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一個舊影集,名為《瑞典蒙古使團攝影集》。由清末民初瑞典傳教士 Joel Eriksson 等拍攝。此系類內含照片1439幅,其內容為瑞典傳教團在內蒙古察哈爾等地區活動所記錄的地區環境、民生狀況、風土人物、社會習俗等。這些照片大致拍攝于 1913 年至 1948 年,現藏于瑞典烏普薩拉大學。
![]()
義克生,Joel Eriksson(1890-1987),出生于瑞典小鎮烏普薩拉。1897 年加入瑞蒙宣道會。1910年受瑞蒙宣道會委派去倫敦利文斯通學院培訓,學習傳教知識和醫療知識。1913年被派往內蒙古傳教。在從赫爾辛基到北京途中,他遇到了另外一名瑞典傳教士安妮(Annie Almquist),兩人在 1918 年結婚成為夫妻。
![]()
騎著駱駝的義克生,1914年。
瑞蒙宣道會(Svenska Mongolmissionen, SMM)是1897年瑞典王子奧斯卡親王(Oscar Bernadotte, 1859—1953)在斯德哥爾摩發起成立的跨宗派傳道差會,光緒二十五年(1899)派遣五位傳教士來華,總部設在張家口以北八十公里的霞朗烏蘇,亦稱“霞朗烏蘇—庫倫會”(Hallong Osso and Urga Mission),義和團運動時期傳道士全部遇難,1908 年再次派遣傳道士,設立霞朗烏蘇教區,主要活動在內蒙古的張北、五原以及當時還屬中國的外蒙古地區的庫倫,以蒙古族為布道對象,采取“游牧”方式追隨牧民宣教,提供醫療和教育服務。
義克生在內蒙古時除了傳教之外,還創辦學校,教授基礎讀寫和算術,并開設醫療診所,為牧民提供基本醫療救助,因此被當地人稱為伊大夫。
![]()
在行醫問診的義克生
義克生的傳教活動主要在察哈爾地區,也涉及包頭附近的草原地區。1916 年美國博物學家安得思(Roy Chapman Andrews, 1884—1960)率領中亞探險隊來華,1926 年至 1930 年間義克生擔任探險隊在蒙古地區的向導,發現恐龍化石。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 1932年考古發現的一些青銅器據說是義克生在內蒙古哈丁蘇姆(Hattin-sum)發現的。1934 年義克生牧師擔任瑞蒙宣道會會長,時有總堂三座,傳教士八人,受餐信徒六人,主日學校學生十六人。
![]()
義克生在與一位巴彥下蒙古象棋
1935 年日軍占領察哈爾地區后,傳教活動難度劇增。1938 年,義克生攜妻兒回到瑞典。1942 年日本軍隊控制了內蒙古大部分地區,瑞蒙宣道會停止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義克生于1947年再次來到中國,包括兒子保羅(Paul Eriksson)也作為傳教士與他們同行,努力恢復在內蒙古的傳教工作,但不久國共內戰爆發,他不得不放棄努力。1949 年春,義克生返回瑞典。
![]()
義克生全家福
義克生牧師保存了當年許多生活情景照片,“瑞蒙宣道會蒙古風情系列”的照片多數為義克生拍攝;1943年義克生出版 Vid Gobi??knens gr??nser: livsbilder ur Svenska Mongolmissionens historia(《無垠的戈壁沙漠:瑞蒙宣道會史照》),1985 年他雙目失明后將所有照片的底片捐贈給烏普薩拉大學,1987年,他在家鄉烏普薩拉去世。
![]()
傳教士A. F. Almblad的帳篷,攝于前往庫倫的旅途中。1914年10月。
![]()
庫倫(現烏蘭巴托)的甘丹寺,1914年11月。
![]()
庫倫一座監獄,1914年。
![]()
庫倫城外的華人墓地,等待被運回內地的棺木,1914年。
![]()
一個小販在一座蒙古包前數錢,在塔布爾(Tabool)附近,1914年。
![]()
特根格倫教授(Tegengren)乘坐牛車的商隊,從庫倫(Urga)出發,在塔布爾(Tabool)安營扎寨,1914-1915年。
![]()
一位女子向天空獻祭牛奶,用稻草將牛奶灑向了四個方向。1914-1919年。
![]()
婦女們制作毛氈。舊毛氈鋪在地上,羊毛則放置在上面。霞朗烏蘇(Hallong Osso)傳教站外。1918-1919年。
![]()
婦女們制作毛氈。1918-1919年。
![]()
蒙古族婦女和兒童在新年慶祝活動期間參觀了霞朗烏蘇(Hallong Osso)的傳教站。
![]()
義克生在霞朗烏蘇(Hallong Osso)的護理中心,1920-1921年。霞朗烏蘇在張家口以北八十公里,是瑞蒙宣道會總部所在地。
![]()
當地的傳統婚禮現場, 三位身著裝飾華麗的頭飾、帽子和服飾的女子,手中拿著一份結婚禮物。在她們身后是蒙古包和人群。1921年。
![]()
當地的傳統婚禮現場,郭爾查干(Gulchagan)地區,1921年。
![]()
當地的傳統婚禮現場,1921年。
![]()
婚禮上的賓客們擠在一起要看新娘,1921年。
![]()
婚禮現場,拿著茶壺的女子,1921年。
![]()
草原上騎著摩托的義克生,1927年。
![]()
![]()
在霞朗烏蘇(Hallong Osso)割草。1920-1929年。
![]()
在路上的朝圣者,1920-1930年。
![]()
在樹下休息的駱駝們,1920-1929年。
![]()
在霞朗烏蘇,一名在擠羊奶的婦女。1920-1929年。
![]()
正在擠牛奶的女人,1924-1925年。
![]()
洪戈爾鄂博的巖石景觀,1920-1929年。
洪戈爾鄂博現位于蒙古國南戈壁省,以壯觀的石林和獨特的巖石景觀聞名。
![]()
路上的朝拜者,1920年代。
![]()
張家口俄羅斯山谷附近的馬車和行人,1920-1938年。
![]()
一座寺廟的法事活動,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
戴著黃色雞冠帽的喇嘛, 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
背著弓箭的男子, 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
蒙古包, 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
下蒙古象棋的兩名男子, 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
草原上 那達慕, 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
駱駝商隊, 手工上色照片,1913-1938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