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裝行業(yè)同行們在存量博弈中收縮戰(zhàn)線、謹慎過冬時,一家新成立的家裝企業(yè)——井木裝飾卻敢于迎難而上。在北京十里河家居核心商圈,其近萬平方米的超大旗艦店于11月2日正式開業(yè),打造了“讓小學生都能看懂”的展廳,并旗幟鮮明地倡導適度裝修的理念。
帶著好奇,環(huán)球網家居走進了井木展廳,與品牌創(chuàng)始人、在家裝行業(yè)摸爬滾打了20年的“老兵”張軼,進行了一場深度對話。張軼直言:“井木裝飾以一系列店態(tài)創(chuàng)新,精準回應了當下消費者既要顏值、又要價格、還要品質的核心訴求。”她希望通過這場變革破除行業(yè)頑疾,讓“好裝修,值得分享”的口號落地,讓家裝成為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
![]()
?井木裝飾創(chuàng)始人 張軼
“讓小學生都能看懂” 以店態(tài)革命精準回應需求
張軼表示,冗長的企業(yè)榮譽墻、冰冷的工藝解剖模型、堆砌在一起的主材……傳統家裝展廳的核心邏輯是“展示我有什么”,是“我給”。而井木的萬平展廳徹底顛覆了這一邏輯,取而代之的是圍繞消費者在裝修全周期中遇到的真實痛點和知識盲區(qū),在“您需”之上,構建沉浸式科普與體驗動線。
![]()
![]()
“我們致力于做一個小學生都能看得懂的展廳。”張軼指出,這正是井木展廳的精髓與價值所在。家裝作為一個高消費、低頻次、高復雜度的行業(yè),消費者與裝企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信息鴻溝。而這道鴻溝,正是滋生“不信任”的溫床——井木要做的,正是主動填平它。
在井木展廳,沒有傳統裝企的“說教感”。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科普墻、場景對比間和嵌入式工藝展示盒。在樣板間,施工工藝嵌入透明展示盒,形象易懂;在門窗區(qū),科普墻清晰羅列優(yōu)質門窗的標準;在新舊場景對比區(qū),90年代的“痛點樣板間”與現代設計方案形成強烈對比。
![]()
“很多上了年紀的客戶一進門就說‘這不是我家嗎’。當他們走進下一個區(qū)域時,就會驚訝地發(fā)現,原來家也能變成這樣。那一刻,他們明白了設計能帶來怎樣的生活提升。”張軼解釋道,井木希望將話語權還給消費者,讓被動的“裝修小白”進階為可以明確表達需求的“半個專家”,看懂好設計、好產品的價值,從而明明白白消費,清清楚楚決策。
井木的店態(tài)創(chuàng)新還在于以產品梯度化展示,旗幟鮮明地倡導“適度裝修”。從“真心夠用系列”,“十分好用系列”,再到“特別享用系列”,展廳被清晰劃分出三個不同梯度的產品系列。張軼對此的闡釋是:“井木崇尚‘不過度、不將就’的適度裝修理念,最終抉擇將由消費者決定,包括對家的期許,預算成本和真實需求等。”
這是一種清醒的商業(yè)認知。張軼強調:“夠用并不代表低配,更不是粗制濫造。三個梯度系列雖然價格不同,但執(zhí)行標準一致——我們對每一位消費者負責,對每一個家負責。”
井木裝飾以一系列店態(tài)創(chuàng)新,精準回應了當下消費者“既要顏值、又要價格、還要品質”的核心訴求。張軼坦言,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整個展廳的設計難度堪稱“地獄級”——團隊連續(xù)奮戰(zhàn)近一個月,從無數案例與經驗中反復打磨、推演,最終沉淀出一份長達三萬余字的方案。“要把一個如此復雜的過程掰開揉碎,讓人聽懂、看懂、信得過,告訴消費者什么才是一場‘好裝修’,我們確實下了很大功夫。”
“告別工長” 以系統服務商模式重構交付
在談及井木裝飾的模式創(chuàng)新時,張軼首先強調的是“心態(tài)的革新”。她坦言:“雖然我是經營者,但我必須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希望得到怎樣的服務、怎樣的產品、怎樣的尊重與保障。” 在她看來,只有從用戶體驗出發(fā),才能推動真正意義上的模式與交付革新。
回歸用戶中心,井木裝飾以“系統服務商”模式重構交付體驗。張軼坦言,傳統家裝的最大痛點在于交付,尤其是硬裝施工這一環(huán)節(jié)。過去,裝修質量往往依賴于工長的經驗與人脈,導致業(yè)主“開盲盒”式地等待結果——遇上好工長,皆大歡喜;遇上不負責任的團隊,則麻煩不斷。
![]()
井木裝飾摒棄了這種不確定性,建立起以“系統服務商”為核心的交付模式。“交付質量將不再依賴工長個人,而是由各個模塊的專業(yè)公司負責。” 張軼解釋道,水電、木、瓦、油等工序被精細拆分,每個環(huán)節(jié)都由偉星、保利等頭部廠商直接負責落地。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成為鐵律。而井木裝飾則要做好標準制定者、流程管理者和質量監(jiān)督者。
整個過程由數字化系統統籌,井木裝飾將施工節(jié)點、驗收標準與影像記錄全部納入可追溯管理。在傳統模式中,工序交接往往至少需三天甚至更久,不僅拖慢整體工期,還容易造成工序錯位、責任不清、質量失控。而新模式下,所有環(huán)節(jié)銜接不超過24小時,確保工程連續(xù)推進。張軼舉例:“水電工完成45個節(jié)點的拍照上傳后,下一環(huán)節(jié)才能接手。中間沒有空檔,沒有推諉。” 她透露,得益于這種體系化管理,100平米的房屋工期被穩(wěn)定控制在45至55天之間。
![]()
作為整裝行業(yè)的資深從業(yè)者,張軼將多年積累的整裝經驗帶入家裝領域,在硬裝階段新增“沖筋打點”工序。這一技術通過將墻面與地面精準校正至90°直角,不僅確保空間結構的標準化,也為后續(xù)定制柜體、門窗等產品的測量提供了精確基準。據張軼介紹,這道工序,能讓定制產品的下單周期提前15天。
井木裝飾還設立了一個關鍵角色——“管家”。與傳統意義上負責調度工人的工長不同,管家更像是項目的“總協調員”和“質量守護者”,通過數字化平臺對全過程進行監(jiān)控與信息反饋——在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上傳施工照片、記錄工序進度、即時發(fā)現并解決問題。
她強調,井木裝飾的模式創(chuàng)新讓裝修變得簡單、可控、可預期。“好裝修,應該是一件讓人心安的事——不必擔心延期,不再焦慮質量,更不用為溝通和推諉耗費精力。”
“事兒上見” 以兌現力和硬實力構筑信任
近年來,家裝企業(yè)跑路、停業(yè)的消息屢見不鮮,消費決策變得更加謹慎。在這一背景下,新成立的井木裝飾如何贏得消費者信任?對此,張軼表示:“信任需要時間,我們不指望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但會用行動證明自己。”
在張軼看來,建立信任的關鍵在于兌現承諾。井木裝飾公開向消費者作出三項核心保證:一是具備住建部頒發(fā)的專業(yè)資質,井木擁有建筑裝修裝飾工程專業(yè)承包貳級、防水防腐保溫工程專業(yè)承包貳級、室內裝飾設計甲級、施工一級等多項專業(yè)資質。并為“中”字頭協會會員單位;二是提供一站式家居空間整體解決方案,由專屬管家全程負責溝通、監(jiān)督與交付,拎包入住;三是實行無理由退款制度,合同電子化、收費透明,未開工可全額退款(如產生費用,按實際支出扣除)。
![]()
她提到北京一句老話——“事兒上見”。“你說得再好、再漂亮,最終還得看落地的結果,我們要讓消費者看到結果,從而建立信任。”
如今,網絡評價成為消費者決策的重要依據。為此,井木裝飾提出了“好裝修,值得分享”的品牌主張——鼓勵每一位客戶在網上公開分享裝修全過程。“我們歡迎客戶曬家、曬體驗,也歡迎他們指出不足,讓裝修成為一種‘共創(chuàng)’的過程。”張軼認為,依靠真實口碑傳播,建立信任的循環(huán),比任何廣告更有說服力。
建立信任還在于企業(yè)的硬實力。站在井木裝飾背后的,是軟體家具領軍品牌、上市公司敏華控股。張軼表示,敏華的全球品質體系自己曾親眼見證——從生產管理到檢測標準,再到近乎苛刻的細節(jié)把控,都令人稱贊。井木裝飾借助敏華完善的產業(yè)鏈與研發(fā)體系,將全球品質的家具產品通過 F to C 模式直達終端,為消費者帶來更具性價比與品質保障的家居解決方案;而對敏華而言,投資井木能拓展家具業(yè)務線,打造裝飾業(yè)務。敏華的供應鏈資源優(yōu)勢加上井木的整裝服務經驗,為客戶打造高品質家居整體解決方案,真正實現資源共享,價值共生。
![]()
談及新店目標時,張軼坦言,敏華控股并未給井木裝飾設定業(yè)績指標,而是提出了“先把事情做好”。這一價值觀,也與她本人二十年從業(yè)的初心高度契合。“把每一單做好,讓每位客戶在竣工時都能發(fā)自內心地說:找到了一家好公司。對我而言,比任何增長曲線都更有意義。”
“裝修是能帶來幸福感的行業(yè)。”她語氣溫和卻篤定,“未來,我們期待以一個個精品項目收獲客戶認可,以口碑傳遞品牌價值,成為消費者心中大眾裝修服務首選品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