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懂酒哥
隨著2025年三季報20家白酒企業的財報正式收官,此次白酒企業不僅在牛市行情中“啞了火”,經營數據方面更是雷聲不斷。從財報中,懂酒哥能看到多家企業歸母凈利潤急劇下滑,驟降幅度超90%的情況十分突出,營收與利潤普遍呈現下滑態勢。在整個行業一片黯淡中,僅有貴州茅臺、山西汾酒兩家酒企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與此同時,三季度末白酒行業平均存貨周轉天數攀升至1456天,這一數據僅低于2014年時期,凸顯出當前白酒行業庫存壓力巨大。
累計利潤減少91.26億元,僅5家酒企毛利率增長
在中信證券行業分類框架下,A股20家白酒企業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數據呈現出顯著分化態勢。整體來看,這20家酒企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177.79億元,與2024年同期相比減少199.36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225.71億元,同比減少91.26億元。
從利潤增速維度分析,20家白酒企業平均利潤同比下滑39.20%。其中,僅貴州茅臺利潤實現正增長,同比增長6.25%,達646.27億元;山西汾酒利潤小幅增長0.48%,至114.05億元。其余白酒企業利潤均出現下滑。
具體而言,利潤下滑幅度在30%以內的企業有9家,包括金徽酒、今世緣、老白干酒等。而利潤降幅居前的企業為順鑫農業、酒鬼酒和皇臺酒業,分別同比下滑79.85%、117.36%和131.54%。這一數據表明,區域性質酒企在市場波動中的經營抗壓性相對較弱,成為業績下滑的主要群體。
![]()
進一步觀察利潤分布格局,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和山西汾酒4家白酒企業利潤均突破100億元,形成明顯的頭部陣營。相比之下,第5名的洋河股份實現歸母凈利潤39.75億元,與第4名瀘州老窖的107.62億元存在較大落差,利潤斷層現象凸顯。
此外,金種子酒、皇臺酒業等4家酒企出現虧損;歸母凈利潤在2億元以下的企業有伊力特、順鑫農業和天佑德酒3家。這一分布態勢凸顯了白酒行業的馬太效應——在市場極端環境下,頭部白酒企業展現出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前4強企業的利潤占比高達88%以上。
從毛利率表現來看,20家白酒企業中僅有金徽酒等5家企業毛利率實現提升。其中,金種子酒三季度末毛利率提升4.59個百分點,達到43.26%。這一提升得益于兩方面因素:一是金種子酒此前毛利率水平處于行業底部,低于行業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以上,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二是其馥合香系列(馥7、馥9、馥20)完善了次高端酒品矩陣,推動產品結構升級,同時成本端優化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15家毛利率下滑的企業中,*ST巖石等5家酒企毛利率下滑超過3個百分點。其中,口子窖毛利率水平雖位于行業中上游,但本次仍下滑3.81個百分點。這反映出這些酒企的次高端等酒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經營承壓,為緩解經銷商壓力,不得不采取降價銷售策略,進而呈現出供過于求的市場特征。
![]()
僅3家酒企Q3利潤增長,存貨周轉天數升至2015年以來新高
從第三季度數據剖析,白酒行業利潤格局呈現出兩極分化。在20家酒企中,僅貴州茅臺、酒鬼酒和金種子酒3家企業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余17家酒企利潤均呈現下滑態勢。其中,利潤腰斬的酒企多達11家,整體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中位數高達64.40%,行業盈利壓力凸顯。
與此同時,白酒企業利潤增速降幅遠超營收增速降幅,正陷入“不增收亦不增利”的尷尬境地。
從存貨周轉天數來看,截至三季度末,20家白酒企業平均存貨周轉天數攀升至1456.29天,較2024年同期的868.03天激增超60%,并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數據表明,自2022年以來,白酒行業庫存壓力持續加劇,呈現出逐年攀升態勢。
![]()
這一表現,令人不禁聯想到2013、2014年白酒行業調整大周期,彼時受限“三公消費”政策影響,如今則面臨升級版禁酒令的挑戰,行業同樣面臨主流消費場景缺失、市場動銷低迷的困境。
2025年白酒市場在政策調控、消費結構轉型及存量競爭的多重壓力下,行業整體呈現“總量收縮、分化加劇”態勢,規上企業數量減少超百家,產量連續下滑,利潤同比下降,酒品終端銷售價格與指導價倒掛現象普遍。
此次財報顯示,酒企不再依賴渠道壓貨粉飾業績,而是以“輕裝上陣”的姿態積極應對行業調整。
多家酒企估值不到20倍,等待“業績底”構建
可以說,此次三季度白酒行業報告堪稱歷年來“悲傷色彩”最為濃重的一次,種種數據與態勢,讓眾人真切感受到當下白酒行業似乎正深陷衰退期。然而,依據周期理論,世間萬物皆有周期規律,在歷經蕭條階段后,復蘇、過熱、滯漲期必然會接踵而至,當下是處于充滿絕望的階段罷了。
這一情緒周期,從估值指標中也能清晰反映。瀘州老窖、迎駕貢酒等8只個股的市盈率已降至20倍以下,貴州茅臺的5年期估值百分位僅為2.06%,這意味著當前茅臺的估值水平,比過去5年里98%的時刻都更具性價比。山西汾酒的5年期估值百分位也低至17.23%,處于歷史低位。
![]()
回顧2013、2014年的白酒市場,彼時市場悲觀情緒同樣彌漫,而同期A股科技股卻大幅上揚,涌現出不少在兩年間漲幅達10倍、20倍的企業。白酒企業在牛市中的“缺席”,一度讓大家覺得這是個將被淘汰的行業。
但隨后2016年至2018年,白酒行業迎來繁榮,科技企業卻逐漸落寞,人們這才意識到,白酒雖屬生活中的可選消費,但憑借百年品牌影響力和良好的經營現金流,行業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酒企盈利能力穩步向好。
根據國泰君安發布的研報,從行業發展的先后順序判斷,渠道底、業績底、庫存底會按此順序出現。就當下節奏而言,市場已步入渠道利潤底區間,并正以較快的速度向業績底靠攏,預計2026年上半年業績底或將率先達成。
市場向來如此,當科技股漲至高位時,人們才驚覺白酒股仍徘徊在低位。那么,接下來白酒市場是否會重演類似的劇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