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頂尖的人才正在逃離清華北大,批量地跟美國科技巨頭打工,這絕非危言聳聽。
美國頂尖的AI實驗室里,華人越來越多,這是人才流動,美國相當于被輸血了。
有人在硅谷抱怨,不會中文,辦公室里都融不進圈子,日常聊天都是中文。這個畫面刺痛了很多人,而且這不是個別的感受。數據顯示,來自中國高校的頂尖AI人才占比正在持續上升。黃仁勛自己都說,全球50%的AI研究人員都是來自于中國。這個人才群體已經成為了全球重要的供給來源。
問題在于,為什么這些人不回國,是不是對面給的太多了?有這個原因,高薪、綠卡、期權、聲望,對于一個年輕的博士來說,這些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但是,也不止于此,美國的環境相比較來說會更寬松一些,做研究,不怕犯錯,也不怕失敗。在硅谷,你提一個很瘋狂的想法,可能明天就有人投你幾百萬美元。而且在美國,整體研發環境從硬件到軟件的配置都相對比較高。在open AI、Anthropic這樣的公司里,科研資源、數據算力都是頂級的。同樣是做AI模型,在美國,你能碰到這個世界上最強的GPU、最優秀的團隊。
所以很多人要問,同樣的人才為什么感受差距這么大?關鍵不在人不行,而是生態不一樣。
這種情況下,中國怎么解決?
首先是要補短板,要敢于讓能搞定核心科技的人一夜暴富,讓瘋狂的創新即使失敗,還有第二次、第三次機會,成了就能功成名就,又能盆滿缽滿。
一句話總結,事實驗證,中國的人在AI領域就是最聰明、最有創造力、最值錢的人。當中國的實驗室能像硅谷那樣讓人敢想、敢干、敢錯、敢賺錢,那些在美國的AI人才全部都會回來,與美國的科技博弈不就贏了嗎?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