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豁免,這回真被錘了?瑞士法院一句話:主權不是免罪金牌!
簡單說,就是倆菲律賓姐妹在日內瓦給巴基斯坦代表團干活,干了快二十年,工資被欠得精光。她們把東家告上瑞士法院,法院直接判:豁免權在家政糾紛里不好使!消息一出,外交圈炸鍋。
姐妹倆叫維吉尼亞和羅莎里奧。她們每天擦地做飯帶孩子,連軸轉,一分錢沒拿到。后來身體垮了,抑郁、過勞、各種病全來了。醫生看不過去,報警,瑞士政府才插手。官司打了幾年,終于贏。可贏的只是“你可以告”,錢還在天上飄。
![]()
外交豁免以前像防彈衣,誰穿上誰橫著走。現在瑞士法院一刀把這衣服剪個口子,告訴全世界:在家政這塊,別再拿國家當擋箭牌。律師說,這是歷史時刻,因為普通人終于能告外交官了,門檻從天上掉到地面。
別以為只有瑞士在動。英國也判過沙特外交官,但只認“商業活動”才能撕豁免,口子小得可憐。美國更繞,干脆等國事結束再抓人,直接走刑事,狠是狠,可戰線拉太長。各國打法不同,目的只有一個:別再讓打工人吃啞巴虧。
可判決書蓋了章,不等于錢到賬。姐妹倆現在還拿不到血汗錢。日內瓦勞動法庭以前也判過外交官付錢,大多沒下文。菲律賓移民組織說,很多案子就是“贏了官司,輸了錢包”。
![]()
更離譜的是,有些國家護犢子。外交官一出事,家里立刻把人調走,甚至升官。菲律賓前駐WTO代表蒂漢基,2014年被判剝削家政工,只給12%工資,結果2023年又被總統請回日內瓦當代表。受害者原地踏步,施害者步步高升,這畫面誰看誰堵心。
問題出在哪?姐妹們跟雇主同國籍,語言不通,人生地不熟,想求助都找不到門。菲律賓政府自己也尷尬:一邊輸出最多家政工,一邊自家外交官欺負自己人。處理標準還雙標,有人被一擼到底,有人罰杯酒繼續當官。正義像打折商品,看面子給折扣。
![]()
說到底,一個國家在外頭講人權講得再漂亮,不如回家先把自家最弱的人護住。瑞士法院把梯子遞下來,能不能爬上去,還得看菲律賓自己愿不愿意伸手拉姐妹倆一把。
法律已經亮劍,接下來是政治和良心的事。正義不是終點,是起點。姐妹們贏了第一回合,真正的硬仗在后面——把錢要回來,讓后來者不再受同樣的苦。太陽底下無新事,但愿這回真能照進裂縫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