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波濤之下,一場無聲的較量正在上演。老舊航母的疲態(tài)與嶄新戰(zhàn)艦的銳氣,在這一刻形成了鮮明對比。
十月的南海,風急浪高。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上一片忙碌,官兵們仍在進行日常訓練,但氛圍與往日不同。就在數日前,這艘航母遭遇了一場罕見事故—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和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zhàn)斗機在半小時內相繼墜入深海。
![]()
MH-60R“海鷹”直升機
與往常事故后迅速撤離不同,這次“尼米茲”號選擇了繼續(xù)留守。而與此同時,中國福建艦停泊的港口正在搭建觀禮臺,這一微妙動靜引發(fā)廣泛猜測。
南海的雙重劇本:美航母事故頻發(fā)與福建艦穩(wěn)步推進
“尼米茲”號的連環(huán)事故并非偶然。這艘已服役48年的航母原定2026年退役,卻在退役前頻繁出現在南海一線。過去幾個月,這艘老艦一直處于高頻度“加班”狀態(tài),裝備老化與人員疲憊疊加,事故頻發(fā)幾乎成為必然。
美軍官方將事故原因含糊地歸咎于“燃油問題”,但回避了打撈難題。事實上,此次墜機海域水深達2000米,海底地形復雜,美軍編隊未攜帶專業(yè)打撈設備,只能依賴中國設計制造的新加坡船只支援。
![]()
美軍給特朗普的“亞洲行”添堵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福建艦的穩(wěn)步推進。九月下旬,福建艦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科研試驗和訓練任務。這是福建艦的“首次遠航秀”,標志著其各項技術性能已趨于成熟。
從福建艦的發(fā)展歷程看,進度遠超預期。自2022年6月17日下水以來,福建艦在三年多時間里完成了多次海試。到2025年9月,它已突破關鍵技術,完成殲-35隱形戰(zhàn)機和空警-600預警機的電磁彈射測試。
在福建艦停泊的港口,觀禮臺的搭建工作正在悄然進行。這一舉動引發(fā)廣泛猜測:福建艦的入列儀式可能已進入倒計時。
![]()
回顧歷史,類似場景曾多次出現。2019年11月,山東艦首次穿越臺灣海峽,赴南海開展訓練。一個月后的12月17日,山東艦在三亞軍港正式入列。 現在,福建艦似乎正在復制這一路徑。
軍事專家張軍社分析認為:“福建艦開始跨海區(qū)訓練,表示其各項技術性能已經成熟,可以遠離熟悉海域,進行遠海能力測試。” 從東海、黃海到南海陌生海域,福建艦正在全面檢驗其遠海航行能力和復雜環(huán)境適應能力。
福建艦的艦載機體系也已基本配齊。在今年的“九三閱兵”中,殲-35隱身艦載戰(zhàn)斗機、殲-15T多用途彈射艦載戰(zhàn)斗機、空警-600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等悉數亮相。 這意味著中國海軍已初步建成核心艦載機體系,配齊了“航母五件套”。
實力對比逆轉:從嚴防死守到主動布局
三年前,南海的格局與今天大不相同。2022年初,美軍F-35C墜海時,中國山東艦搭載的殲-15戰(zhàn)機尚屬早期型號,面對美軍的F-35和E-2D預警機組合,只能采取守勢。
![]()
當時,美軍曾散布“中國搶殘骸”的謠言,中方則回應“沒興趣”。 三年過去,南海力量對比已發(fā)生根本性變化。
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表現優(yōu)異,能在20分鐘內放飛24架戰(zhàn)機,單日起降能力達270架次,已超越美軍“福特”號故障頻發(fā)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 雙航母編隊也已成型:山東艦配備升級版殲-15T,福建艦攜隱形戰(zhàn)機組成立體作戰(zhàn)體系。
針對外媒炒作“美軍墜機或因電磁攻擊”的猜測,中方媒體以“你評書聽多了”輕松回應。 這種調侃式辟謠,背后是對技術實力的充分自信。
![]()
當“尼米茲”號事故發(fā)生后,中方甚至表示:“如果美方提出,中方愿意從人道主義角度提供必要協(xié)助。” 從三年前的“沒興趣”到如今的主動“援手”,背后是實力對比的悄然逆轉。
“尼米茲”號的困境是美國造船業(yè)持續(xù)萎縮的縮影。盡管美國海軍計劃為“尼米茲”號延長服役期至2026年5月,但這只是權宜之計。 受美國造船業(yè)持續(xù)衰落影響,目前全美僅有紐波特紐斯造船廠與普吉特灣海軍造船廠的少數干船塢具備維護10萬噸級超級航母的能力,且這些干船塢當前均已被占用。
這一問題在“杜魯門”號航母的遭遇中更為明顯。今年2月與商船碰撞后已過去8個月,“杜魯門”號仍未得到實質性修復。 在最近的一次慶典上,航母懸掛巨幅海報恰好遮住了受損部位,被網友嘲諷為“遮羞布”。
![]()
美國海軍發(fā)言人只能回應稱,“杜魯門”號的外部損壞將在“中期換料大修”期間修復。 但“中期換料大修”何時能開始,仍是未知數。
相比之下,中國的航母建設正在穩(wěn)步推進。從滑躍式起飛的遼寧艦、山東艦,到電磁彈射的福建艦,中國航母技術完成了“三級跳”。 福建艦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規(guī)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空母艦,顯示了我們在航母技術上的跨越式發(fā)展。
南海的未來:和平力量正在增長
在南海這片廣闊水域,力量平衡正在發(fā)生變化。隨著福建艦即將入列,中國將進入三航母時代。 這不僅意味著數量上的增加,更代表著質的變化。
![]()
軍事專家魏東旭指出:“中國的航母數量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先進,增加了和平和穩(wěn)定的力量。” 與美國主導的“拉幫結伙”式的海上作戰(zhàn)體系不同,中國航母力量的建設旨在更好地進行自我防御,構建和平力量。
福建艦服役后,人民海軍的三航母時代即將到來,遠海護衛(wèi)能力和防衛(wèi)能力都將大幅提升。 福建艦可以與山東艦或遼寧艦組成雙航母編隊體系,形成更強的聯(lián)合作戰(zhàn)能力。
![]()
如果一艘航母因某種情況無法讓艦載機著艦,另一艘航母可以扮演臨時海上移動機場的角色。 這種互補性將大幅提升應對突發(fā)情況的能力。
福建艦的港口附近,工人們正在加緊布置觀禮設施。不遠處的海面上,“尼米茲”號依舊在堅持執(zhí)行任務。兩艘航母,代表兩個國家不同的海洋戰(zhàn)略。
有分析認為,中方提出的人道主義援助不只是示好,更是為美軍留下的體面退路。若接受援助,美軍可縮短打撈時間,避免長期滯留南海的被動局面;若拒絕,則需面對精力分散、依賴中國設備的現實。
![]()
在南海深處,尋找“超級大黃蜂”殘骸的行動仍在繼續(xù)。而福建艦正式入列的日子,已經近在眼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