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米總裁帶著“沖進前三”的PPT拜訪美的時,所有人都很好奇:三巨頭中,小米要擠掉誰?
答案在2024年財報揭曉后逐漸清晰,美的385億利潤的背后,是十年千億的研發投入,格力322億利潤的背后,是超70%業務押在縮水的空調上。
差距早已寫在里子,為何表面光鮮的格力,反被小米步步緊逼?曾經不可一世的空調霸主,真的到了懸崖邊?
![]()
每天砸4383萬,美的買的是什么面子?
美的用“鈔能力”給所有家電企業上了一課,財報幾乎挑不出毛病,凈利潤385億,增長14.3%,現金流飆至605億,創歷史新高。
更驚人的是它直接甩出267億分紅,還計劃回購50到100億股票,這種財大氣粗的底氣,讓同行羨慕不已。
但這些數字游戲,從來不是支撐美的成為家電一哥的真正底氣,讓它揚眉吐氣的另有其事。
![]()
早在2024年,美的就直接砸下160億搞研發,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每天燒掉4383萬元,十年累計投入更是突破千億大關。
這些真金白銀堆出了16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還有82個省部級科創基地,平均每三天就能抱回一座國際設計獎杯。
德國紅點、iF這些頂級賽事上,美的去年抱回了126座獎杯,5000件年度發明專利授權量,讓技術優勢看得見摸得著。
![]()
這些技術怎么來的?全靠真金白銀堆出來的,研發投入就像是練肌肉,痛苦且見效慢,可一旦練成,穿上什么衣服都好看。
品牌溢價就像是穿名牌,一時風光,可脫了衣服就原形畢露,美的的全球化版圖,正在把技術優勢變成印鈔機。
美的的海外擴張像極了下圍棋,每一步落子都暗藏玄機,而海爾的破局之道,卻藏在另一條賽道上。
結果就是,你的智能冰箱能精準控溫,洗衣機自動識別衣料材質,這些技術突破,直接讓美的的全球市場統治力牢不可破。
![]()
在馬來西亞它是冰箱銷量冠軍,在巴西是空調霸主,在越南穩居微波爐前三甲,智能家居業務更是以2695億年收入登頂全球。
十年千億,每天4383萬,這是一場關于未來的豪賭,美的一方面臨著眼前的業績壓力,一方面堅定地投資著不確定的未來。
結果就是,海外用戶一年新增210萬,它的全球化布局,正在把技術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市場回報和品牌尊嚴。
![]()
一個人的消息,為何能蒸發200億?
如果說美的是個深蹲起跳的優等生,那曾經的學霸格力呢?它交出了一份讓人看不懂的答卷。
2024年營收1891億,同比下滑7.26%,可凈利潤反而漲了10.91%,到了321.85億元,這種利潤增加收入卻減少的反常現象,恰恰暴露了格力如今面臨的核心困境。
![]()
能夠勉強支撐利潤,其實是靠品牌溢價帶來的,格力的一級能效1.5匹空調,官網售價2239元,比美的貴了整整680元。
但這種靠吃老本賺來的面子,又能撐多久?更危險的是,格力高達78.54%的收入來源,都押在了增長放緩的空調這一個品類上。
這就好比一個農民,把所有土地都種了玉米,萬一玉米價格下跌,或者遭遇天災,那真是夜不能寐。
![]()
格力不是沒試過轉型,只是結果都非常慘淡,手機業務無聲熄火,智能裝備營收暴跌36.68%,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業務,占比還不到10%。
線下渠道改革也陷入泥潭,2020年啟動的變革,至今沒解決經銷商與電商的利益沖突,空調銷售額跌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格力正在被自己過去的輝煌綁架,陷入了典型的“優勢詛咒”,這是最讓人惋惜的地方。
格力的問題,還遠不止業務單一,更深層的危機在于,這個品牌正在和董明珠本人深度綁定,風險巨大。
![]()
2025年初,網上瘋傳一則關于董明珠的假消息,才一天時間,格力股價就跌了3%多,市值蒸發了近200億元。
在股市的K線圖上,人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六旬女人的背影,她的每一個微笑,每一次蹙眉,都牽動著千億企業的神經。
當企業家的個人聲譽和企業深度綁定,就意味著消費者購買的不僅是產品,也是對企業家人格的認同,這是極其危險的。
![]()
更有爭議的是“董明珠健康家”的招牌,當六旬總裁還在直播間創造65.4億單日銷售額時,你覺得一家千億企業能永遠靠網紅CEO續命嗎?
格力的渠道,也藏著巨大的泡沫,董明珠這幾年經常直播帶貨,好幾次都宣稱“一天賣了好幾億”,但懂行的都知道,這銷量大多是經銷商批量進貨。
![]()
2024年董明珠直播總共賣了200多億元,其中70%都是經銷商買的,這種模式其實就是“把廠家的庫存搬到經銷商倉庫里”,根本沒激活真正的消費市場。
反倒是讓經銷商壓了一堆貨,壓力山大,這種虛假的繁榮,像一座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看似壯觀,實則一推就倒。
![]()
小米的“新物種”,到底新在哪里?
屋漏偏逢連夜雨,外部的威脅也來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小米這樣的新勢力,正用一套完全不同的打法,從旁邊殺了進來。
小米的看家本事,就是它的AIoT智能生態和超高性價比,這套打法跟傳統家電企業完全不一樣。
![]()
傳統家電是孤立的島嶼,而小米正在構建一個大陸,它的空調、冰箱、洗衣機,不再是孤島,而是通過AIoT連接起來。
成了一個會思考、能進化的生命體,這根本不是價格戰,這是物種的更迭,買它的空調能語音控制,買它的冰箱能連手機、汽車提醒你買食材。
洗衣機還能自動根據衣服材質調模式,這種所有家電連在一起的智能體驗,正好戳中了年輕人的需求。
![]()
同時,小米把“便宜好用”做到了極致,一臺1.5匹的變頻空調才賣1999元,比格力便宜600元,這對在乎價格的年輕人和小城市消費者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生態和性價比這兩個優勢,確實讓小米賣得很好,2024年,小米家電業務收入突破1041億元,同比增長30%。
空調出貨量680萬臺,增速50%,冰箱270萬臺,增速30%,正用“性價比+生態鏈”模式重塑競爭規則。
在生產方面的布局,更能看出小米的野心,它已經不滿足于輕模式的代工,開始玩“重資產”了。
![]()
2024年,小米宣布花50億元在武漢建智能家電工廠,主要生產空調這些核心產品,計劃2025年11月就要投產。
更厲害的是,這個工廠還建了100多個實驗室,專門研究測試空調壓縮機、智能控制這些核心零件,以后高端產品能自己研發自己生產。
之前小米的家電大多靠別人代工,生產和質量都沒法自己完全掌控,建了自己的工廠后,這些問題都解決了,也為沖擊行業前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小米的思路很清楚:先用生態和性價比在線上打開缺口,再靠瘋狂開線下店和自己建工廠,把傳統巨頭圍起來打。
![]()
格力和海爾的模式,在海爾這里也找到了不同的解法,它沒有跟美的硬拼規模,而是走高端路線,同樣撕開了增長的口子。
海爾智家去年的187億凈利潤中,卡薩帝這個“家電界愛馬仕”功不可沒,這個品牌2024年第四季度的增速超過了30%。
為了做高端產品,卡薩帝找了14個國家的300多個設計師一起研發,針對高端用戶的需求搞出了“AI之眼”系列冰箱,這個冰箱能自動識別食材。
精準控制保鮮溫度,還能連手機APP給做菜建議,就靠這好體驗,1.5萬元以上的高端冰箱市場里,卡薩帝占了59.2%。
![]()
面對年輕人市場,海爾的Leader品牌直接跟用戶溝通搞研發,年輕人想把不同衣服分開洗,它只用3周就做出了三筒洗衣機,上市第一周就有8.8萬人預約。
平均每分鐘就有8個人為“懶人經濟”買單,這種“高端產品精準創新+年輕人產品快速響應”的研發模式,不光讓產品更高級,還幫著海外市場也賣得更好。
海爾在歐洲增速12.42%,中東非洲市場更是暴漲38.25%,它的海外收入占了總營收的近一半,這么多年的海外布局總算有了大回報。
![]()
時代給所有人的必答題,你如何作答?
美的、格力、海爾、小米的故事,其實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它揭示了一個殘酷又真實的商業法則。
在變革時代,勝負手在“里子”而非“面子”,這是一場關于長期主義戰勝短期主義的生存競賽。
美的是用今天的“里子”投入,去博明天的“面子”風光,每天砸下4383萬搞研發,就是在為未來儲備能量。
![]()
格力的問題,恰恰在于太在乎“面子”了,無論是高高在上的價格,還是董明珠個人IP的強勢,都是在維護一種表面的光鮮。
卻忽視了“里子”的打造,結果就是當市場變天時,才發現自己早已被時代甩在了身后,這是典型的“優勢詛咒”。
曾經的王牌,變成了最沉重的包袱,過去的成功經驗,反而成了轉型的最大阻力,諾基亞和柯達,都是這樣倒下的。
![]()
海爾則提供了另一種可能,當正面戰場太擁擠時,另辟蹊徑,深耕高端和海外市場,用差異化構建自己的“里子”,同樣能殺出一條血路。
小米更是代表了未來的方向,它賣的早已不是產品,而是一個生態,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這是物種級的優勢。
說到底,商業競爭的本質,是用今天的“里子”投入,去博明天的“面子”風光,這是所有企業和個人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你的職場里,在你的行業中,你是選擇守住臉面的光鮮,還是選擇構筑內在的堅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決定了你最終能走多遠。
![]()
未來的商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只有永遠的第二曲線開拓者,所有固守優勢、拒絕變革的組織和個人,最終都會被時代的浪潮淹沒。
中國家電的牌桌上,曾經的“美的、格力、海爾”格局,很可能在三年內就變成“美的、小米、海爾”,這并非危言聳聽。
而是基于對商業模式、技術趨勢和人性規律的理性判斷,每一個身處變革時代的人,都應該從這場大戲中,讀出自己的答案。
因為這不只是家電行業的故事,這是寫給所有時代追趕者的警示錄,也是寫給所有長期主義者的贊美詩。
![]()
結語
說到底,商業競爭的本質,是用今天的“里子”投入,去博明天的“面子”風光。
未來的商場上,沒有永遠的王者,只有永遠的第二曲線開拓者。
當時代的洪流襲來,你是選擇守住臉面的光鮮,還是選擇構筑內在的堅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