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4日訊 11月4日,濰坊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濰坊消防自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組建七年來取得的工作成果,并就濰坊市消防宣傳月活動安排、全市消防安全形勢、電動自行車專項整治成果、火災逃生自救要點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今年來,濰坊市消防安全形勢持續穩定,火警數量實現同比下降。截止到10月31日,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警出動9311起,其中火警6826起,同比下降23.3%,搶險救援2485起,出動消防指戰員11.6萬人次,搶救被困人員719人。
從接報火警區域看,農村地區接報火警比重大,占火警總數的61.9%。從火災發生場所看,戶外植被、居民住宅火災相對較多,占火災總數的47.8%、31.6%,是發生火災的最主要場所。從起火原因看,電氣及用火不慎引發的警情3438起,占可查明原因總數的50.4%,這也提醒人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要提高用火用電的安全意識,加強對電氣設備的維護。
冬春季節歷來是火災高發期。主要原因是氣溫較低,各類場所用火用電需求增大,節慶活動較多,造成致災因素疊加,容易引發火災。從火警數據看,近三年冬春季節火災呈現“占比過半、穩中有降”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火災總量占比高,防控風險集中。冬春季節(當年11月至來年3月),發生火災數量約占全年火災總數的五到六成,始終是火災防控的關鍵時段。
季節與區域特性顯著,火警數量差異大。冬春季節天干物燥,加之取暖、祭祀等用能用火需求激增,火災風險較高,春節期間火警量約比平日高出1.5倍。農村地區接報火警數量約占總數的64%,遠超城區的19.8%和縣城城鎮的14.1%;起火物質雖然主要為草垛、垃圾、綠化帶,但撲救不及時極易導致火勢擴大。
致災因素集中,遺留火種居首位。遺留火種引發火災占冬春火警總數的44.4%,引發起火的主要火源有未燃盡的煙頭和爐灰、上墳祭祀未熄滅的紙錢、燃放完的煙花爆竹外殼等,如果未得到有效監護會慢慢燃燒致災;電氣故障引發火災占比35.8%,主要表現為線路老化、超負荷用電、電器違規使用、電動自行車線路短路等;用火不慎引發火災占比10.4%,集中在居民廚房用火、取暖用火、企業違章動火等因操作不當、監護缺失導致發生火災。
針對這些火災特點和規律,企業和居民可以針對性做好以下幾點,有效防范火災發生。
企業要做好“六個一”,即組織一次火災案例警示,開展一次全廠區隱患大排查,測試維護一次消防設施器材,開展一次全員消防技能實操培訓,舉行一次全要素應急疏散演練,建立一套重點崗位24小時值守制度。
居民在家要做好“三清三關”。“三清”是清廚房,避免油垢堆積和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清陽臺,不堆放紙箱、塑料等可燃物;清樓道,電動自行車不“進樓入戶”,不堆放雜物確保疏散暢通。“三關”是關電、關火、關氣,尤其要注意入睡前和離家時,一定要關閉燃氣閥門、熄滅火源、拔掉不用的電器插頭。一個隨手的好習慣,就能避免絕大多數火災。
閃電新聞記者 劉九省 濰坊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