花,誰敢這么賭?
![]()
從南京姑娘到頂流女星,倪妮用十年證明,被導演“逼”著成長不可怕,可怕的是紅了之后忘了當初為啥出發。你要是當年的倪妮,會為個角色賭三年青春嗎?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