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佟怡)“針對運行中智能化水平不足的柱上開關,通過不停電作業方式,將其更換為智能融合開關,能夠滿足‘三遙’功能和接地研判。”11月4日,在110千伏興惠變10千伏118余下線#49桿處,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現場工作負責人楊學昌說道。
近年來,隨著電網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錨定“設備智能、運維高效、故障自愈”的數智配網建設目標,以老舊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為突破口,同步深化配電自動化系統實用化應用,為區域電網裝上“智慧大腦”,持續提升供電可靠性。
在10千伏118余下線#49桿處,該公司帶電作業班工作人員通過“搭接旁路電纜-拆除原開關及金具-更換倒閘、避雷器-新安裝一二次融合智能開關、PT及附件-帶電搭接引線-拆除旁路電纜”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完成傳統柱上開關到智能開關的升級。智能融合開關具備實時數據采集與快速故障響應能力,可精準監測線路電流、電壓等運行參數,一旦發生故障,能在“級差保護+FA”饋線自動化系統的協同下,實現故障“秒級”定位與隔離,從根源上縮短停電時間。截至目前,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已完成123條線路的智能開關改造工作,累計上線運行智能融合開關437臺,為配網線路筑牢“智能防護網”。
在設備升級改造的同時,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同步深化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實用化應用,組建以供服分中心為牽頭部門的專業柔性團隊,結合公司數字化示范項目,開展多輪次現場梳理與系統修改,錨定圖模準確率100%目標,積極探索“極差保護+就地型FA饋線自動化模式”配合,全力打造數智配電網。
該公司常態化開展跨供區合環工作,通過PSASP仿真軟件提前校驗合環風險,詳細分析不同負荷水平、電壓大小、運行方式對合環電流及合環期間合并故障短路電流的影響,形成合環運行潮流計算報告,周密部署,共計調整運行方式116次,其中合環83次。同時,通過圖模治理、拓撲治理閉環消缺管理,提高配電自動化設備遙控操作使用率及成功率,全年遙控操作177次,遙控成功率97.17%。結合線路設備實際情況,采用“級差保護+FA”饋線自動化模式,對79條線路投入全自動FA,其中集中式42條,就地式37條。全年完成144臺次自動化終端保護整定工作,DA分析共計136次,下派140件工單開展設備消缺,進一步提升了配網自動化使用水平和故障處置效率。
下一步,國網西安市鄠邑區供電公司將持續深化數智配網建設,以技術創新推動供電服務向更智能、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邁進,讓數智配網成為賦能城市發展的“電力引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