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四場分會場活動分別在延安四個村莊同步啟幕。
四場分會場活動緊扣“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戶”“深化農村移風易俗”“‘村字號’文化體育發展”“保護傳承農村文化遺產”四大核心議題,精準聚焦文明鄉風建設的時代命題,眾多專家學者、基層干部、農村百姓等齊聚一堂,共同求索新時代文明鄉風的建設路徑。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四場分會場活動打破了會場空間局限,與實地觀摩點深度聯動,讓會議直接開進村莊,面對老百姓,讓思想碰撞扎根黃土地、接上煙火氣。
![]()
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戶分會場活動現場。鄧志宏?攝
在趙家岸村的百年窯洞前,背靠綿延的群山,華中科技大學新時代文明實踐研究院院長岳奎向在座的觀眾闡釋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進萬家,“提升黨的創新理論進村入戶的實效性,要重點從科學研判群眾的理論需求、加大基層理論傳播優質供給、提升理論傳播的鮮活性入手,多措并舉架好理論通往群眾的橋梁。”
![]()
深化農村移風易俗分會場活動現場。王露?攝
在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蘋果樹下,全國各地關于移風易俗的故事正在被講述。
延安南泥灣鎮馬坊村黨支部書記李新分享了“抓住牛鼻子,打好組合拳、共享新成果”的治理經驗;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曾受白事攀比殺牛的“牛債”之困,該縣德峨鎮弄雜村黨支部書記楊成義帶來打破“牛債”陋習的治理智慧;浙江象山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曉東則分享了該縣以數字“智治”破解難題的經驗做法……
![]()
“村字號”文化體育發展分會場活動現場。漆世平?攝
在寶塔區萬花山鎮佛道坪村,籃球、廣場舞……全國各地“村字號”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蓬勃開展的生動圖景撲面而來,奧運冠軍孫一文領銜志愿者代表登臺發起“志愿服務、文體興農”倡議,分會場還推介了貴州省臺江縣“村BA”等11個社會效益顯著、深受群眾喜愛的全國“村字號”文化體育活動典型案例。
“‘村BA’這把火,徹底點燃了臺盤村!”貴州省臺江縣臺盤村村委會主任岑江龍表示,“村BA”熱潮讓村子按下發展“加速鍵”,迎來翻天覆地的蛻變:村口通了高速、公路連了高鐵,村內空地變身免費停車場,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更讓人欣喜的是,人回來了、心聚攏了,昔日冷清的村莊如今游客盈門、熱鬧非凡。
![]()
保護傳承農村文化遺產分會場活動現場。
在與魯迅藝術文學院舊址毗鄰的延安文藝紀念館,靜靜躺著《黃河大合唱》手稿、《南泥灣》原稿等珍貴文物,“文藝為人民”的初心使命在保護傳承農村文化遺產分會場上被不斷提及。
在這場分會場上,“美翻了,我的村!”征集活動以及鄉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出版計劃、“鄉村記憶工程暨鄉村文明口述史重點項目”先后啟動。
延河邊,寶塔下,文明新風正在這里吹過鄉村田野,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精神力量。
往期薦讀
●
● ●
● ● ●重要指示精神
責 編 | 吉 潔 編 輯 | 郭 靖
來 源:根據精神文明報綜合整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