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綜合開發研究院)
![]()
//白云國際機場T3航站樓航拍圖。(新華社發)
10月30日,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中最受矚目T3航站樓與第五跑道同步啟用,標志著白云機場正式邁入“五跑三樓”時代。
根據規劃,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總投資537.7億元,預計年內全面建成,屆時白云機場年終端旅客吞吐能力將達1.4億人次、貨郵吞吐能力將達600萬噸,躋身全球前列。這不只是一座機場的升級,更是區域經濟發展效能的倍增。
“升級后的白云機場,其價值不僅在于龐大的體量,更在于它作為催化劑和連接器,通過推動‘樞紐+經濟’、‘樞紐+產業’、‘樞紐+數字’的深度融合,最終將助力廣東在中國乃至全球的供應鏈體系中,扮演更為核心的角色。”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所所長王國文接受南方財經記者表示。
臨空經濟是最直觀的觀察窗口。效率和運力的提升,帶動航空物流、物流倉儲、高端制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相關產業加速集結,廣州空港經濟區內的入駐企業目前已超2萬家。當冷鏈物流車排隊進入臨空經濟區,滿載跨境電商貨物的全貨機騰空而起,廣東制造與全球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深度緊密相連。
隨著T3航站樓啟用,從一些微觀的市場脈動中可以感知,廣州臨空經濟正試圖借助這“潑天流量”,聚勢騰飛。
“要保養的飛機越來越多了”
從T1航站樓駛向T3航站樓,沿途中國航油、中鐵隧道局、國航、廣汽等企業logo映入眼簾,飛機維修公司、民航職業技術學院、許多物流產業園等圍繞周邊。隨著白云機場的進一步升級,對臨空經濟的輻射范圍變得越來越大。
在近日舉辦的一場航空發動機維修職業技能競賽上,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緊張有序地投入到各類飛機零部件的修整中。來自GAMECO 培訓中心的董紅衛擔任這次技能競賽的總裁判長,他要在比賽中評判參賽選手的表現,也會從中挑選“好苗子”。
廣州飛機維修工程有限公司(GAMECO) 是航空維修領域巨頭,在大型民航客機維修及工程,如飛行器維修、零部件制造、工程服務及支持、人員培訓等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地理上,公司緊挨著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機場校區,后者培養出許多廣東地區飛機維修企業的一線維修人員。
作為高度復雜的技術工種,飛機維修的活兒變得越來越“高級”。通訊設備、飛機材料等不斷迭代,維修技術和方法也在更新。比如,以前修發動機只是簡單的部件拆裝,現在要用軟件去做分析。一些新機型的機身材料從鋁合金材料提升為復合材料,要用新的設備來探測檢查。董紅衛從業近40年了,在他看來,正是因為這種迭代,飛機維修始終是朝陽行業。
這些年,白云機場在接續建設中不斷擴容。從2004年跨入“雙跑道時代”,到2018年T2航站樓投運,再到T3航站樓與第五跑道的啟用,2024年白云機場躋身全球十大最繁忙機場,貨郵量位居全球第九;通航點達240余個,超160條國際(地區)航線通達。
今年以來,白云機場協同航空公司新開、恢復及加密國際客運航線30余條,新航季每周客運航班計劃達到10728架次。“T3航站樓投運后,白云機場航線更廣,飛機量更多,需要的人也就更多了,我相信未來入行的人會越來越多。”董紅衛對南方財經記者說。
作為臨空經濟最直接指向的產業,飛機維修、研發制造等航空指向型的先進制造業將逐步壯大。據悉,目前機場周邊航空指向型產業主要是航空維修,上游附加值較高的航空研發制造產業尚未布局。
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空港委“)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接下來將重點吸引機場和南航產業鏈相關企業就地生產,加快推動飛機維修制造企業落地,進一步強化航空領域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
更智慧的貨站與物流集群
T3航站樓的另一大看點在其“智慧“,貨站的“智慧”也同樣亮眼。
據介紹,白云機場T3航站樓投運后,東、西兩區3個數智化貨站總面積達70萬平方米,年處理能力超120萬噸。在這里,智能調度中樞有效提升復雜作業場景協同效率,國際3號貨站實現全流程自動化作業;無人牽引車、無人叉車穿梭作業,讓物流更高效、更便捷。
目前,機場周邊已集聚了聯邦快遞、順豐、唯品會、圓通等物流領域的龍頭企業,依托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廣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廣州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國家級平臺,跨境電商業務蓬勃發展,超千家跨境電商企業在此扎根,實現“本土貨,運全球”。
其中,如從航空貨運到跨境電商前沿倉/樞紐倉的轉型,跨境電商平臺或物流服務商將海外倉“前置”到機場口岸附近。入境商品在此完成存儲、分揀、貼標和一件代發,實現極速配送。這已成為臨空物流最活躍的業態之一。
與此同時,強大的航空物流能力是高端制造業、高附加值產業的“生命線”。更加智慧的航站樓和貨站,將吸引更多“金鳳凰”飛來,進一步提升廣東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
王國文分析稱:“過去,機場更多是貨物的‘通道’,即來即走。T3將與白云機場現有的貨運設施以及新建的廣州航空貨運樞紐形成聯動,強化其作為全球供應鏈核心節點(Hub)的功能。貨物可以在這里進行高效的分拆、集拼、中轉、倉儲和增值加工,而不僅僅是快速通過。“
T3通過空側、陸側流程的優化,大幅縮短了貨物的地面停留時間。結合廣東省發達的制造業和跨境電商需求,為 “今日達”、“次日達” 等高時效物流產品提供了堅實基礎,使得整個供應鏈的響應速度更快、計劃性更強。
企業選址時,往往會優先考慮能讓其產品和服務最快觸達全球市場的樞紐。王國文認為,廣東正在大力發展的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精密儀器等產業,T3的升級,確保其關鍵零部件和產成品能夠快速通達全球,同時又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端產業聚集,推動廣東制造向“廣東智造”躍遷。
他也建議,機場應強化韌性,構建多元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在依托航線眾多的客機腹艙覆蓋全球的同時,大力開拓和穩定全貨機航線,尤其是在全球局勢動蕩時,全貨機是保障供應鏈不斷鏈的生命線。
新業態浮現
以白云機場為核心輻射,規劃面積為116平方公里的廣州空港經濟區,現今已吸引一批臨空產業加速聚集,形成物流與供應鏈、電子商務兩個百億級集群,以及時尚消費品、航空維修、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三個十億級集群。
瞄準“4+4”現代化臨空產業體系,廣州空港經濟區正在加快構建重點發展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時尚消費品、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生物醫藥與健康四大戰略性產業集群,以及物流與供應鏈、會展、現代商貿、旅游休閑四大現代服務業。
據上述空港委負責人介紹,接下來計劃在機場南側重點打造國際商務合作片區、新能源與新型儲能片區,在機場北側重點打造物流與供應鏈片區、航空產業片區,配套出臺航空制造維修、航空運輸、會展經濟等政策措施,強化土地、資金等資源要素保障,支撐臨空產業發展。“產業園區化和園區產業化”的布局導向會更加明確。
而當產業與數字化結合,與不同產業碰撞,新的業態與細分賽道正在浮現。“在數字化時代,時效性與數字化的結合,成為機場創造產業集群的新形態。”王國文說。
以冷鏈與醫藥物流為例,依托機場的快速通關和溫控設施,發展針對藥品、疫苗、高端食品的冷鏈物流,以及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倉庫,已成為生命科學產業供應鏈的關鍵一環。
再如,航空貨運“平臺經濟”,出現數字化的貨運平臺,整合運力(航空公司)與貨源(貨代、直客),通過數據匹配實現更高效的艙位管理和定價,提升整個航空貨運市場的效率;國際供應鏈協同與保稅維修/再制造,在保稅區內,開展高價值產品的全球檢測、維修和再制造業務,向價值鏈上端延伸。
王國文認為,以白云機場為代表的超級航空樞紐,也將從“基礎設施提供商”向 “供應鏈組織者和賦能者” 轉型,需要深入嵌入高端制造業供應鏈體系,與頭部制造企業(如汽車、電子、醫藥企業)建立戰略合作,為其量身定制“廠門到客戶”的航空物流解決方案,甚至參與其供應鏈的設計與優化,實現制造端與航運端的無縫對接。
敏銳的企業已經開始尋覓機遇。“我們打算在臨空經濟區加快布局,打造專業團隊,利用我們的品牌優勢和投融資實力投入到相關板塊。“一名建筑企業相關負責人向南方財經記者說。
一家位于白云機場周邊的數字科技企業也向記者談到:“我們正在針對物流做相關方案和技術的研究,與物流公司積極接觸中,看有沒有機會進入到物流體系做數字化相關應用。”(南方財經記者 伍素文 實習生鐘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