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有國防集團北方工業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型低成本自殺式無人機,該無人機在外觀和用途上與伊朗的 Shahed-136 相似,這表明北京正在為未來的沖突提供大規模生產的游蕩彈藥。
飛龍-300D早些時候在珠海航展上亮相,在有報道稱其單價可能低至10,000美元后,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新關注——這只是許多西方制造無人機成本的一小部分。
據《南華早報》報道,該無人機旨在與裝甲目標交戰、進行監視和執行偵察任務,將進攻能力與多角色靈活性融為一體。
文章將飛龍-300D描述為采用標準汽油的活塞發動機提供動力,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成本低”的特點。它補充說,無人機的三角翼設計允許“在同等功率條件下延長航程”。據報道,在一次模擬演習中,飛龍飛行了 1,000 公里(621 英里),躲避了敵方防空系統,并襲擊了一個模擬基地。
該出版物聲稱,該無人機在作戰過程中可以與戰斗機和陸基導彈系統協調。文章稱,它還可以配備適應性強的彈頭,允許“用戶根據不同的作要求選擇選項”。
相比之下,其他攻擊無人機的單價要高得多。柳葉刀系列游蕩彈藥的價格約為 75,000 美元至 80,000 美元,而俄羅斯本土化的 Shahed-136 變體(稱為 Geran)據報道成本約為 125,000 美元至 150,000 美元,具體取決于改裝情況——飛龍據報道的 10,000 美元單價遠低于這些替代品。
據《南華早報》報道,北方工業的銷售策略依靠地區沖突的日益激烈來吸引外國買家。該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飛龍-300D可以“為小國提供一種負擔得起但功能強大的武器選擇”,使它們能夠“通過批量采購建立自己的無人作戰力量”。
該報告強調了中國打算占領低成本打擊無人機出口市場的一部分,就像伊朗的 Shahed 系列為烏克蘭和其他地方的運營商提供的那樣。雖然沙赫德-136在烏克蘭戰爭和伊朗對以色列的襲擊中被廣泛使用,但飛龍-300D似乎是中國對同一類別的回應——一種一次性、省油的武器,專為規模而非復雜性而設計。
自殺式無人機,也稱為游蕩彈藥,已成為現代戰斗的核心。它們的擴散模糊了精確制導武器和大規模消耗系統之間的界限。在烏克蘭,雙方都部署了數千架此類無人機來壓倒防御并瞄準基礎設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