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曾說,生活是迅速的,變化而不止。
往前數幾十年,生存的法則一直在改變。
四十年前,是認知突圍的黃金時代,一個前瞻的想法便能叩開階級躍遷的大門;
二十年前,這是技能為王的白銀時期,一門過硬的手藝就可換來全家生活的篤定;
十年前,這被視為流量創(chuàng)富的窗口期,一臺智能手機就能承載著財富自由的想象。
但現如今,風停潮退。
經濟學教授香帥曾說:
未來幾年,我們會進入“微利社會”,社會投資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只有3%,而大部分行業(yè)的利潤可能無限接近于0。
“微利社會”會持續(xù)多久,誰也不知道。
但越是這個時候,越要茍住,守住,穩(wěn)住。
熬過去就意味著一切,挺過去才能迎接下一個黃金時代。
洞見君總結了未來幾年的三大生存法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獲。
01
苔蘚思維
哥倫比亞中部的卡諾·克里斯塔萊斯河被譽為“來自天堂的河流”。
它發(fā)源于雷納國家自然公園的古老巖石山脈,流經的區(qū)域是巖石和石英砂,缺乏肥沃的土壤。
因此,河水極其清澈,但也缺乏沉積物和有機物。
再加上水位落差大,水流湍急,河床被沖刷得到處都是光滑的石頭。
因此幾乎沒有什么生物能在克里斯塔萊斯河里生存,包括魚類。
那怎么辦呢?
虹河苔說,我有個辦法:不下牌桌。
水流太急?
沒關系。它能分泌自然界最強的天然膠水,緊緊吸附在石頭上,穩(wěn)住自己。
養(yǎng)分太少?
不要緊。它能長出無數細絲,盡可能汲取水中的微量元素,做到“微利生存”。
依靠著不下牌桌的生存理念,虹河苔不但活了下來。還把一條貧瘠的河流,變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河流之一。
![]()
我知道這兩年,大家過得都不容易。
各行各業(yè)就像這克里斯塔萊斯河,看上去靜謐美好,實則各有各的難。
很多人碰了壁,栽了跟頭,就索性不拼了,躺平了。
但其實,人生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
只要你仍在堅持,行業(yè)就可能突然回暖,公司就可能突然有起色,人生也可能迎來轉機。
一旦下了牌桌,想再上桌,就更難了。
前段時間,幾家媒體來公司拜訪學習。
他們感嘆:“你一個人白手起家,能把洞見做到圖文時代的頭部公司,有什么訣竅?”
“能有什么訣竅,用心加苦熬就是了。”
這些年,公眾號行業(yè)經歷過很多次寒冬。
我眼睜睜地看著之前一些比洞見更大的平臺一一衰退、離場。
也有人勸我,趁著洞見還值錢,趕緊變現抽身。
但我始終相信,任憑媒介更迭,從竹簡絹帛到紙張屏幕,文字始終是信息的底層載體,永遠不會過時。
競爭大?
我就用精湛的文字,優(yōu)秀的文章,為洞見開辟出一條道路。
環(huán)境差?
我就用寫文章的態(tài)度做有文化的直播,擁抱時代的變遷。
如今,公眾號和視頻號都越做越大,收獲幾千萬鐵粉。
回望前幾年的同行,早已泯然眾人矣。
羅振宇說過,人生的轉折都是熬出來的。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只要還有機會,就要想辦法扛下去。
扛到最后,要么你強大了,要么困難就自己過去了。
02
雪蓮思維
說起天山,即便你沒去過,也會在腦海中浮現出潔白的雪山冰川。
但也同樣因為海拔高,這里氣溫低,夏季短,土地不肥沃,太陽輻射還特別強。
而植物能開花的時間窗口很有限,在天山難以存活。
那怎么辦呢?
![]()
圖片來源:新華社
天山雪蓮說,我有個辦法:延遲開花。
天山雪蓮一般是夏天開花。
但要是碰上特別極端的天氣,比如太干、太冷或者下雨太多,天山雪蓮會選擇“暫停開花”。
它生存的策略,從“向外求”,轉為“向內求”。
加強葉子和根莖。葉子用來制造能量,根莖用來存儲能量。不能外部增長,就先內部增強。
然后,等,一直等。一直等到威脅過去,再開花。
社會經濟運行也像天氣一樣,陰晴各有時。
在繁盛的夏天,到處都是風口,到處都是撈金的機會。
在蕭瑟的冬日,收緊自己的口袋才是正解。
前段時間,B站有位UP主,引發(fā)了熱議。
這位UP主家境貧寒,一切都要靠自己賺。
平常在單位,別人嫌食堂飯難吃,點外賣吃大餐,而他頓頓去食堂。
一到周末,他就主動加班,多賺點加班費。
就這樣過了5年,直到攢夠了足足60萬。他開始辭職創(chuàng)業(yè),之后存款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
如今,這位UP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自由自在。
我曾經問過一個銀行的朋友,普通人應該怎么理財?
朋友的話現實又扎心:“對于大部分普通人來說,不該花的錢不花,存起來就是最好的理財。”
《尚書》里有句話:三年豐,三年欠。
有豐年,就一定有歉年。
豐年要當歉年過,有糧常想無糧時。
未來幾年,管住自己的錢包,少剁手,多儲蓄。
能在家里吃,就別下館子,東西能不買,就別亂添置。
兜里有錢,心里不慌。
順利熬過“歉年”,才能迎來新的豐年。
03
蒲公英思維
你見過蒲公英開花嗎?
猶如一團棉絮,風一吹,就散了。
何其脆弱。
![]()
圖片來源:網絡
但這恰恰是它的生存策略:風往哪個方向吹,就在哪兒生長。
與其用力對抗,不如順應天命。
此路不通,就換條路走。
作家李筱懿十多年前,曾有過一段低谷期。
那時候,她還是一名體面的報社編輯。
不承想,智能手機浪潮突然襲來,紙媒迅速衰落。原本高薪穩(wěn)定的她,工資陡然降到只夠溫飽。
命運的打擊,讓她手足無措。
但她沒有選擇下牌桌,也沒有選擇死磕,而是思考自己的優(yōu)勢:有排詞遣句的能力,有撰寫文章的經驗。
于是,她決定順應風向,從事陌生的新媒體行業(yè)。
兩年以后,她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新媒體公司,實現財富自由。
回憶這段往事,李筱懿只講了四個字:順勢而為。
生活中很多人一不順心就憤憤不平,滿心抵觸。
結果只會是越拼死對抗,越受到成倍的傷害。
卻不知,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是風往哪吹往哪長。
登上過巔峰不算厲害,對于低谷安之若素才是真的厲害。
當你以開放的心態(tài)迎接一切變化,隨緣自適,順其自然,終能等到風來,再乘風起。
水流太急怎么辦?虹河苔的解題思路是:不下牌桌。
天時不利怎么辦?天山雪蓮的解題思路是:延遲開花。
身處變化怎么辦?蒲公英的解題思路是:順勢而為。
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人生中,經常會遇到狂風暴雨,讓你覺得世界末日都到了。
這時你要相信,再大的風雨都會停下,你若能撐住,風雨過后,將現彩虹。
點個贊吧,掌握這三大思維,縱使疾風起,人生不言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