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叫貓貓,在外喊喪彪!這輛看起來就像玩具車一樣的小家伙,到底有多野?不僅能上山下河,而且能扛炮帶槍,甚至被戲稱為“陸地航母”的山貓全地形車,憑什么能讓我軍輕步兵“原地進化”?
現在開始我們今天的主題:讓輕步兵逆襲的山貓全地形車。
輕步兵
過去提起中國陸軍,恐怕全球軍迷都會豎起大拇指,公認這是全球最強輕步兵!然而這個稱號雖然聽著威風,可背后卻是無數的心酸。特別是抗美援朝時期,我軍靠著一雙“鐵腳板”在朝鮮戰場的冰天雪地里,進行神出鬼沒的火線穿插,為的就是專挑美軍重裝部隊的軟肋打。甚至當年穿插三所里的志愿軍,一晝夜奔襲72.5公里,創下了人類步兵強行軍的紀錄。
![]()
但這樣的傳奇,也是用血汗換來的,你能想象當時戰士們為了多帶兩顆手榴彈,就連保命的鋼盔都扔下不戴嗎?可即便如此,當時一個步兵班的標配火力也只有1挺輕機槍和8支步槍,按照一個士兵極限負重30公斤來計算,除去7天口糧和基礎裝備,能帶的彈藥就只夠激烈交火20分鐘的,重武器更是少的可憐。
因而在遭遇敵方工事或者面對美軍坦克時,往往只能靠少量的爆破筒硬啃,或者用集束手榴彈以命相搏。因而咱們的輕步兵,雖然當時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全地形機動,從而出其不意的打擊需要依靠公路機動的敵軍重裝部隊。
![]()
但是負重差火力弱的明顯短板,也不可否認。甚至對于我軍來說,從來都沒有把所謂的“全球最強輕步兵”當做榮耀,反而患上了“火力不足恐懼癥”。后來隨著中國工業實力的大爆發,陸軍倒是終于能喊出那句揚眉吐氣的話,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火力覆蓋。
不過即便我軍擁有了大規模的機械化重炮和坦克裝甲部隊,普通輕步兵依然面臨著想要機動靈活就火力不足,想要依托重裝部隊的火力,機動性就不足的矛盾。
![]()
直到山貓突擊車的出現,并進行了土豪式的進化,將重火力和各種功能應用搬上了車,我軍輕步兵才徹底開始發生質變。甚至誰都沒想到這竟然是源自于一場演習逼出來的“腦洞大開”。
山貓誕生
山貓的誕生純屬一次戰場需求倒逼創新的意外之喜。早在2004年,重慶嘉陵公司的工程師在觀摩部隊演習時,就發現空降兵落地后竟然要徒步穿越幾十公里的復雜地形。這樣等部隊趕到目標點時,不僅精疲力竭而且很可能早已錯過了戰機。
![]()
于是工程師們一拍大腿,決定給戰士們配個“越野小摩托”。只是這家專業造摩托的企業,并不是真的要給我軍造輛摩托,而是要根據部隊輕步兵的機動需求,研制一款能夠在各種復雜地形進行全域機動的輕型運載車輛,主要功能也就是為了更便捷的運送步兵。
之后團隊僅用了一年便造出樣車,結果試車時發現真正到了戰場環境還是問題百出,按照傳統車輛思路研制的特殊運兵車,不僅轉向笨得像拖拉機,同時零件還不通用。最尷尬的是在一次關鍵演示中,車輛竟然因散熱不足當場“趴窩”。
![]()
原來這款小車因為動力猛得像跑車,從而散熱需求是普通車的十倍。最終團隊索性推倒重來,把坦克設計師都請來支招,按照履帶式裝甲車輛的轉向結構進行研制,進而搞出了八輪驅動加浮渡能力的水陸兩棲山貓全地形突擊車。當新的樣車在演示中輕松翻過1.2米的壕溝時,就注定未來它將在解放軍部隊中大放異彩。
![]()
性能揭秘
山貓車起初是為了空降兵部隊傾力打造的,一經推出也迅速收獲了空降部隊的一致好評。畢竟它全長不到4米,寬度更是只有1.8米,雖然在體型上和普通的SUV家用轎車差不多大,但在軍事裝備領域來看已經非常迷你,可卻能載著6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狂飆到65公里每小時。
![]()
而且別看貓貓車樣子呆萌個頭小,本事可大得離譜。它最大的強項就是全地形通吃,8個寬大輪胎配合4乘4的驅動,不僅能爬過35度的陡坡,進行涉水浮渡,甚至在沙漠和沼澤地行駛都如履平地,除了不能直接上天,地面上幾乎哪都能去。
也正是因為它超絕的適應性,讓面臨俄烏沖突的俄軍都想要采購,但因為我們不可能在戰時向俄烏雙方出售武器,搞的俄軍只能買民用版的“山東貓”湊合使用。
![]()
可見這種全地形車的戰場實用性有多強,甚至想上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自重1.7噸的山貓車面臨空投毫無壓力,甚至都不用伊爾76和運20這樣的大型固定翼運輸機出馬,直8系列和米171這樣的中型運輸直升機都能直接塞進肚子里去,就連直20這樣的通用直升機都能直接吊掛空投。
由于實在是太好用了,解放軍開始不再滿足它只是作為一輛運兵車使用。于是在一次演習中,戰士們隨口問出了一句能不能架上機槍,沒想到徹底打開了設計師的腦洞,然后就剎不住車了,最終不僅徹底治愈了輕步兵的“火力不足恐懼癥”,就連輕步兵本身的輕裝火力定義,都被山貓車給干不存在了。
![]()
畢竟誰能想到這個呆萌的貓貓車,除了能上機槍,甚至連重炮都敢上。而且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上不了的。而且無非是拆幾個座,少幾對輪而已。
魔改之路
之后山貓的進化史,簡直就是我軍暴力美學的縮影,一下從代步車干到了“移動軍火庫”。起初第一階段看著還挺正常,屬于是輕火力版加成去掉兩個座位,裝上通用的重機槍和RPG火箭巢,備彈2000發,能對1000米內目標進行有效壓制,并且根據重量和功能需要,輪子也能相對極少,變成6乘6或4乘4的簡化版。
![]()
不過既然能拆掉部分座位,要想裝點更大噸位的武器,干脆可以直接拆光座位,只留下2個駕駛位。這樣不光可以加裝火力更猛的26毫米口徑6管機關炮,甚至連30毫米機炮、40毫米埋頭炮,甚至加120毫米迫擊炮都不在話下,這哪是輕步兵,分明已經是火力兇悍的重裝步兵。
而看似人畜無害的貓貓車,此時已經進化成了重炮版,而部隊擁有了這樣的裝備,只需要兩名士兵進行操作,就可以獲得傳統至少一個班才能伺候的重火力。并且也更加機動靈活,開到預定站位打幾炮就能開車跑路。
![]()
但是這還沒完,既然對于步兵來說已經是重火力的120毫米迫擊炮都能裝,那么腦洞大開一下,作為游擊神器的107毫米火箭炮是不是也不能少。
那么既然火炮想怎么裝就怎么裝,功能是不是也可以無限擴展,加裝通信天線和指揮系統就是指揮車,加上激光武器系統就是反無人機的防空車,甚至配備偵察干擾設備就是電子戰車,擁有區域無線電偵察封控系統就是偵察車,乃至增加2個擔架式的結構就是戰場醫療救護車。
![]()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是,如今山貓家族不僅已有幾十個型號,而且發展出了無人遙控型。也就是說以上這些魔改型號,今后不僅將因為卓越的適應性,可能出現在各種高原、叢林或者城市作戰場景中,從而使得步兵的突擊效率大幅提升。
更重要的是它的無人化趨勢,已經讓“輕步兵”的概念被重新定義。當我軍一名士兵都能隨時召喚重炮和無人機實現飽和火力時,中國陸軍的“火力不足恐懼癥”才算真正被治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