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清遠迎咀水庫發生的這一幕,令人既憤怒又心寒。幾輛貨車悄然駛入山林邊緣,車上人員一邊播放著莊重的“大悲咒”,一邊將成籠的貓咪傾倒在陡坡之上,場面看似虔誠,實則冷酷無情。
受驚的小貓在突如其來的混亂中四散奔逃,不少直接跌入冰冷的水庫,在水中拼命撲騰,掙扎求生,而一旁的“放生者”卻面帶微笑,口中念念有詞,仿佛眼前不是一場災難,而是一場功德圓滿的儀式。
事件曝光后,警方迅速介入調查,知情人士陸續披露的細節,更是揭開了這場所謂“善行”背后的虛偽與殘酷。
![]()
事情發生于11月1日清晨,地點位于清遠市清城區迎咀水庫附近的一處斜坡地帶。兩輛普通小型貨車停靠路邊,車上走下數名頭戴帽子、口罩遮臉的人員,行為謹慎且高度組織化。
他們從車廂內搬出數十個金屬鐵籠,籠中密密麻麻擠滿了不同花色的貓只,隨后不發一言,直接將籠子傾斜倒出,任由貓群滾落山坡。
更令人錯愕的是,整個過程中,車載音響持續循環播放佛教經文《大悲咒》,營造出一種虛假的神圣氛圍。
當時正在附近晨練的阮先生第一時間察覺異常。他回憶說:“這些人完全不跟外界溝通,動作非常熟練,像是做過很多次。”
據其描述,現場坡度接近45度,貓被倒下后翻滾滑落,驚叫聲此起彼伏,“有的貓嚇得直往水里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
大約三分之一的貓因極度恐慌跳入水庫,水面瞬間泛起層層漣漪,弱小的生命在寒水中奮力劃動四肢,試圖爬上岸。
然而這些所謂的“救助者”非但沒有施救,反而有人雙手合十,高聲歡呼:“它們去喝水啦!這是福報!”、“讓它們回歸自然,我們在做功德!”言語間充滿自我陶醉,對生命的痛苦視若無睹。
![]()
目睹此景,阮先生怒不可遏,立即上前制止。與此同時,正在水庫練習槳板運動的幾位市民也果斷加入救援行列。
眾人利用手邊工具展開營救:用槳板圍堵漂浮的貓,徒手撈起濕透的小生命,還有人脫下外套包裹顫抖的幼貓。盡管竭盡全力,但由于貓群數量龐大、地形復雜,最終僅成功救助十余只,其余大多消失在茂密山林之中。
當阮先生質問放生者為何如此對待動物時,對方竟理直氣壯地宣稱自己是“愛貓志愿者”,并堅稱這些貓是從“菜市場屠貓點和餐館后廚救出來的”。
他們聲稱此舉是為了“給貓自由”,“積德行善”,甚至認為這種行為是在踐行慈悲理念,全然不顧現實中的傷亡與生態后果。
面對這般荒謬邏輯,阮先生感到極度諷刺與憤慨,隨即撥打了報警電話。
![]()
龍塘派出所民警接警后五分鐘內抵達現場,卻發現涉事人員已駕車逃離,只留下散落一地的鐵籠、灑滿地面的貓糧,以及仍在岸邊哀鳴或水中漂浮的貓只。
警方聯合林業、環保及城管部門開展聯合處置,安撫參與救援的群眾,并對現場進行痕跡采集與初步勘察。
同時啟動應急機制,防止病菌傳播和生態進一步受損。
![]()
當天下午,清城區龍塘鎮政府發布官方通報,稱工作人員在周邊山林發現部分存活貓只,經全面排查未發現溺亡尸體。
檢測結果顯示水庫水質暫未受影響,相關部門已完成環境消毒作業,并開放臨時通道供附近居民認領無主寵物貓。
然而這份通報并未平息公眾質疑,反而引發更大范圍的討論與追問。
![]()
隨著視頻在網絡廣泛傳播,當地村民開始提供關鍵線索——該放生團伙并非初犯。
自2023年起,這支隊伍已多次駕乘車輛前來迎咀水庫實施類似行為,每次投放貓只數量均超過千只,形成固定模式。
更有目擊者指出,他們在深夜也曾看到類似車隊出入山區,行動隱秘,極具組織性。
![]()
網友順藤摸瓜,深入挖掘其資金來源與運作鏈條,結果觸目驚心:該團伙長期通過社交平臺發起募捐,打著“拯救流浪貓”、“護生放生”的旗號募集善款。
而這些資金并未用于正規救助,而是流入非法捕貓網絡,間接資助了偷盜家貓、誘捕流浪貓等違法行為。
所謂“放生”,實則是用捐款購買黑市貓源,完成一場場表演式的“功德秀”。
![]()
專家指出,此類貓只多數未經免疫檢疫,攜帶貓鼻支、杯狀病毒、貓瘟等多種傳染病原體,且長期囚禁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
一旦被粗暴釋放到野外,極易因饑餓、疾病或天敵攻擊而死亡,存活率極低。
即便個別個體僥幸生存,也會因覓食需要大量捕獵鳥類、鼠類、蛙類等本地物種,嚴重擾亂區域生態鏈。
![]()
事件發酵后,大批愛心志愿者自發集結,奔赴迎咀水庫開展系統性搜救工作。
他們攜帶專業誘捕籠、便攜式醫療箱、保溫毯和貓糧,分組進入山林、溪流沿線進行拉網式搜尋。
連續多日晝夜奮戰,累計找回數十只幸存貓只,其中不少出現脫水、外傷、寄生蟲感染等癥狀,部分確診患有貓瘟,情況危急。
由于缺乏隔離設施與治療藥物,救助團隊面臨巨大壓力,亟需社會支援。
![]()
網絡輿論對此事反應強烈,批評聲浪持續高漲。
眾多網友痛斥:“這不是放生,是變相屠殺!”、“把無知當信仰,拿貓命換心理安慰,太可悲了。”
生態學者也發聲強調:任何放歸行為必須經過科學評估與合法審批,否則就是對自然法則的踐踏。
真正的仁慈,是對每一個生命負責,而非滿足個人情感投射。
![]()
目前,公安機關正依托監控錄像、車輛信息與群眾舉報,全力追查涉案人員身份。
案件涉及非法運輸、虐待動物、破壞生態環境等多項嫌疑,相關證據正在進一步收集核實中。
這場以“慈悲”為名的鬧劇,不僅暴露了個別人群對動物福利的漠視,也反映出公眾對生態保護認知的嚴重缺失。
它再次提醒我們:善意若缺乏理性支撐,便會淪為傷害的幫兇;行善若無視法律邊界,終將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參考文獻: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