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中,雙方都有一定的遠程打擊能力,所以如果不是在深遠后方的話,無論是集會授勛、還是聚集狂歡,都有可能遭到對方遠程精確武器的打擊,招致慘重的傷亡。
這一點,無論是俄軍還是烏軍都有慘痛經歷。
比如俄軍就遭遇過動員兵新年狂歡被集火、第36摩步旅戰前動員被炸等慘重損失,動輒傷亡上百人。
而烏軍則總是遭遇訓練場被炸的情況(幾乎每個月都有),此外因為集中授勛也吃了很多次虧。
比較著名的就有第128山地旅因集會授勛被炸、第117領土旅集會授勛被炸等。
![]()
因為集會授勛時多是本部的核心軍官和戰斗骨干集結于此,故而遭到此類打擊后對部隊戰力極大。
按理說都有現成的教訓擺在面前了,甚至于俄軍現在幾乎是追著烏軍后方的基地和訓練場炸,烏軍不應該沒有警惕。
但即便如此,還是有烏軍部隊再一次踩坑了,這支部隊就是第35海軍陸戰旅。
![]()
第35陸戰旅是烏軍在戰前唯二的陸戰旅之一,因老的第36陸戰旅主力在馬里烏波爾被全殲,重建后的第36陸戰旅加上新建的第37、第38陸戰旅,顯然都沒有第35陸戰旅老資格。
結果這樣的老部隊竟然還犯集中授勛的錯,導致在11月1日于基地操場授勛時被從天而降的俄軍導彈擊中,損失慘重。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消息其實俄國人倒沒有先提到,是烏克蘭人曝出來的。
最開始是烏克蘭官方在11月2日對外宣布,俄軍對第聶伯羅州的尼科波爾、皮尚斯克、波克羅夫西克、馬爾加涅茨和切爾沃諾赫里霍里夫斯克等多地發起導彈和無人機的聯合攻擊,此次襲擊導致了烏軍出現傷亡。
![]()
烏軍聲明中稱:
現階段,相關執法機構正在核查有關遵守和執行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及總參謀部命令的情況。核查內容包括:導彈威脅警報的及時性、禁止在露天區域部署人員及舉行簡報會或集合活動,以及限制在未經授權地點駐扎人員等規定。
其實這則聲明已經告訴了外界此次受襲是跟“露天區域部署人員及舉行簡報會或集合活動”有關,但到底是哪支部隊?傷亡幾何?烏軍聲明中并沒有講到。
外界了解到更多細節,則是從烏克蘭媒體記者德米特羅·斯維亞特年科那里得到的。
![]()
因為在11月1日的俄軍導彈襲擊中,他的兄弟——現年43歲的弗拉基米爾·斯維亞特年科就是被俄軍導彈炸死的烏軍之一。
而此次襲擊令德米特羅感到不可接受,所以憤而披露出來,因其媒體記者的身份所以更容易被關注到。
目前烏克蘭官方媒體也報道了此事,著名的女督軍也轉發傳播。
德米特羅披露的情況大意為:
他的兄弟是在2023年參加烏軍的,曾經歷過克林基、馬林卡、克拉斯諾格夫卡、庫拉霍沃等諸戰。
![]()
在其服役歷程中,曾多次挽救戰友的生命,還從反坦克手轉為一名優秀的無人機飛手,并操作無人機多次打擊俄軍。
他甚至得到了允許出國休假的機會,但仍然選擇留隊參戰,但他并沒有戰死在前線,而是死在了后方。
11月1日,第35陸戰旅命令在操場上為旅里最優秀的無人機飛手和步兵授勛,結果俄軍導彈襲來,最終因為疏忽(或者并非疏忽)導致的悲劇再次上演了。
就在其兄弟被炸死的前一天,第35陸戰旅的新聞部門還在為他錄制宣傳視頻,但沒想到第二天他就死了。
很顯然,在這樣的集會場合遭到導彈打擊會招致最慘重的傷亡,一枚伊斯坎德爾導彈砸下來,也肯定不會只炸死一個人,第35陸戰旅的主要軍官、無人機飛手和步兵精英必然損失巨大。
而為何要在11月1日進行授勛呢?
![]()
![]()
因為這個時間點正好是該旅無人機營和第503陸戰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俄烏雙方對這種時間節點似乎都有搞慶祝的習慣(俄海軍副司令和新任第155海步旅旅長的陣亡也與特殊時間節點有關)。
![]()
![]()
![]()
結果“生日”成了“忌日”,而第35陸戰旅還不能公開發訃告,還要照樣表示一切如常,結果其后續發出宣傳視頻就太具諷刺性了,因為其中出境的很多人其實已經被炸死了。
這次的事件估計在烏克蘭后續的輿論會鬧得比較大,畢竟此類事件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了,大概會撤個主官來平息輿論;至于后續會不會還有不長腦子的,那可真不好說,總有大聰明覺得導彈炸不到自己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