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比賽比完了,我們隊拿到了女團的金牌,我和王偉瑩在雙人十米臺跳了二百三十五點八六分,這個分數是團隊一起努力的結果。
賽前訓練時,我的腳踝和脛骨一直不太舒服,這是以前的傷了,每天訓練完需要敷冰,身上也貼了很多肌貼,這是訓練的一部分,我已經習慣了。
隊里和教練為了我的身體考慮,決定這次只參加雙人項目,不跳單人,我理解這個安排,現在需要把身體調整好,為更長的路做準備。
站在跳臺上,我想的就是每個動作的要領,起跳,翻騰,入水,這些步驟在腦子里過很多遍了,雙人項目最關鍵的是同步,我和王偉瑩要像一個人。
第一跳是107B,向前翻騰三周半屈體,跳完看到分數,七十六點五,這一跳我們倆的同步性不錯,裁判給了高分,后面的幾跳,我們都按照計劃完成了,入水的水花控制得還可以,很多人說這是“水花消失術”,我覺得就是日常訓練的結果,每天反復跳,尋找最好的入水角度。
我的身高比以前高了,體重也增加了,這是每個女運動員都要經歷的階段,隊里有專門的營養和訓練計劃,幫我控制體重,每天都會測幾次體重,吃的食物會精確到克,這很枯燥,但必須這樣做,體重增加會影響翻騰的速度和高度,必須通過訓練來適應和調整。
很多網友說“法拉利胖了還是法拉利”,謝謝大家的鼓勵,其實車重變了,開法就要調整,我的技術也在根據身體變化不斷微調,傷病和發育關是客觀存在的事情,我能做的就是面對它,管理它,何教練和整個團隊都在幫我制定最合適的計劃。
比賽時我沒想太多傷病的事,注意力集中在技術動作上,疼的時候會忍一下,比完賽再做處理,看到有些網友說“金牌不如健康珍貴”,我很感謝大家的關心,請放心,我和團隊都會把健康放在第一位,這次退出單人項目就是基于這個考慮。
拿到金牌后,我拿著它看了會兒,心里想的是這段時間的訓練,還有隊友和教練的付出,這塊金牌不屬于我一個人,它屬于我們整個廣東隊。
王偉瑩是我的好搭檔,我們在平時的訓練中磨合了很多次,培養默契,雙人跳臺不是兩個人跳好自己的就行,還要時刻感受對方的節奏,接下來十一月六號還有女子雙人十米臺的決賽,我還是和王偉瑩搭檔,我們會一場一場去拼。
關于未來的計劃,目前是先把這次的比賽任務完成好,然后會有一段時間專注于康復和治療,讓傷勢得到更好的恢復,洛杉磯奧運會是目標,現在說這個還有點遠,我需要做的是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把每次訓練做好,把每次比賽跳好。
跳水的技術是不斷進步的,即使同一個動作,每次跳的感覺也可能不同,我會和教練看比賽錄像,分析哪里可以做得更好,發育關帶來的挑戰是具體的,比如翻騰的半徑變了,入水的時機也要調整,這些都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來重新找到感覺。
我很感謝所有支持我的人,有時候看到大家的留言,說我表情好玩,或者為我加油,這些都給了我很多力量,體育比賽就是這樣,有高峰也有低谷,重要的是保持平常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成績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
我的性格可能比較直接,不太會說話,在賽場上,我就用跳水的動作來表達自己,每個動作都是我想說的話,對于體重的問題,我覺得這是運動員職業的一部分,控制體重不是追求瘦,而是為了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這是科學,不是審美。
“水花消失術”聽起來很神奇,其實背后是很多次失敗和調整,角度差一點,水花就會很大,手腕和手掌的控制很關鍵,傷病管理也是運動員的必修課,要知道什么時候該堅持,什么時候該休息,我很慶幸有一個專業的團隊在幫助我。
![]()
這次全運會,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運動員,從他們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體育的精神就是不斷超越自己,跳水是我熱愛的事業,我會繼續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起跳,不管前面有什么困難,我都會一步步走下去,現在的重心是接下來的雙人決賽和身體的恢復,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我會用更好的表現回報你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