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到31日,美國拉著澳大利亞、新西蘭、菲律賓,在南海搞了場聯合軍演。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四國加起來就派了4艘水面艦艇,演習內容也沒什么新鮮的,就是海上補給這類常規科目。
更有意思的是,這場軍演全程都被中國海軍“圍觀”了。
![]()
根據外媒透露的消息,中國一共派了5艘軍艦過去,數量比四國參演的還多一艘。
里頭還有一艘6000噸級的815A型情報收集艦,就那么不遠不近地跟著,四國艦艇的一舉一動基本都在掌控之中。
![]()
四國軍演的排場與中國的“圍觀”門道
四國這場軍演的威懾力,光看陣容就有點不夠看。
要知道往常美國搞類似演習,多少會湊點像樣的規模,但這次就每國一艘艦,連高烈度對抗科目都沒敢加。
![]()
這到底是沒心思好好搞,還是真湊不出更多力量,咱不好說死。
中國派5艘艦過去,可不是隨便湊數的。
本來想,可能就是常規的跟蹤監視,但后來發現這里頭全是門道。
![]()
四國選在南海軍演,還拉著經常和中國在南海起摩擦的菲律賓,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是沖著中國來的,想告訴我們菲律賓背后有他們撐著。
中國的回應就很直接,你要演我就看,還把你的一舉一動都摸清。
那艘815A型情報收集艦可不是擺設,它能截獲艦艇之間的通訊信號,甚至能分析雷達參數這些核心信息。
![]()
換句話說,四國的軍演在我們眼里基本沒什么秘密可言,他們想靠這個威懾中國,怕是打錯了算盤。
四國參演4艘艦,中國派5艘艦,這個數量差也很有講究。
不多不少正好比他們多一艘,這傳遞的信號很明確:不管你們聯合多少國家,中國海軍都能壓你們一頭。
很顯然,這種實力展示比說一萬句硬話都管用。
![]()
美國搞軍演的底氣,其實沒那么足
可能有人會問,11月1日韓國APEC會議上,中美高層剛見過面,還達成了初步的貿易協定,美國國防部長之后還說中美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怎么轉頭就搞起軍演了?
這就是美國的慣用套路,中美貿易談判能坐下來談,是中國在經貿領域的反擊讓美國感受到了壓力。
![]()
特朗普政府不甘心就這么服軟,又想維持“美國最強大”的形象,無奈之下就想在南海搞點動作,證明自己還有底牌。
但美國的底氣,其實沒表面看起來那么足。
中國經過這么多年發展,已經有了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除了高端芯片領域還有些欠缺,大部分工業產品都能替代美西方的同類產品。
![]()
更關鍵的是稀土領域,美國八成以上的稀土都要從中國進口,短時間內根本找不到替代來源,這可是制造高端武器和工業產品的關鍵材料。
經貿領域占不到便宜,就想在軍事上找補,可美國忘了南海是在中國家門口。
在中國周邊搞軍事博弈,美國真沒什么優勢。
![]()
中國的遠程彈道導彈、航母戰斗群這些裝備,在南海及周邊海域形成了很強的防御和打擊能力。
美國要從關島或者日本調兵過來,不僅反應慢,成本還高得嚇人。
更何況,跟著美國軍演的那幾個國家,也不是真的一條心。
![]()
他們大多是想靠美國撈點好處,真要出什么事,誰也不會真的替美國出頭。
如此看來,美國拉著盟友搞軍演,更像是一場自導自演的秀,除了刷點存在感,根本達不到威懾中國的目的。
這場南海軍演的“數量倒掛”,其實是中美實力對比變化的一個縮影。
![]()
美國想靠聯合盟友維持霸權,中國則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有能力掌控家門口的局勢。
國家之間的博弈,從來不是靠幾場軍演就能分出勝負的。
中美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合作共贏才是唯一的出路。
![]()
在經貿、氣候這些領域,雙方有太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非要在南海搞這種沒意義的軍事威懾,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真不是什么明智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