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校起步鑄基石,車間磨礪成利刃
洪家光,一個農(nóng)村出身的年輕人,家里條件一般,父母面朝黃土背朝天,供他讀完技校就算到頭了。1999年,他從遼寧一所普通技校機床專業(yè)畢業(yè),直接進了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公司,當(dāng)了個普普通通的加工工。別看起點低,這一步邁出去,就跟埋下種子似的,慢慢長成大樹。
![]()
那時候的中國航空工業(yè),正處在追趕階段。洪家光進廠沒多久,就趕上1999年5月7日的那場大使館事件,三位外交人員遇難,二十多人受傷,國家不得不租用美國飛機運送遺體回家。這事在航空人心里,簡直是塊兒心病,提醒大家技術(shù)自主的重要性。
洪家光雖說剛?cè)胄校@股勁也讓他琢磨開了。他沒啥高學(xué)歷傍身,只能從車間干起,每天對著老式車床轉(zhuǎn)悠,手把手學(xué)著切削零件。別人一年干四千多工時,他愣是咬牙頂?shù)狡咔Ф啵囬g里人送他外號“拼命三郎”。
![]()
拜師學(xué)藝這事,也挺有意思。他看中了廠里的全國勞模孟憲新,天天纏著人家,非要認徒。孟憲新起初沒答應(yīng),可洪家光那股倔勁,硬是磨了人家一周多,最終還是點頭了。
從那以后,他跟在師傅身邊,學(xué)高速車削,從每分鐘600轉(zhuǎn)練到1200轉(zhuǎn),手藝突飛猛進。一次意外,左手粉碎性骨折,醫(yī)生讓歇倆月,他三天就單手回崗位了。這不是逞強,是真把事當(dāng)命根子。這樣的積累,讓他從流水線小工,逐步摸到門道,車間里那些細活,他干得比誰都穩(wěn)。
![]()
洪家光這路子,擱現(xiàn)在年輕人看,可能覺得老土,可細想,這不就是中國制造業(yè)的底氣嗎?不是靠天賦異稟,而是靠一步一腳印。廠里人才多,三位全國勞模、十多個省市級模范,還有技能大賽冠軍滿天飛,他沒覺得自己矮一頭,反而借著這環(huán)境,暗暗較勁。
2002年春節(jié)前,廠里接了個硬骨頭任務(wù):加工飛機發(fā)動機核心葉片修正工具的金剛石滾輪。精度要求誤差0.003毫米以內(nèi),一丁點兒馬虎,整批葉片都得報廢。負責(zé)師傅住院了,洪家光站出來扛。別人勸他別逞能,他沒聽,窩在車間十幾天,餓了啃硬饅頭,試了十幾輪樣品,終于搞定,還優(yōu)化了工藝,一下子成了廠里的“行業(yè)之星”。
這事兒干完,他又接連攻克多種型號滾輪難題,幫公司省下幾千萬成本,還拿了國家專利。從這兒看,技校生怎么了?關(guān)鍵是肯鉆,肯下死功夫。
中國航空從無到有,不少人就是這么趟出來的。洪家光這起步階段,奠定了后來的根基,沒花里胡哨的捷徑,就實打?qū)嵉能囬g錘煉。
![]()
百萬薪酬擋不住,家國情懷重如山
洪家光的手藝越磨越亮堂,2011年那年,他在全國技能大賽車工組拿了冠軍,這下子名聲大了。緊接著,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就成立了,他當(dāng)頭兒,帶著團隊啃硬骨頭。
百多個生產(chǎn)難題,一項項破解,遼寧艦艦載機項目,他也摻和進去了,參與葉片磨削工具的研發(fā)。這套工具體系,從粗加工到精修,精度高到0.001毫米,徹底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歐美那邊技術(shù)還卡著呢,中國人愣是自己啃下來了。
![]()
消息傳出去,美國坐不住了。2019年夏天,他們派人直奔沈陽,開出年薪1000萬美元的價碼,外加綠卡和住房,就想挖洪家光過去。擱誰聽了這條件,都得心動一回吧?每小時工資換算下來,夠買輛豪車了。
可洪家光二話不說,搖頭就拒了。不是矯情,他心里清楚,這不光是錢的事,是根的問題。他是沈陽人,土生土長,腳踩這片地長大,航空夢從大使館事件那會兒就扎根了。走人了,技術(shù)帶走,國家項目怎么辦?那些葉片工具,幫了多少國家重點工程?
![]()
拒絕這事,說白了,就是家國情懷在作祟。中國人骨子里有股子勁兒,不是空喊口號。洪家光沒去美國,不是因為錢少,而是因為留下來更有奔頭。
想想看,他從技校生干到高級技師,帶了十幾個徒弟,國家項目一堆,這成就感,哪是國外一張支票能比的?美國人挖人,這套路老早就有,從錢學(xué)森時代就開始了。可中國人不傻,知道什么值錢。洪家光這拒絕,在國際上也傳開了,成了中國技術(shù)工人的標(biāo)桿。
![]()
技術(shù)突破換榮光,匠心傳承續(xù)新篇
洪家光拒絕后,繼續(xù)埋頭苦干。工作室里,他領(lǐng)著人攻關(guān),工具應(yīng)用到更多項目上,遼寧艦維護升級啥的,都用上了他的成果。國家也沒虧待他,科技進步獎下來,獎勵800萬,這錢不是白給的,是實打?qū)嵉呢暙I換的。2024年1月19日,他又拿了“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表彰大會上,工裝一身,上臺領(lǐng)獎,簡簡單單。
![]()
這榮譽不是天上掉的,是二十多年車間積累。洪家光從業(yè)以來,攻克的難題不計其數(shù),從滾輪到葉片磨削,一步步推著航空工業(yè)往前走。中國發(fā)動機技術(shù),從跟跑到并跑,這里面有他一份力。工作室?guī)С鰜淼耐降埽瑐€個是骨干,技能大賽上頻頻獲獎,傳承鏈條拉得長長的。現(xiàn)在看,這不光是個人事,是產(chǎn)業(yè)升級的縮影。
![]()
洪家光這路子,有內(nèi)涵。不是光喊愛國,得有真本事。中國制造業(yè)崛起,就靠這些“隱形冠軍”。他每天七點半到廠,工服一套,眼鏡一戴,繼續(xù)干活。老百姓說,這叫接地氣,不飄。拒絕1000萬,換來國家認可,這筆賬算得清。
未來航空項目還多,他這把年紀(jì),還得接著沖。想想大使館事件那年,到現(xiàn)在技術(shù)自主了,這變化,誰不感慨?洪家光的故事,就擱這兒,激勵著后來的年輕人:技校生也能頂天立地,只要肯干,國家有你一席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