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勁松
?幾百米的高山,坐著扶梯就能“無痛”登頂;站在蹦極臺上,奮力一躍,卻只有被繩子緊緊拉住的緩慢下降;躺在水面上,隨著水流緩慢漂流。今年以來,“無痛爬山”“慢速蹦極”“平躺漂流”等“低能耗旅游”受到越來越多人青睞。這種新型旅行方式,主打的是低強度、高舒適的玩法,反映了旅游產品的日趨多元和旅游產業的進階發展。
“低能耗旅游”看似是低配版的極限運動,但它的實質并非消極退縮,而是通過降低參與門檻,為更廣泛的人群提供嘗試的機會。在選擇“低能耗旅游”的游客看來,我參與我快樂,既悅己也舒適。在一定程度上,“低能耗旅游”反映的是旅游需求的個性化與精細化,更關照個體的舒適度與旅游提供的情緒價值。在“低能耗旅游”中,原本有些高不可攀、門檻很高的項目更多地進入人們的旅游選項。體驗權更加普適化,任何體力水平、心理承受力的人都有機會獲得適配體驗。
“低能耗旅游”的逐漸流行,說明旅游市場的供給正在加速向分眾化轉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本來就是五彩斑斕的,旅游也是這樣。過去一些被忽視的需求,比如體力有限者的參與愿望、追求輕松感和療愈的心理訴求,如今越來越多地得到市場的重視與回應。
“低能耗旅游”的日漸風靡,與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密不可分。一方面,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為其提供了土壤。不同年齡、不同體能、不同背景的游客對旅行的期望各異,通過細分供給,“低能耗旅游”滿足了那些曾被傳統旅游模式邊緣化的群體。例如,浙江安吉云上草原的“減速版蹦極”將高度控制在20米到30米,以可控的失重感吸引了許多初次嘗試者。另一方面,供給側的創新也在推動這一趨勢。越來越多的景區擺脫資源依賴的慣性思維,主動調整旅游產品設計,從“游客需要什么”而非“景區能提供什么”出發,優化游客體驗。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游客的滿意度,也拓展了旅游經濟的想象空間。
從“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暖”的角度,也許可以更深入地體會“低能耗旅游”這堂微創新課。在“小而美”上,“低能耗旅游”注重精致化的體驗設計,強調從細微處提升旅游體驗的價值。在“小而精”上,形成特有競爭力,將細膩關懷、獨特體驗與低負擔快樂融為一體。在“小而暖”上,注重個性化的情感聯結,形成情緒價值的精準供給,滿足游客對安全感、舒適感的需求。
受“低能耗旅游”的啟發,旅游業未來或許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力:
第一,堅持以游客為中心、以創新為動力的發展邏輯,提供市場更需要、游客更滿意的供給和服務。旅游的本質是服務人的需求,旅游目的地應深入洞察不同群體的心理,從細節入手優化體驗,例如在登山路線增設休憩點、完善無障礙設施、設計多難度選項等,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旅游打開方式。
第二,防止一哄而上,警惕同質化陷阱。“低能耗旅游”的標簽雖火,但簡單復制“登山電梯”“緩降蹦極”等形式只會導致新一輪的千篇一律。真正的創新應基于在地文化特色,或者任何具有獨特競爭力的因素。
?第三,注重可持續運營。“低能耗旅游”帶來的舒適不應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應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優化資源利用。比如,“電梯上山”雖然能夠吸引游客,但如果可能造成不可逆轉的環境破壞,那就是不可取的。還要注意的是,“低能耗旅游”雖然降低了難度,但并不意味著在安全保障方面可以有所輕忽。安全第一,從來都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作者是中國旅游研究院研究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