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紅嬋搭檔王偉瑩在全運會跳水女團雙人項目中,以0.9分的微弱優(yōu)勢力壓陳芋汐 / 掌敏潔組合,位列參賽12對選手第一,幫助廣東隊成功衛(wèi)冕女團冠軍,這場勝利也是全紅嬋時隔183天傷愈復出后的首秀。
![]()
廣東隊大膽啟用全新組合,全紅嬋與亞錦賽冠軍王偉瑩僅搭檔六周,剛組隊時同步誤差達0.5秒,為備戰(zhàn)兩人每天加練四小時,將每個動作拆解到毫秒級打磨。而上海隊派出的陳芋汐/掌敏潔組合同樣實力強勁,前者是奧運冠軍,后者斬獲過世界杯雙人冠軍,兩對組合的較量全程分差未超 1 分。
![]()
首輪比賽中,全紅嬋/王偉瑩最后登場,選擇難度系數(shù)3.0的107B動作,憑借規(guī)范姿態(tài)與高度同步性拿到76.50分暫列榜首,陳芋汐/掌敏潔以75.60分緊隨其后,0.9分的差距為整場比賽奠定 “分毫必爭” 的基調。次輪兩對組合均完成407C動作,同時交出78.72分的相同成績,廣東隊繼續(xù)領跑。關鍵的第三輪,雙方不約而同選擇5253B動作,全紅嬋與王偉瑩徹底找回默契,起跳、翻騰、入水動作如出一轍,水花控制精準,斬獲80.64分的高分,最終憑借前兩輪積累的微弱優(yōu)勢鎖定勝局。
![]()
奪冠深夜,全紅嬋在社交平臺寫下 “我真棒” 三個字,配上模糊的看臺照片,還不忘補充 “拍得不好,簡短三個字背后,是全紅嬋五個多月來與傷病、發(fā)育關、輿論質疑的艱難抗爭。
![]()
5月世界杯總決賽后,全紅嬋因舊傷復發(fā)退賽,體重增加、身高增長讓她陷入 “動作回不到以前感覺” 的困境,為突破瓶頸,全紅嬋的體重管理嚴格到 “克”,每天多次測量,減肥計劃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廣東省隊與國家隊為她量身定制恢復方案,精減跳水次數(shù)但強化核心力量與柔韌性訓練,騎行、劃船等趣味項目也被納入康復計劃。
![]()
此外,全紅嬋還遭遇過諸多輿論爭議:9月入讀暨南大學時,被部分人歪曲為 “免試入學沒本事”,甚至遭受 “文盲” 等惡意攻擊;長期以來,也有聲音將她的 “水花消失術” 歸因于 “瘦小有優(yōu)勢”,但全紅嬋用實力打破了所有質疑 ,決賽中她繃腿筆直、雙手位置精準,動作規(guī)范到被裁判評價 “細節(jié)把控與動作規(guī)范性優(yōu)勢突出”,
![]()
觀眾席上,兩位特殊的觀眾見證了全紅嬋的奪冠時刻:啟蒙教練何威儀像父親般全程守護,熱身時目光緊隨,賽后化身 “娃娃搬運工”,雙手捧滿粉絲送給全紅嬋的玩偶,國家隊主管教練陳若琳則坐在正對跳臺的座位觀戰(zhàn)。
![]()
陳若琳曾親身經(jīng)歷過跳水運動員的發(fā)育關,當年曾每天只吃一頓飯控制體重,如今作為教練,她對全紅嬋既嚴格又溫柔,不僅指導技術,還幫她剪頭發(fā)、買臉油,被全紅嬋視作 “家人”,看到愛徒在逆境中強勢回歸,陳若琳在觀眾席微笑頷首,對其表現(xiàn)頗為滿意,這場勝利也讓全紅嬋重返國家隊的前景更加明朗。
![]()
獲本屆全運會跳水首金,全紅嬋三個字為自己加油,陳若琳全程觀戰(zhàn),接下來,全紅嬋還將在11月6日上午出戰(zhàn)女子雙人10米臺單項比賽,再次與陳芋汐展開強強對話,從東京奧運會的黑馬小將,到經(jīng)歷傷病與壓力考驗的成熟運動員,全紅嬋用183天的堅守證明,競技體育的底氣不僅來自天賦,更源于日復一日對基本功的打磨與永不言棄的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