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0月29日,第26屆中國國際教育年會重磅分論壇——“教育強國視域下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國際合作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京召開。教育部國際司原司長、駐美使館原公使銜參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理事長岑建君做了“錨定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推動國際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旨報告,就“教育強國”戰略下的國際教育格局與留學服務行業發展作出分析。同場,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印凱發布《2024—2025年度出國留學服務行業發展報告》,展示分會年度工作成果。會后,本報記者對岑建君進行了專訪,就留學趨勢變化、行業治理與人才結構調整等問題展開深入對話。
![]()
![]()
在主旨報告中,岑建君理事長指出,在教育強國建設的大背景下,中國國際教育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轉型。“出國留學”與“在地國際化”是推動國際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兩個重要方向。前者指學生赴海外院校攻讀學位,后者則是將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引入中國,為中國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國際化學習機會,其中包括來華留學、中外合作辦學以及課程互認等形式。
![]()
他表示,隨著我國教育體系不斷完善,國際教育合作的模式將更加多元化、立體化。未來,國際化人才培養將可能形成以出國留學、中外合作辦學、校際交流與學生互訪為支撐的“三足鼎立”格局,從而實現教育國際化的深度融合。
岑建君指出,從國際經驗看,一個國家高等教育體系越成熟,單純依賴出國學習的階段往往會逐步減弱,而高質量合作辦學與學術交流將成為新的重點方向。中國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已顯著增強,世界大學百強榜單中有多所中國高校入列,這為“在地國際化”提供了堅實基礎。
![]()
他還提到,“在地國際化”不僅能夠讓學生以更低的經濟成本獲得優質教育資源,同時也有助于降低安全風險、提升學習體驗。這種模式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引進來”,也為家長和學生提供了更多可選擇的路徑,有助于推動教育國際化的可持續發展。
![]()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岑建君對未來留學市場的變化進行了分析。他指出,隨著國際形勢和教育合作格局的變化,傳統留學目的地的吸引力正在趨于理性化和分化。英美澳等國家的留學規模趨于平穩,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新興經濟體的吸引力持續上升,呈現出更加多元的格局。
他分析,這一趨勢與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調整密切相關。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區的經貿、人文合作不斷加強,對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需求顯著提升。留學流向的變化正反映出國際教育合作的深化以及產業結構的升級。
在人才培養方向上,他指出,未來國際化教育應更加注重“專業導向與語言能力”的融合,培養既懂專業、又具跨文化理解力的復合型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小語種與區域研究的重要性愈發凸顯。國際化人才的培養不應僅停留在語言層面,更要在工程、科技、管理等關鍵領域形成知識與技能的協同。
他強調,國際化人才的結構優化,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鼓勵學生在理工科、工程技術、人工智能等關鍵領域提升能力,同時拓展多語種學習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將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與國際合作的需求。
![]()
![]()
針對留學服務行業的發展,岑建君在采訪中介紹,出國留學服務分會正在積極推動行業治理體系建設,致力于在標準化、誠信化和專業化方面實現全面提升。
他指出,分會正在建立和完善“行業白名單”機制,以公開透明的標準強化服務機構的信用體系,確保行業健康運行。該機制通過數據監測、信用評估與風險預警,形成行業自律與動態管理的長效機制,為學生和家長提供權威參考。
![]()
滑動查看完整白名單
同時,分會正與人社部門探討建立留學服務從業人員培訓與認證體系,推動服務隊伍的職業化和規范化建設。通過系統培訓和持續評估,提高從業者的業務能力與專業水平,從而進一步保障學生與家長的權益。
岑建君表示,隨著行業治理水平的提升,留學服務將逐步從單一的申請服務轉向綜合性的教育服務與質量保障體系。未來,行業將以更高的專業標準、更完善的監管機制,為國際教育交流提供有力支撐,助力教育強國戰略的深入實施。
![]()
論壇同期,由出國留學服務分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印凱發布的《2024—2025年度出國留學服務行業發展報告》,以翔實的數據系統總結了分會的工作成果,并揭示了留學市場的深刻變化。
報告指出,留學市場呈現出四大顯著趨勢:
趨勢1:留學目的地多元化
英美等傳統熱門國家留學人數略有下降,而德國、法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馬來西亞、泰國等則增長顯著。
![]()
趨勢2:決策因素更趨理性
“高性價比”已成為63%受訪家庭的首要決策權重,而對“院校排名”的看重程度則有所下降。一年制碩士及免/低學費國家吸引力大增。
趨勢3:專業選擇緊跟前沿
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專業持續火熱,人工智能、大數據、新能源等與產業升級緊密相關的領域成為新寵。
趨勢4:留學主體走向大眾
留學生家庭背景更趨多元,普通工薪家庭已成為支撐留學消費的主力軍。
![]()
報告指出,盡管各國的統計口徑、簽證體系及學制差異顯著,但總體上,中國學生在全球留學版圖中的位置依然穩固,體現了中國在國際教育交流中的重要地位與持續影響力。
報告也特別提醒,未來留學結構的優化,將更多依賴于教育質量、學科創新與人才培養能力的綜合平衡,而非單一規模的增長。
報告中同期發布的《2025年度留學服務行業白名單》,是報告的重點成果之一。
報告指出,白名單制度自建立以來,已成為規范行業運行、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工具。該制度通過公開透明的入選標準,強化了行業內部的信任體系,為高校、學生及家長提供了權威的服務機構參考。
文件明確,“白名單”的更新將作為常態化工作持續推進,并與行業數據監測與風險預警機制相結合,逐步實現留學服務質量的動態管理與分級評估。
在服務層面,報告提出,留學服務正從以招生申請為核心的單一模式,轉向覆蓋“學業規劃—課程銜接—職業路徑—身份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這一轉型的根本目標,是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構建更具可持續性的國際化育人生態。
這份報告不僅是市場的“晴雨表”,更是分會引領行業規范發展的具體體現。報告總結了分會在推動行業標準化、建立服務規范、完善投訴處理機制等方面的工作。這些舉措旨在引導行業競爭從“比廣告”轉向“比合規、比質量”,為廣大學生和家長提供更可靠、更透明的服務。
![]()
從“教育強國”的頂層設計,到主旨報告的深度解讀,再到行業報告的數據呈現,本次論壇為中國國際教育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一個更理性、更多元、更注重內涵與質量的國際教育新時代已經到來。這不僅關乎每一個留學生的個人前途,更與國家未來的全球競爭力息息相關。正如本次論壇所揭示的,中國教育國際化的下半場,關鍵在于更高質量地融合與發展。
![]()
![]()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伙伴反饋收不到更新,這里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