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軍導彈襲擊第聶伯羅州的烏軍第35陸戰旅授勛會場事件持續發酵。
原本“俄軍導彈打擊烏軍”這樣的新聞幾乎每天都有,倒也不至于成為熱點,但是這種授勛集會被炸的事件在烏軍中已經出現過很多次了。
每次出現這種事件時,烏軍總是會表態深刻吸取教訓,以后絕不再犯,但是這樣的損失在后續卻又陸續出現;尤其在授勛時,還是核心軍官和戰斗骨干在場,這要比普通的新兵訓練營受損更肉疼。
![]()
其實這次的導彈襲擊事件發生后,烏軍也明白全部對外公開會遭到怎樣的輿論沖擊,所以先主動對外承認有這么一檔子事兒,以免被俄軍公開后被動。
但是烏軍只承認有傷亡,卻不提多少,對于事件發生的詳情也不提。
如果這事兒就這樣按下去了,那也就算了,至少在輿論上也不至于經受疾風暴雨。
可是好巧不巧,第35陸戰旅無人機營剛樹立的一個典型——弗拉基米爾·斯維亞特年科被炸死了。
而這老哥的兄弟——德米特羅·斯維亞特年科,偏偏又是一個媒體記者。
于是這名記者對外公布,原來此次受襲的真相竟然又是集會授勛;記者公布后,烏克蘭“女督軍”也轉發跟進,后續各大媒體也紛紛報道,這事兒就捂不住了。
眼看各大媒體輪番上陣,一名當時在現場的烏軍第35陸戰旅士兵也憋不出了,又對媒體透露了當時現場的更多情況。
![]()
據這名烏軍士兵稱,11月1日是烏軍無人機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另外按第35陸戰旅自己所發,當天也是第503陸戰營的“生日”),第35陸戰旅策劃了一場配有篝火和火炬的頒獎儀式。
儀式本身有兩個場地,一個是在森林中,另一個是在村莊的商店附近,而他和戰友是在林中場地,他的另一個朋友是在商店附近場地。
當時空襲警報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天氣多云,天空中也沒有無人機盤旋。
當他們抵達森林營地的時候,指揮官讓他們先在頒獎臺之外等著,于是他和戰友站在了離頒獎臺大約100米的位置。
![]()
在頒獎儀式開始15分鐘時,一枚俄軍的伊斯坎德爾導彈命中了頒獎臺位置,幾乎沒有聽到任何聲音就爆炸了。
這名烏軍士兵以及身旁的戰友都被掀翻在地,其中一人腿部被彈片擊中,另一人肩膀受傷,但好在沒有被炸死——因為他們還在等待上場,而此時正在頒獎臺中心的人都死了。
無法說出準確的人數,但至少有3人,因為晚上什么也看不到,所以遺體到第二天早上才被收殮;如果他們當時在那個位置的話,肯定也會被炸死。
俄軍還襲擊了第二個地點——商店附近的儀式場地,襲擊中使用了(遠程)攻擊無人機。
他的那位朋友曾在群聊中呼叫救護車,現場有很多人受傷,而這位朋友也因為傷重不治身亡。
這名烏軍士兵后來從醫護人員口中得知,有8人死亡、40人受傷,另有6人失蹤,均為軍事人員。
不過收殮死者時,是當地警方去干的,軍方不被允許收殮遺體,解釋稱后續要通過停尸房來移交。
![]()
后來死亡人數進一步增加到了11人,失蹤人員還是6人。
上述信息按照規定,其實是不允許烏軍軍人對媒體透露的,所以烏媒體也沒有公布這名士兵的具體身份,但問到了他為什么要透露內部信息。
這名現場軍人的答復是:因為人們需要真相,我只是設身處地地想到了戰友的妻子或者我自己的妻子,或者想象自己是陣亡者中的一員;他們的家人一無所知,沒人告訴他們任何消息。
這是指揮部的疏忽,因為當空襲警報響起時,周圍10公里內都應當進行疏散,那里本應該沒有人。
因為俄國人的導彈和無人機分別對兩個會場下手,而且又準確命中了授勛場地的核心位置,所以這名烏軍懷疑是有內鬼,其向俄軍透露了詳細的位置。
![]()
這種由內部人員泄密,招致本部重大損失的情況,在俄烏兩軍中都有存在;畢竟這兩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關系不同尋常,泄密事件的出現自然屢見不鮮,而這種情況肯定也不是最后一次。
但單純就此次事件來說,既然搞得這么大,烏軍最后總得有個調查結論,到時候具體看看這個內鬼到底是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